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級讀者評論:我就想問問,蘇軍的大縱深進攻理論,是像現在這樣對製空權可有可無的嗎?把理論上3D甚至4D戰場,打成了2.5

來源: thore 2024-01-22 04:57:3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341 bytes)

https://user.guancha.cn/wap/content?id=1169582

 

fuhao3503

11小時前

來自廣東省

我就想問問,蘇軍的大縱深進攻理論,是像現在這樣對製空權可有可無的嗎?把理論上3D甚至4D的戰場,打成了實際中2.5D(有時有無人機的配合)甚至2D的戰場。

按大縱深進攻理論,除去當麵突破口,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後續分隊的兩翼不受側射火力的打擊。
當然,那個時候是指大口徑火炮,也就是突破口至少要打開2倍火炮射程以上的距離。放到現在,這個任務同樣應該優先完成和得到保證,而且是要保證能對其他兵器,比如無人機之類的戰場隔斷。

目前戰場上無法實現這種效果的根本原因就是戰役規模過小或者說投入兵力不夠。
也就是說,在小規模戰鬥中,要達到為後續分隊隔斷的效果,那負責突破和隔斷任務的突擊分隊投入的兵力可能比後續分隊的兵力還要多。這樣,如果後續方隊突入縱深太小的話,就是得不償失了,而不管側翼隔斷,突入縱深太大的話,又沒法得到足夠的側翼安全。

另外,隻有通過戰役開始時的火力準備(包括對前線火力點和後方交通線的打擊),以及有力的突擊分隊來打開足夠寬的突破口(包括在戰役突破方向上實施若幹方向的佯動用於迷惑敵方),讓敵方沒法及時判斷和運動後備兵力來阻擋真正突破口,這樣的大縱深進攻才有實際的意義。

至於單體兵器的實際運作和表現,其實相對這個戰役隱蔽性或突然性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
比如說KV-2,現在公認的是“作戰期間,坦克故障頻繁、損耗巨大”,但同樣也有“將德軍2個裝甲師的夾攻下阻擋拖延了整整48小時,成功地拖住了德國第4裝甲集群對列寧格勒的推進”的戰例。

單體兵器的關鍵還是看國家綜合實力,在發現某款武器不給力,或某款武器很適合時,能不能及時改進不足或者研發新款,或者減少成本加大產量。

 

 

所有跟帖: 

按大縱深進攻理論,除去當麵突破口,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後續分隊的兩翼不受側射火力的打擊。步兵和火炮打出的突破口,要足夠寬。 -thore- 給 thor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2/2024 postreply 04:59:58

這個軍迷是真正讀過大縱深進攻理論的。說到底,是德蘇美高度的工業化催生了閃電戰,大縱深能力。有富勒提出理論的英國,反而不行 -thore- 給 thor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2/2024 postreply 05:04:47

大縱深進攻,貴在大縱深。不在兩翼。也不在低傷亡。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hkzs 的博客首頁 (1123 bytes) () 01/22/2024 postreply 06:07:05

美軍理論是切斷敵人前方部隊的補給。俄烏戰爭前期烏克蘭就是用美軍理論破解蘇軍大縱深進攻理論。 -大觀園的賈探春- 給 大觀園的賈探春 發送悄悄話 大觀園的賈探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2/2024 postreply 06:19:2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