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裔教授:清華、北大、浙大是三流大學
浙大上任校長楊衛對於大學發展曾談過一些精辟的看法。他說:“以美國大學為例,它們是三流學校數論文篇數,二流學校數論文的影響因子,一流學校不對論文發表提要求,而頂尖的大學非常強調教學。” 然後,他做了精辟的分析:
‘一所學校的教師還沒有形成很好的研究習慣時,學校從管理上要求教師發表論文,並且是在國際同行認同的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這樣可以形成一個整體的驅動力,從統計學的角度上看,論文發表得多就意味著教師花在做研究上的時間更多。因此三流大學要提升,就得要求師生多發表論文。
二流大學要求教師發表的論文,是在該領域裏最好的、影響因子最高的雜誌上。如果某人一年能在這樣雜誌上發一二篇論文,他會被認為是國際知名的學者。再發展,這位教師能幾年磨一劍,做一些引導、引領這個學科發展,更帶有原創性的工作,帶領學科往前走,那他就是國際一流學者了。所以,一流大學不要求教師發表很多文章,也不要求他們在頂尖雜誌上發表,隻是給更寬鬆的環境做研究,由教師在好奇心驅動下自由發展。在國際上前幾名的頂尖大學,所有的教授都是該學科同年齡段裏最優秀的。因此,這些學校要求其教師除了保持自己作為這行頂尖的學者外,還要花時間在學生身上,讓這些最好的學生受到教育和啟迪。因此,每所學校發展階段不一樣、水平不一樣,對發表論文所強調的內容也就不一樣了。’
按照楊衛的標準,現在的清華、北大、浙大剛剛進入世界的三流水準。十年前,中國大學是沒有資格談SCI的。現在,前五名的學校,清華、北大、浙大、複旦、南大在SCI的數量上,現在已經能在亞洲占一席之地,拿到美國比比,也不見得丟人。中國有人海優勢,再往後,這個成績會更好。但這種比法再往後已經沒有多大意義,因為人家二流學校,不跟咱比這個。要用人家二流學校的比法,我們的清華、北大、浙大,又回到起點上:重新洗牌,咱們的成果幾乎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