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誌華: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讀書筆記

前期讀了沈誌華關於朝鮮戰爭的書,下麵是一些讀書筆記留作紀念。

 

80年代之前我們一直說朝鮮戰爭是美帝和南朝鮮引起的,但90年代後就不說了,原因是90年蘇聯解體把曆史檔案資料公開了,很多人去那邊查閱了資料發現了很多和朝鮮及中國曆史描述不同的地方。沈是一個對曆史感興趣的商人,80年代做生意發了很大一筆財,所以自費去俄羅斯複印了很多檔案資料回來,寫了這本書。

書其實寫的不太好,因為是透過檔案對曆史事件的描述,文字不太容易讀,他結尾寫了,1997年外交部不同意出版,他隻能去海外出版。1998年才允許並改了書名。可能的原因是蘇聯檔案中的中國電報資料和中國的曆史宣傳是有歧義的。

中國的那段曆史描述和書中描述大的曆史概況大致是一致的,但各種曲折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比如誰發起的戰爭,中國的知情情況等,另外,中國對外的曆史表述少了很多蘇聯的陰暗麵,這些都沒有提,下麵是一些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和以前曆史描述不同的地方。

1. 金正日打朝鮮戰爭是有計劃並得到斯大林同意的,作戰計劃是蘇聯顧問製定的,斯大林要求金正日得到中國的支持,所以金正日來中國的時候和中國通過氣,但沒講具體進攻日期,中國的態度是不同意的(時間上),因為想先解決台灣和南部問題,但給了2-3個朝鮮師支持。

2. 誌願軍出征內部是有很大爭議的,最後一天下午給斯大林的電文是不同意,原因是蘇聯人不能提供空軍和空中掩護,但最後關頭晚上又改了,但不是發電文給斯大林,是給大使,沒有留電文。說明中央領導也是猶豫再三,是有條件同意的,並不是一致通過。

3. 中國建國時候是非常貧窮的,裝備極其差,所以毛和領導高層對此有異議,而且對美國戰爭能力估計也不足,一開始隻準備了3個軍12萬在東北入駐,當初是打算做防禦,可能彭德懷入朝後發現問題嚴重才有變化。所以1,2次戰役調了南方部隊去,受天氣影響減員嚴重,準備是不足的。

4. 蘇聯人給的裝備要到1951年才有,這點中國曆史是正確的,但很多是舊裝備和美國人支持他們的二戰裝備,而且中國人要按半價支付的,其中一些還轉給北朝鮮了。後麵提出60個師的裝備要求,一開始隻同意給了16個,其中3個還給朝鮮的,後麵的44個要三年給。按時間估算,裝備在5次戰役中大部分用上了,但第五次結果大家知道的,所以前4次都是老的裝備,新的不多。

5. 1950年和蘇聯簽訂的條約蘇聯人保留了哈爾濱到旅順的鐵路股權和旅順的權利,因為是沙俄和蘇聯的投資,國民黨同意的,中國共產黨沒有拿回來,隻是條款上有進步,比如股權占51%,輪流擔任經理,但貨物通過都是免稅的。作者猜測這也是毛澤東要出戰的原因,因為怕朝鮮失敗了,退守東北,美國人要進攻,蘇聯人可以進駐,有被侵略的危險。

6.蘇聯人也參戰的,空軍隻保護中國和邊境,不深入朝鮮,斯大林要求朝鮮的蘇聯顧問隻能在指揮部,不允許去基層而且要大使和管理層保證不能有人被俘。

7. 打仗導致中國欠了很多錢,隻能用礦產,幫蘇聯人從其他國家買橡膠等方法還錢,一開始蘇聯人也不太給太多貸款,但打贏後還是很支持的,很多援助也到位了,但領導層的投入還是在軍事,經濟建設方麵不太多。

8. 停戰談判涉獵不多,其實大的戰役1951就打完了,1951-1953一直在談,金日成一開始不支持後來反而積極要停戰,因為拖得時間太長他也受不了天天挨炸。其實最後半年能快速談成是在規避一個事情,1953年3月斯大林死了,赫魯曉夫上台不太願意再出血支持,赫魯曉夫的重點在歐洲,所以7月就簽了,當初糾結的戰俘等問題都同意了,這也導致絕大部分戰俘去了台灣。

 

前幾天好奇看了沈的演講,回頭看,最好的停戰時機是2,3次戰役,4次打完也可以談,一個原因是土地占有不吃虧而且被俘虜的人少,做少量讓步就可以談成,但金,毛等都不同意失去了最好時間,所以談判最好的時機是你占優勢時候並做讓步。當然這都是馬後炮。

 

沈是一個認真的學者,看曆史文獻尋求真相,政府往往隻講想讓你知道的信息並引導你的思想,這點中外都一樣,西方有檔案公開可以做曆史追溯,但俄和社會主義國家為了一些麵子不願意公開,俄現在也封閉檔案了,估計中國政府施加了壓力,所以曆史窗口是非常難得的。

 

你要有足夠的知識和邏輯能力判斷真假。比如2022年1-2月普京和俄羅斯外交部部長還在為戰爭做準備迷惑大家說沒有作戰入侵計劃,但2.24日就發動了,突然性和隱蔽性是真的做到位了。連我們外交部,大使館,領導人都受蒙蔽,說明情報分析工作嚴重失職啊!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