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對西方構成威脅,因為它提供了一個例子,說明一個貧窮和技術落後的國家如何有效地反抗西方對思想和身體的統治。
自 15 世紀末至 20 世紀中葉,西方憑借其技術優勢和軍事優勢,能夠向世界其他地區展示富裕、軍事強大和受過良好教育的文明形象。通過殖民化和有意識地投射優越形象,世界其他地區幾乎毫無例外地很容易被征服。第三世界在精神上被嚇倒了,主要是因為西方技術的進步,這些進步帶來了我們今天所描述的現代化,其中包括電力、蒸汽機、飛行、西醫等發明,以及相對豐富的現代舒適和安全生活的其他方麵。然而,隨著時間和文明的流逝,對身體和心靈的絕對統治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1833 年,英國在其整個殖民地廢除了奴隸製;1865 年美國內戰後由美國提出。到 1900 年代末,英國放棄了大部分殖民地。然而,思想的奴役這種隱蔽的現象並不那麽容易被放棄(或在被奴役者的思想中被抹去),因為這意味著失去獲得廉價資源、勞動力以及西方製成品和服務的市場的機會。
在奴隸和殖民地的地方,西方創新了“全球化”,並隨之建立了“基於國際規則的秩序”,世界上所有國家都被納入其中,以建立一種持續和平地開發人類和自然的秩序。世界資源。隨之而來的是其他重要的統治範式,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汽油和法定美元、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係統,甚至世界貿易組織。與此同時,美國及其盟國不遺餘力地通過戰爭來讓持不同政見者、那些敢於獨立思考或獨立行動的人保持一致。在亞洲,我們有朝鮮戰爭、越南戰爭、蘇哈托政府推翻蘇加諾政府、阿富汗和台灣武裝(以及隨之而來的戰略模糊性)等例子。
西方主導的現狀在一段時間內表現良好,直到日本能夠趕上西方,首先是通過模仿;其次是通過模仿。然後,隨著信心的增強,創新。一開始被認為廉價的日本商品變成了有價值的日本商品。她與西方展開了一場金錢爭奪,並在不知不覺中引起了當時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的國家的覺醒,其中主要是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和韓國。
然而,“基於國際規則的秩序”並沒有受到真正的挑戰。任何叛亂企圖都會被迅速而輕易地鎮壓下去。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穆罕默德博士在 1981 年和 1982 年試圖通過一家名為“Maminco”的國營公司積極進行錫商品交易,以支撐錫價。由於這一違法行為,馬來西亞損失了 8000 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當然,馬哈蒂爾指責市場的控製者,聲稱“……世界主要金屬市場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在將期貨交易規則更改為使拖欠交貨的行為隻能受到罰款的處罰,從而使交易者免受可能的法律訴訟。” (洛杉磯時報檔案館,1986 年 11 月 12 日)。
盡管如此,發達的西方國家一直在順利發展,直到一個貧窮、受人蔑視、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在其思想解放的領導人鄧小平的領導下,決定向世界開放經濟,並采用與他們近 30 年來完全相反的西方技術。多年來通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視角來看問題。鑒於其共產主義根源,他將新製度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他們決定不顧貓的顏色,靠捉老鼠來致富。一開始,美國對中國試圖通過改革其整個國家經濟體係以支持外國投資和采用西方商業和技術方法來與世界其他國家接觸的嚐試持友好態度。他們被廉價的勞動力和潛在的巨大市場所吸引;以及隨著財富的增加,中國人將變得“更像我們”的可能性。“當時,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及其顧問認為,將中國納入全球貿易體係不僅有利於美國,而且還將促進中國的經濟改革,並最終促進民主改革。” (西裏普拉普和伯曼,2023:)
他們沒想到的是,中國發展得這麽快,或者拒絕進行民主改革。換句話說,敢於獨立思考、獨立行動。
中國現在被描述為對美國及其北大西洋盟友和日本的生存威脅,因為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經濟現在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美國正在輸掉貿易競爭的一個早期跡象是唐納德·特朗普譴責美國自己的創意全球化,並宣布實行“美國優先”政策。
中國是全球南方的榜樣,基於國際規則的秩序的維護者不需要這樣的榜樣:各國可以獨立行動並仍然取得成功。較貧窮的國家現在變得更加自信,因為它們在貿易方麵對西方和日本的依賴減少了。他們現在有一個替代的工業化國家可以出售;一個不向他們發號施令、不幹涉他們內政的國家。金磚國家等許多國家正在擺脫美國對其經濟的鐵腕控製,因為擔心美國控製下的現有世界金融體係可能會成為針對它們的武器。
正如傳播學學者所說,我們讀到的文本和我們讀到的文本一樣多。西方國家和日本正在盡可能多地解讀中國的國際關係。他們從中國人的行為中解讀出西方即使在今天也對其他人實行的精神和身體控製。不幸的是,這種反應被稱為“去風險”和“代理人戰爭”,或者以維護“共同價值觀”為借口武裝他人。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但西方民主國家和日本繼續選舉保守派進入政府,他們錯誤地認為好時光尚未結束,他們仍掌握著控製權。
西方政客試圖向其選民證明他們仍然控製著南半球人民,這是當今所有地緣政治問題的根源。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P&I 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