兩橋的水下深度差不多;70年代建這座橋時,也隻用了不到 5 年時間。
所有跟帖:
•
跨度,高度和建造標準不一樣, 何況還有方案和設計過程,
-大洋bridge-
♂
(0 bytes)
()
03/29/2024 postreply
18:02:37
•
Harry Nice大橋主跨800ft,也不小。隻要決定開幹,各方麵都會努力配合;同行們這幾天都在討論,大家很有信心的。
-法眼-
♂
(0 bytes)
()
03/29/2024 postreply
18:22:19
•
如果有現成設計還有可能。 但方案就要斟酌討論很長時間,比如防撞設計達到何種標準等等,
-大洋bridge-
♂
(0 bytes)
()
03/29/2024 postreply
18:56:05
•
這個設計沒有挑戰;現成的大橋已運行近50年,地質情況很清楚。關鍵是決策效率。一旦決策,一定是設計、審查、施工組合連軸轉。
-法眼-
♂
(0 bytes)
()
03/29/2024 postreply
19:09:49
•
但願如此吧。 不過美國現在做啥事都麵臨官僚法律和各方利益的牽製, 理想中的工程師決定工程的時代已經不複存在,
-大洋bridge-
♂
(0 bytes)
()
03/29/2024 postreply
19: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