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習近平堅信「東升西降」 因認為技術會有所突破

紐時:習近平堅信「東升西降」 因認為技術會有所突破

  
《紐約時報》指出,中國習近平堅信「東升西降」,是認為中國在技術方麵將有所突破,加上美國內部因選舉而麵臨對立,西方國家因俄烏戰爭而陷入裂痕和疲勞。(美聯社)

《紐約時報》指出,中國習近平堅信「東升西降」,是認為中國在技術方麵將有所突破,加上美國內部因選舉而麵臨對立,西方國家因俄烏戰爭而陷入裂痕和疲勞。(美聯社)

2024/03/11 17:27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即便中國經濟已陷入低速成長,人口正在減少和高齡化,中國的競爭對手美國已在人工智慧(AI)領域取得領先地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似乎仍目空一切地確信中國正在崛起,西方則在衰落,自己擁有超越西方競爭對手的正確路線圖。《紐約時報》報導,習近平的「東升西降」自信,現在看起來即使不是狂妄自大,也是為時過早的結論。

報導說,西方學界開始討論,中國(國力)可能在成為超級大國之前就已達到頂峰,但習近平似乎不為所動,堅持認為自己的政策能夠確保中國崛起,這些政策包括共產黨的廣泛控製,以及由國家主導對電動車和半導體等新行業的產業投資。

習近平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年度全國人大會議上對與會代表說,「麵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必須搶抓機遇」,之後他在全國人大會議上對另一個小組表示,中國必須「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並告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要建立「更好推進新興領域戰略能力建設」,軍隊代表指出,其中包括人工智慧、網路作戰和空間技術。

自2012年上任以來,習近平加強了共產黨對中國社會的控製。他擴大了國家對經濟的領導,擴充了安全機構以消除對共產黨統治的潛在挑戰,並就技術、台灣和其他爭端與華府對峙。

對於習近平的批評者來說,他的集權、強硬傾向是造成中國問題的原因之一。儘管造成中國對房地產市場成長高度依賴的不是習近平,而且他一直在努力結束這種情況,但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他的手段過於嚴厲,扼殺了商業和創新。習近平還不必要地激怒了西方政府,促使後者限製中國獲取技術,並加深與華府的安全關係。

但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由於消費信心下降、開發商和地方政府負債累累,對經濟造成的拖累,中國在電動車和半導體等特定行業的進步不足以對該國經濟作出彌補,中國更廣泛的命運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習近平對技術的押注能否獲得回報。

美國國家亞洲研究局(NBAR)研究中國戰略思維的研究員羅納德(Nadege Ronald)表示:「他們將技術視為他們麵臨的每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經濟、環境、人口、社會,如果他們不能在這個領域取得足夠的進展,對他們來說將麵臨巨大困難。」

中國上一次陷入如此痛苦的交匯是在1989年6月4日鎮壓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民主抗議者之後。流血事件促使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製裁,加深了經濟衝擊。但在幾年之內,時任中國領導人的鄧小平尋求修復與華府和其他國家的關係,啟動了市場改革,重振經濟成長並吸引西方投資人回歸。

不過,中國南京大學著名外交政策學者朱鋒表示,現在中國麵臨著來自其他大國更加根深蒂固的敵意。例如,由於美國、日本和歐洲擔心失去就業機會和工業實力,受益於大量政府補貼的中國電動汽車出口激增,可能會再次加劇貿易緊張局勢。朱鋒表示,經濟和外交壓力「這個對中國提出了改革開放以來最嚴峻的挑戰」。

儘管如此,中國領導人似乎仍然相信,無論他們麵臨什麼問題,他們的西方競爭對手麵臨的問題都會加劇,最終促使它們被擊敗、被分裂。

中國共產黨、軍隊和國家安全部下屬機構的最新報告指出,美國在下次選舉之前將陷入嚴重的兩極分化。中國的分析人士認為,無論誰獲勝,美國的實力都可能繼續受到政治機製失靈的困擾。

中國學者還關注西方國家因俄羅斯在烏克蘭發動的戰爭而產生的分歧。由於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廷的夥伴關係,北京與美國和歐洲政府的關係受到嚴重困擾。但隨著戰爭進入第3個年頭,支持烏克蘭的負擔正在加深美國和歐洲的裂痕和疲勞。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