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股重返亞洲第一,投資者為何願意相信日本?
1月15日,日經指數34年來首次突破36000大關,創下22個月以來的最佳表現。東證指數當天也上漲1.22%,在盤中觸及34年來的新高,目前總市值已超過上海證交所,重返亞洲第一。
2012年,時年58歲的安倍晉三再次出任日本(專題)首相,上馬還未坐穩,便張開其“安倍經濟學”的大弓,向日本沉寂多年的經濟射出三支利箭:寬鬆貨幣政策、擴大財政指出、促進結構性改革,以挽救該國此前近30年的頹勢。
30年前,日本經濟如日中天,本國投資者正在全球範圍內投資收購各類優質資產,經濟體量不斷擴大。然而在美蘇冷戰的背景下,1985年,在美、德、英、法帶領下,時任首相田中角榮半推半就地簽署了廣場協議,全球五大經濟體通過強製手段迫使日元升值,以對抗全球,尤其是歐美的通脹潮。隨後,日本政府又推出了一係列南轅北轍的刺激經濟的政策,促生大量經濟泡沫並在90年代迅速破潰。此後幾十年間,日本企業高管一直心有餘悸,投資也墨守成規,導致經濟幾乎沒有增長。
盡管有過熱跡象,日本股市仍持續收到全球投資者的青睞。彭博社援引日本財務省數據報道,外國投資者上周淨買入日股1.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專題)580億元),不僅創日本三個月以來新高,相比國際上其他的主要股市,也是能領跑全球的不俗表現。
包括貝萊德、花旗、摩根士丹利在內的投行巨頭甚至宣布,日本將由此邁入“永久性牛市”。
難道,沉睡了多年的日本經濟,真的要“走出失去的三十年”了嗎?
安倍的“三支箭”,岸田的“回旋鏢”
日股收到全球股民熱捧,其實並不令人意外。
這種樂觀情緒,一部分源自日本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盤。日本長期存在問題的兩個方麵:國內生產總值(GDP)和通貨膨脹,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2023年8月,日本內閣府公布第二季度的GDP數據。剔除物價水平影響,日本實質GDP增速1.5%,年率居然達到了驚人的6.0%增速,遠超第一季度的2.7%,也遠超市場預期的4.2%。
而日本經濟另一個長期的“老大難”,通貨緊縮,也得到了明顯改善:不包括生鮮食品的消費者價格上漲3.0%,為數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日前,內閣府發布2024年度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4財年通脹率將在2.5%左右。如果成真,這將是日本自泡沫經濟以來,首次物價連續3年上漲超過2%。
由於日本的通脹長期處於極低水平,相比於歐美地區發達國家,日本更樂於見到通脹。日本央行也表示,將堅持貨幣寬鬆政策。
為了配合寬鬆的貨幣政策,岸田政府公布2023財年的財政預算達114.28萬億日元,首次突破110萬億日元,創曆史新高。據共同社報道,2024財年,日本政府的財政預算為11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6萬億元),雖稍有回落,但岸田政府仍計劃增加財政貸款和投資計劃,以加強供應鏈和其他長期支出。
除了擴大財政預算這一行政手段外,日本央行還通過市場調控,大力購買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自2010年日本央行開始購買ETF起,其購買額度逐年增加。截至2023年3月,日央行的ETF飽有額已達48萬億日元,成為日股最大的莊家。
可以說,幾乎是日本央行一手為日本股市的大牛市創造了條件。
此外,政府還將重點放在提高工資、使追求更高工資的雇員更容易換工作上。2023年8月,岸田文雄重申,將“結構性工資增長和勞動力市場改革”作為日本經濟發展的“優先事項”。據日本一項商業調查,日本15個不同行業的92家大公司與工會商議後決定,2023年平均加薪13000日元,增幅達3.9%,成為三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2023年3月,東京證交所出台新方案,將迫使交易價格低於賬麵價值的公司提高股價,並公布具體的改善計劃。這使得日本的上市企業在邊際上或更加重視資本的有效利用以及對股東的回饋,包括增加派息和股票回購,使得日本市場提供的總回報較其他發達市場更具吸引力。
同時,日本的股市入市政策非常節製。2023年,東交所隻有65家公司發起首次公開募股(IPO),而近幾年來的IPO數量也都基本上維持在每年100家左右,有效提高了上市公司總體質量,避免股市淪為公共牧場。
而此次日股的突出表現,也是日本內閣府與管理層高度重視提高上市公司水平,重視提高投資者回報的最好勳章。
可以說,日本央行、財政部和東京證交所的三重發力,無疑是此前“安倍經濟學”的延續。
而安倍在2012年發出的“三支箭”,也終於在12年後的今天,念念不忘,終有回響。
但金融市場,永遠是機遇與風險並存。日本政府大力刺激消費,增加資本流動性的背後,也隱藏著潛在的危機。
《日經亞洲周刊》撰文稱,日本政府在稅收增長緩慢的情況下,一味擴大財政預算,很可能導致財政僵化,進而壓縮用於社會保障和償還國債的強製性支出,導致得來不易的經濟增長難以為繼,甚至再次步入惡性循環。
這次日本股市大熱,是正中了安倍“三支箭”的靶心,但也可能會成為岸田政府一次悠長“回旋鏢”,提示日本在邁入下一個因泡沫破裂“失去的十年”之前,懸崖勒馬。
無可避免的全球避風港
目光轉向全球,此次日股大漲,離不開外國投資者的追捧。
首先,是日本匯率持續走低。
2023年底,日本央行發布本年度最後一次貨幣政策會議結果:維持超寬鬆的貨幣政策不變,將利率繼續穩定在-0.1%的水平。行長植田和男稱:“日本央行將繼續保持融資穩定,主要是企業和金融市場的穩定,並在必要時毫不猶豫地采取額外的寬鬆措施。”
消息公布後,日元匯率迅速下跌,而日本股市收盤大漲。
1月17日的東京外匯市場,日元兌美元匯率一度跌至1美元兌147日元區間後半,創出1個半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在2023年底曾觸及1美元兌140日元區間,日元在2周多的時間裏貶值了4.6%。
日本,是典型的出口導向型的國家,匯率的持續走低為產品出口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許多日本企業盈利預期因此增長,因而股市大熱。1996至2022年,日本對外投資規模翻了8倍,連續32年成為“全球最大對外淨資產國”,也因此有了“海外再造一個日本”的說法。
與之相對的,是日央行長年的負利率政策,最大限度拉低了家庭貸款和企業融資的成本。日本國內投資者都在利用低息貸款和本幣自由兌換的機會,通過股票和外匯交易實現資產配置,對衝儲蓄的縮水風險。
此外,很大一部分外資流入,是長期投資,而不是投機資金。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在全球風險不斷加劇的世界中,日本日益扮演著避風港的角色。
倫敦投資谘詢公司Lauressa Advisory的合夥人尼古拉斯·斯皮羅 (Nicholas Spiro)在《南華早報》撰文稱,中美關係日漸緊張,全球半導體爭奪戰不斷升級,日本市場將成為一個更為安全的替代市場。
2023年4月,92歲高齡的股神巴菲特突訪日本,帶著接班人阿貝爾,表示要持續增持日股,引起了全球財經界投資界人士的關注。
巴菲特說:“日本是我們繼美國之後的最大投資國,因為這裏有值得信賴的經營團隊,還有我們所了解的商業機會。”
《華爾街日報》曾於2020年預言:“無論未來疫情如何發展,是會大幅好轉,還是會再次惡化,日本上市公司都能給投資者帶來好處”,成為全球投資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