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未來是沒有未來之三----房子吸血鬼篇

            中國的未來已被透支,首當其衝的一個最大的惡魔與吸血鬼,非房地產莫屬。它早已把中國的骨髓抽幹。

            房地產大躍進是中國曆史上前所未有的,無與倫比的一個最大的金融與資產大騙局,沒有之一,比日本的房地產泡沫有過之而無不及。本文試圖解析房地產騙局的來由與惡果。

            這裏提出一個金融大騙局的“金條----銅板----鐵塊價值鏈”理論。同時分析政府是如何通過吹大房地產泡沫,將老百姓最後一個銅板榨幹的。

            讀到本文的結尾,你會為中國政府的邪惡與老百姓的貪婪與無助折彎歎息。

            中國政府與民主整體有一個本質的區別,就是專製政權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搜刮民脂民膏。有人會問,難道美國政府就不剝削人民嗎?應該不會,雖然它可能會剝削全世界。稍微了解美國國家結構的人都知道,美國有國會這樣的民意代表,確保刀子不會砍向民眾。即便美國政府剝削了人民,那個贓款也進不了官員自己的口袋。

            中國就不同了。官員做官的目的就是貪錢,那些漂亮話都是騙人的。自古以來,“三年縣知府,十萬雪花銀”,中國做官為謀財的傳統一天也沒有改變過。我們就從不斷爆料的反貪案例中便可簡單窺見今天的官場有多麽腐敗。中國的專製政權從製度上為官員的貪腐留下一個巨大的後門黑洞。

            官員必貪,但錢從哪裏來?有人說,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稅收逐年增加。錯!政府不會在收稅上腐敗,他們隻能在花錢上腐敗!沒有見過哪個官員是直接從國庫搬金條回家的。如何才能花錢?尤其是如何才能冠冕堂皇地斂財?必須有項目。官員的主要收入來自賄賂,為什麽別人要賄賂官員?因為官員掌握項目的審批權。樓堂館所呀,陸橋高鐵呀,形象工程呀,甚至像外交部這樣過去稱作是清水衙門的機構,也會巧立名目,什麽迎來送往啦,形象推介啦,隻要有名目,就會有人擠破頭要拿到它。

            在中國,每當你看到一個新項目開工,或者落成,就知道又有一批官員發財了。

            但是,上述這些還都是“小錢”。為什麽?因為這些斂財的基本盤都是存量。如何不斷把這個蛋糕做大,才是政府挖空心思,朝思暮想的重點。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個絕招終於讓中國政府找到了,經過初試靈驗後,發現這一招好使,就擼起袖子大幹一場。

            這個訣竅就是房地產泡沫。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把基本盤做大,再做大。其它任何一個產品,資產規模都不及房子,即便是汽車產業,芯片產業,跟房子相比,算是小巫見大巫。

            這個訣竅就是動員全體國民,以實現個人的財富夢為誘因,讓他們不知不覺陷入一個深不見底的債務陷阱,更奇妙的是,很多人發現問題後第一反應不是切割,逃亡,而是選擇了觀望,等待,僥幸,最後是花光了積蓄,葬送了今天的收入,而且還透支了個人的未來,結果是一貧如洗,深陷債務泥潭不能自拔。

            這時,還有一個可怕的對標物,那就是海外的相對安全資產,比如美元,這就是本文比喻的金條。其實它們也是泡沫,但它們相對曆史悠久,根基牢固,無論是貪官,還是先走一步的明白人,他們把拋售中國的資產,折算成海外的資產作為對標物,留給中國人的是泡沫,把最有價值的東西送到了海外。

            筆者一直認為,像中國這樣基礎薄弱,嚴重依賴出口的國家,真正的財富就是外匯,人民幣隻是一個對等物。

            貪婪的官僚階層,他們為了斂財,拚命把“蛋糕‘做大。當然,對於任何一個國家,把經濟搞上去,都是基本的執政目標。但是,手段不同。

            一個民主政體,它有一個強有力的製約機製,絕不允許用竭澤而漁的手段片麵追求經濟增長,決不允許把社會財富泡沫化,必須堅守道德底線,就是不會利用老百姓的貪婪,對政府的信任與無奈,與對經濟學的無知,去引誘他們上鉤,為政府甘當韭菜,被權貴階層反複收割。這種信心不在於嘴巴上講的多麽天花亂墜,而是有一個基本的製度保證,即政府官員沒有辦法成為收割韭菜的直接受益者,當然還有權力的製衡。

            一個很簡單的情形,一個民主政體的地方政府,不會因為稅收的增加而肥了官員,比如發獎金,大吃大喝等等。在發達國家,很少聽到政府官員會因為發包工程而大發其財。比如美國的軍工采購是一筆天文數字,沒有見哪個國防部官員大吃回扣。即便有財政盈餘,也會滾動到下一個財年。

            在中國就完全不同。政府官員的“清廉”的工資,與他們手中掌握的可供貪腐,又不受監督與製約的權力,形成巨大的反差,不受製約的權力為他們貪汙腐敗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條件。不貪反而是不可思議。隻要政府能夠收上來錢,他們花錢的辦法有的是。實在沒有項目,就把門口馬路的人行道再鋪一遍。

            假如這個判斷是準確的,那麽,對於官員來講,把他們手中的這個盤子,也就是蛋糕做大,是他們利益的分母。因此,他們把自己貪汙的利益熏心巧妙地隱藏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冠冕堂皇的發展戰略之中,使他們任何的以發展為名實質是在搜刮民脂民膏為貪汙積累資產的政策都罩上了正義的光環。

            這還不是最壞的。最壞的是,政府和官員,在早期嚐試“透支“模式,嚐到甜頭後,便開啟了一個無限寬鬆銀根,以求無限搜刮民脂民膏的妙招,讓老百姓心甘情願地先掏空六個口袋,接著透支自己未來的吸血鬼,這個模式就是做大房地產。

            他們給老百姓灌輸了二碗迷魂湯,第一碗是剛需,第二碗是房價隻漲不跌。本文重點討論房價幻覺,因為這是最陰險的一招。

            貪婪是人的本性,它與人的智商無關。在房地產大躍進中,共產黨變成了莊家,開啟了一個舉世無雙的世紀大賭盤,不怕你贏錢,就怕你不下場。前麵的房價猛漲就是引子,銀行的貸款就是鐵鏈子,隻要你簽字,從此就把你栓牢了,而且是拴一輩子。

            這裏引出“金條----銅板----鐵塊價值鏈”理論,來說明政府是如何玩弄民眾的。

            先回到故事的原點,比如中國出口100雙鞋,出口創匯,掙得一根金條。請記住這個金條,因為它是世界上真正價值之所在。也是利益鏈的那個由頭。

            中國政府拿到金條後,根據匯率,兌換成八個銅板在國內流通。

            但這僅僅是開始。因為貨幣有乘數效應,八個銅板在市場滾動幾輪,會帶來50個銅板的GDP,因此,政府實際發行的不是八個銅板,而是50個銅板。

            到這裏,一切還算合理,政府仍然是風險可控,因為市場上的確有50個銅板的財富。老百姓手中的財富應該也在這50個銅板裏,這也應該是國家的全部財富總和。

            然而,即便是在這一步,外匯已經不可以自由兌換了。道理很簡單,八個銅板可以換一根金條,政府隻有一根金條。理論上講,有42個銅板是沒有對標的金條的。這就是中國的外匯不能夠自由兌換的原因,好在老百姓平時沒有太多的外匯需求,銅板也能買菜,所以大多數人並不在意他們手中的銅板政府是沒有足夠的金條可以兌換的。

            注意,更惡劣的事情來了。

            政府發現了一個秘密,對於一根金條隻發行50個銅板他們嫌不過癮。其實老百姓對銅板的材質並不在意,他們在意的是這個銅板可以兌換幾斤豬肉。換句話講,隻要能夠換到豬肉,銅板與金條沒有差別。那,鐵塊是否也行?咱們試試。政府就把鐵塊鍍上金燦燦的銅色,說這就是銅板。拿到市場上一試,挺好,老百姓沒有意見,因為他們用等量的鐵塊換來了與銅板相等的豬肉。

            這就好辦了。原來一千個銅板才能換一套房子,現在政府給業主一千個鐵塊,照樣能夠換一套房子。更奇妙的是,由於鐵塊的發行量足夠大,拉動房子的價格猛漲,這時,房子的價格升到了二千一套。

            有人會問了,難道中國人就這麽傻,不會用磁鐵檢驗一下鐵塊嗎?這不是智力問題,背後是流通機製在做怪。本來一套房子對等一千個銅板,但是,購房者在買房時,這個鐵塊“貨幣”並未真正經手,而是從銀行直接到了開發商。所以,這個以銅板為名的鐵塊是否會被磁鐵吸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房奴住進了自己心儀的新房。

            有人會說了,結果好,一切都好,你在這裏嘰歪什麽?銅板與鐵塊有區別嗎?答案是當然有區別。且看下麵的分析。

            有一個關鍵的節點必須要強調。在房奴與開發商簽約時,合同上注明的貨幣是以“銅板”為單位的。而銀行貸款給開發商的是鐵塊。這中間存在一個致命的偷梁換柱,狸貓換太子。也就是說,你住進的新房,是政府與開發商聯手以鐵塊為貨幣基礎建設起來的,但房奴將來要歸還房貸,都是以“銅板”為計價單位的。本質的區別在於,一旦房價下跌,一旦房奴斷供,你將來要歸還的必須是銅板。假如你拿不出銅板,你就是老賴,你就是失信被執行人。

            房地產泡沫初期,房價不斷上漲,雖然價值的對標物是銅板,銀行發行鐵塊沒有關係,因為,房價漲的厲害,沒有人想到要兌換,因為兌換就是損失。比如,在房價為二千個銅板時,沒有人願意出手,因為明年就會價值三千個銅板。所以,房價越是上漲,銅板與鐵塊的差異就越不明顯。

            政府勾結權貴階層,早已把銅板貪汙殆盡,甚至連最原始的第一桶金,那個金條也轉移的瑞士銀行了。

            由於人性的弱點,老百姓的貪婪與無知被政府利用了。其實,也不能全怪老百姓,因為他們親眼見到,房子確實在漲價。他們被潮流裹挾著,早已失去了理智的思考,今天再不進場,此生再無機會。而且社會的輿論壓力讓人根本無法抗拒,無法理性,沒有時間思考,更不得猶豫,先上車再說。

            這種房地產的價格暴漲,第一受益人是政府,不是業主,業主隻是獲得了預期上漲的“期貨”,而政府得到的是賣地收入的“現貨”。在房地產上,政府真正做到了Winwin, 他們贏了二次。第一次是賣地收入,第二次是靠把資產泡沫做大,再用虛擬的資金“增量”進行二次投入,大搞基建項目,通過項目,把金條抽走,把鋼筋水泥留在地上。政府這種撈錢辦法,好比用笊籬在鍋裏撈混沌,撈了一遍,再撈第二茬,最後鍋裏隻有清湯了,連個混沌皮兒都不剩。

在這場遊戲中,政府才是真正的贏家,因為他們獨享資源控製權,金條兌換優先權,信息發布權(把鐵塊說成是銅板),信息封鎖權,誰敢說那個鐵塊不是銅板,立即抓起來。連最初獲利的老百姓也會說你是辱華,是在唱衰中國。

            同時,業主得到的隻是房價上漲的興奮,在把不斷增值的房子賣掉之前,業主並未兌現自己的資產價值,業主從來也未見過金條,甚至未見過銅板,他手裏隻有以鐵塊對標的房子。

既然這個遊戲很好玩,為何不一直快樂下去呢?有人說是老百姓沒錢了。錯!是因為房價不漲了!!!不是說好了房價隻漲不跌嗎?為什麽不漲了呢?房地產的漲勢是如何嘎然而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出口下滑了。出口不好,金條就少了,銅板也隨之減少,在沒有銅板對標的前提下,政府也不敢拚命發行鐵塊,政府心裏沒底,也懼怕係統性金融危機。

            但是,細究起來,今天中國房地產整體崩盤,其原因要比老百姓沒錢,或者房價不漲了要複雜的多。筆者認為,房地產下跌的根本原因是政府錯失了房地產價格趨勢交叉臨界點,政府在推動房地產非理性上漲時長袖善舞,但麵對突然的下跌束手無策,政府隻會開順風車,當車子出故障,政府顯得手足無措。政府低估了房價走勢反轉的動能,采用了逐步增兵的戰術,各項政策陸續出台,視療效不斷加大劑量,使得前麵的藥都白吃了,毫無療效。回顧2023年,假如對以下幾個措施,同時用藥,效果可能會大不相同:

            早點放開對大型房企的三道紅線

            早點放開一線,二線城市的限購政策;

            早點增加對二套房,三套房的貸款限製,降低首付比例。

            當然,采取上述政策會進一步放大房地產的泡沫,但政府在維持樓市穩定的前提下,去做調整經濟的動作,主動權會大很多。

            現在最大的麻煩是房地產騙局的遊戲破局了。當老百姓冷靜下來,他們開始回歸理性,用常識的磁鐵去碰一下那個無限上漲的房價,發現那個所謂的“銅板”貨幣,居然也會生鏽,仔細一看原來是鐵塊,不值那麽多錢。此時,老百姓手裏的銅板也被收割殆盡,沒有更多的銅板投入。用回“金條----銅板----鐵塊價值鏈”理論,這個循環鏈條中斷了。中國進入了他們自己出來不承認的通貨通縮。什麽是通縮?一個簡單的現象,就是縱使政府發行鐵塊,民眾也不買房。2023年以來,政府沒有少印發貨幣,但是,資金未能傳遞到末端,房子銷量有任何起色。

            一旦政府無力拉升樓市,一連串的房地產泡沫破裂立即上演,首當其衝的是房企,因為他們左手以銅板的價格向銀行借貸,右手卻無法讓民眾哪怕是以鐵塊的形式將資金回籠,債務會立即爆雷,房子會立即過剩,原來的正向傳遞鏈條立即脆斷。

            今天的中國政府,麵臨一個非常痛苦的選擇,即硬著陸還是苦苦支撐?其實就是對待那些天量的鐵塊的處理辦法,顯然政府選擇了苦撐,就是維持讓那些鐵塊在資產價格仍然等同於銅板的運行模式。在這個前提下,隻要有人能夠果斷割肉,以大大低於市場價的數字,把鐵塊兌換成銅板,進而兌換成金條,他就是聰明的跑路者。但無論如何,這樣的聰明人不可能太多,因為金條不多。即便是政府今天的苦撐策略,也是靠房奴的優柔寡斷支撐的,隻要大家都不去拋售房產,這個遊戲靠慣性依然在慢慢爬行。此時,凡是有良知的政府,應該跪謝百姓,隻要房奴忍著,政府就能活著。

            樓市的崩盤,不是政府以房地產為間接承載物收割民眾財富的遊戲的終結,恰恰是噩夢的開始。因為,政府始終回避一個核心問題,那些天量的鐵塊怎麽辦?金條去哪裏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