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的“潑天富貴”,英偉達一家吃不下
“Meta的新目標AGI,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到今年年底我們將需要大約35萬塊英偉達H100,將其他GPU包括在內的話,算力總水平相當於近60萬塊H100。”
![](https://p0.51img.ca/i/65ac14855cf19.png)
昨日淩晨,紮克伯格在最新的一條Ins中宣布了這一消息,表明大力發展AI的決心。
60萬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而購買芯片所需費用可能更驚人,保守估計可能也要90億美元。
Raymond James分析師指出,英偉達 H100每塊售價在2.5萬—3萬美元之間,盡管黃仁勳說過“買的越多、省得越多,但再怎麽大批量采購,可能仍要花費超90億美元。
AI淘金熱持續火爆,“賣鏟人”英偉達成最大受益者,而這還僅僅隻是Meta一家,隨著科技巨頭大量投入來搶奪AI領先地位,潑天富貴嘩啦啦湧向“賣鏟人”們。
麵對送上門的錢,每個人都不會拒絕,關鍵在於是否有能力接住,而英偉達一家似乎很難吞下全部。
![](https://p0.51img.ca/i/65ac1485942ca.png)
英偉達吞不下全部GPU財富
自AI爆火推動芯片需求走高,英偉達就被“產能受限”的問題困擾。
以Meta為例來看,英偉達似乎很難滿足其需求。
據媒體此前報道,英偉達去年三季度賣出近50萬塊A100和H100 GPU,由於需求火爆,H100的交付周期長達36周到52周不等。
研究公司Omdia指出,Meta和微軟是英偉達H100 GPU的最大買家,Q3他們分別采購了約15萬塊H100。
但H100是2022年底才上市,而且值得注意的是Omdia預計去年年底時H100交付周期已經長達52周,這意味著按照Meta的需求,英偉達GPU可能很難滿足其算力需求。
為了滿足規劃的需求,算力需求要麽由自研芯片填補、要麽從英偉達競爭對手AMD/Intel處購買。
有網友評論稱:
需求可能會來自兩家公司,這不奇怪。一方麵,英偉達芯片產能有限,另一方麵是因為作為買家,肯定會為自己儲備第二供應商(用來議價或者保持供應安全)。
但歸根結底,瓶頸在於台積電,目前所有尖端GPU都是由台積電生產,即使是英特爾的GPU也不例外。
![](https://p0.51img.ca/i/65ac14860f9f3.png)
![](https://p0.51img.ca/i/65ac1484d13a0.png)
AMD或將從中分一杯羹
如果從英偉達競爭對手來看,AMD最可能吃下Meta剩餘的需求。
AMD與英偉達正麵交鋒,發布“最先進AI加速器”MI300,運行的就是Meta的Llama 2。
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Lisa Su)在人工智能大會上展示新發布的AMD Instinct MI300X芯片性能時表示,在運行 Meta LLAMA 2-70B 模型時,MI300X的性能是英偉達H100的1.2 倍。
蘇姿豐在演示中進步一指出,在推理 Llama 2 時,一台由8塊MI300X組成的服務器運行速度是H100的1.4倍,顯然MI300X 的性能在 Llama 2 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https://p0.51img.ca/i/65ac14866ad94.png)
而最具突破性的消息是,Meta將與 AMD合作,使用 MI300X 構建數據中心。
雙方之所以能走到一起,得益於對開源的熱愛和長期合作。
Meta的Llama 2為開源大模型,而AMD運算平台Radeon也是開源項目。
此外,AMD與Meta此前進行了長期合作,自2019 年以來,Meta 一直與 AMD 合作開發EPYC CPU。Meta最近還在其基礎設施中大規模部署了基於AMD Genoa 和 Bergamo 的服務器。
未來將分得“芯片之王”英偉達一杯羹,或許是AMD本周暴漲,分析師上調目標價的原因。
本周AMD股價爆發,隔夜收漲7.1%,四日累漲約18.9%,連續兩日雙雙創盤中和收盤曆史新高。
分析師紛紛上調AMD目標價,巴克萊將AMD目標價上調80美元,預計公司今年AI芯片銷售額可能達到40億美元,2025年將超過70億美元;O’Malley給予AMD“買入”評級,稱AMD最高端的AI芯片MI300的需求強勁。
![](https://p0.51img.ca/i/65ac1486140e9.png)
同時,台積電最新財報報喜,也帶動AMD、英偉達股價創新高。
業績指引方麵,台積電預計第一季度營收將下降180-188億美元左右,但在接下來的每個季度都將增長,而HPC是其中一個關鍵的驅動因素。
受此消息提振,周五台積電收漲逾6%,引爆芯片股。
![](https://p0.51img.ca/i/65ac148627aea.png)
AI淘金先富賣鏟人,在芯片需求高企的情況下,各大芯片巨頭有望進一步受益。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不代表平台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