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來明確“未來”的定義。假如把未來定義為簡單的時間延長線,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都會自然生存下去,都有未來。連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難民也有未來。但是,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講,人民期待的未來不是那種苟延殘喘的苟且,和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經濟衰退與民生凋敝,尤其房價持續下跌和股市十年堅守3000點。中國人理想中的未來是延續改革開放40的發展趨勢,實現所謂的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如果發展遇到困難,就重啟一次改革開放,人們心目中的未來簡單說有幾個主要特征:
相對比較寬鬆的政商環境,不管是哪個黨當政;
GDP以高於西方發達國家的平均速度大幅度增長,
企業蓬勃發展,員工崗位穩定且連年有加薪,
房價止跌回升,國民普遍以擁有不動產作為自己資產保值的信心。
可惜呀可惜,現實及曆史將無情地朝著以上這些願望的反方向發展。目前遇到的困難,僅僅是開始,經濟衰退尚未觸底,最好的情況是一個漫長的衰退。人們經常用日本式的失去的20年來預警中國的未來。筆者的判斷是,假如中國能夠抄日本的作業,在20年甚至30年後滿血複活,那已經是燒高香了。最可怕的是,在這一天到來之前,當人們被現實折磨得忍無可忍,當人們真正看清了上述的願景將是一個此生不可能實現的幻覺,那種信心的崩潰,會帶來什麽樣的社會動亂,就難以預測了。
改革開放40年,經濟有成績,但透支了未來。這是我們判斷中國未來的一個“基線“,無論你討論什麽問題,都必須參考這個基準線,否則就是空談。留給現政府和新政府的一個五雷轟頂的難題是,你必須一手抓發展,一手去還債。
比如,假如有人問,中國的樓市什麽時候可以回暖?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參照“未來已被透支“這個基線,先思考二個基本問題,房價必須下降到什麽價格,才能回到房屋成本的合理區間,還有,那麽多過剩建設的房子,如何才能消化掉?
再比如,政府采取哪些刺激措施,方能振興經濟?但現實是,無論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已債台高築,“未來已被透支“,再去無錨印鈔,印少了不見療效,印多了會直接導致金融體係崩盤,直接就game over 了。中國政府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把未來幾代人放進去都填不滿的大坑,簡單地通過恒大就能看出其境況有多麽尷尬,當其如日中天時,無比光彩照人,一旦它垮掉,出手救濟幾百個億都不夠它塞牙縫的。而且,放眼望去,河裏麵像恒大這樣的”落水者“比比皆是,個個都在掙紮著喊救命。
假如你以為恒大是個頭最大的落水者,那就太小看中國了。等到各大銀行以及地方政府紛紛爆雷時,其景象一定會勁爆過恒大許多倍,許多今天恒大事件的看客,都會是將來危機的當事人。
所以說,任何抱有絲毫的幻想,以為今後大環境會寬鬆起來,生意會有所轉機,就業會有更多機會,包括樓市以及股市會有所回升,假如你有以上的願望,那麽,本文就可以告訴你,趕緊回到現實,今後隻會更差,一絲複蘇的機會都沒有。
不是本文結論武斷,而是客觀事實如此。假如你有任何的懷疑,請參考筆者於11月19日發表的《當今世界的大趨勢是全球化回歸Globalization而非Sinolization》一文。下麵是鏈接:
https://bbs.wenxuecity.com/currentevent/3210611.html
即便是中國明天實現了民主化,在經濟層麵也不可能複製2000年以後的“經濟奇跡”,原因很簡單,中國自身不具備創造經濟奇跡的基礎條件,西方再也不會給你這個機會了。
當然,今天的中國經濟體量相當巨大,具備相對完善的供應鏈體係,良好的基礎設施,以及與世界經濟存在複雜的勾連,這都使得中國經濟不至於短期內“脆斷”,而且世界也不樂見中國突然崩潰,因為它會對世界各國帶來經濟與安全的隱患。假如站在西方國家的立場去看,他們一定會希望讓中國逐漸衰退,在不給世界帶來巨大衝擊的前提下,逐步蛻變成一個在經濟上,與國際政治上微不足道的二流國家,像今天乃至將來戰敗的俄羅斯一樣,總之,要一勞永逸地去除中國對他國的安全威脅。
假如有人一定要問到底,中國的衰退的“觸底”在哪裏,這就是觸底,世界不再感到中國有威脅了,中國也沒有力氣天天去跟鄰國放狠話了,典型的,中國不再天天把武統台灣掛在嘴邊了,從這天開始,中國經濟才會止跌,但不會立即U型反轉,因為世界都希望你呆在那個U型底部。
所以,這裏提出一個簡單的預測未來的判斷依據,就是用國際政治的形勢判斷中國經濟。設想站在西方的角度去看問題,把中國看成是一個滿嘴酒氣的暴發戶,什麽時候西方人感到那個醉漢的威脅消除了,那時才是中國經濟衰落的結束,還不一定是下一輪複蘇的開始。
鄧小平有一句名言,“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句話成為中國經濟奇跡的信念基石,它的確成為中國經濟奇跡的圖騰。但是,這句話讓西方人理解的話,隻要是有遠見以及具有洞察力的政治家,其解讀應該是毛骨悚然。
首先,對世界來講,發展未必是硬道理,特別是假如鄧小平的意思是“發展=增長”的話,西方主要發達國家早已進入發展高原地帶,經濟長期處於緩慢增長期,有時還會出現負增長,GDP不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質量的唯一指標。中國長期高喊發展,是因為中國經濟相對落後,增長空間巨大,大家對於“發展”的認知完全不同。所以,對於西方,發展不一定是硬道理。
其次,中國與西方對中國發展起來以後的預判嚴重對立。西方以為,幫助中國發展起來以後,中國會逐步走向民主,一黨專政的政權會逐步改良,中國會接受與融入普世價值,成為一隻人類文明發展的新型力量。中國呢,原來中國講的發展是“韜光養晦”,意思是一旦老子強大起來,就沒有你們什麽事了。還記得你們當年“八國聯軍”侵華嗎?我們可沒有忘。原來我們中國窮,對你們這些大鼻子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敬畏,等到我們中國富裕了,就會對你們不客氣。今天的中國完全可以平視世界,東升西降是當今世界的主流,也是大趨勢。
不知何時,中國人有一種“原來有錢是那麽的簡單”的莫名其妙的得意。
當年西方幫助中國發展,是把中國的進步看作是Winwin。
而事後西方人看明白了,中國人把自身的崛起看作是Zero-Sum。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這絕非文字遊戲。恰恰是這一字之差,一念之差,導致中國國運發生顛覆性逆轉。說通俗一點,就是西方看明白後,就不帶你玩了。
在討論中國的未來時,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即靠中國自身不可能拉動經濟。假如這個判斷成立,那麽,內循環就是胡扯。中國自身不能拉動經濟增長主要有三個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人缺乏創造性。有人會說了,“Made In China”遍地皆是,怎麽能說中國人缺乏創造性?二碼事。一個簡單的問題,什麽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有人說,是消費。錯!!!是創新。假如沒有創新,消費很容易陷入慣性,缺乏增長動力,比如,假如一直是有繩電話,現代化的定義就不同。假如一直是諾基亞手機,今天的世界經濟起碼會低幾個檔次,是蘋果手機拉動了經濟。中國人缺乏創造出顛覆世界的劃時代產品的能力,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假如沒有西方工業化的滲透,中國今天還停留在農耕時代。至於原因嘛,一言難盡。
假如中國人缺乏創新能力這個判斷是正確的,那麽,當世界暫時沒有推出新產品,或者發達國家把新產品的生產轉移到中國以外去生產,中國的經濟就會衰退。
中國自身不能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二個原因,比起西方人,中國人不消費。當然,有了錢,誰都會消費,隻是說中國人的消費占收入比相對較低。統計數據表明,中國的人均收入占GDP的比例,是全世界最低的,你會說,中國人不消費是因為沒有錢,但事實是,同樣在有錢的情況下,中國人的儲蓄比較高,消費率較低。這裏麵有觀念的問題,也有社會保障體係的問題。
中國自身不能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三個原因,這個原因很少有人注意到,就是中國的商業環境太卷,一個商品剛剛熱銷一下,立即陷入價格戰,最後誰也不賺錢。一個明顯的現象就是中國缺乏知名品牌,更缺乏知識產權保護,其結果是沒有幾個產品有足夠的溢價,帶來社會財富的增長。像茅台酒這樣的所謂品牌,之所以能夠賣到天價,是因為其產地資源受限。假如不是酒池的局限性,茅台酒明天也會鋪天蓋地,價格一落千丈。回顧四周,中國有幾個像法國,意大利奢侈品品牌那樣的天價商品?沒有。假如一個國家沒有品牌溢價的支撐,過日子還行,拉動經濟就不用想了。
這裏有一個荒唐的反例,就是中國的樓市。你看,房價年年上漲,對GDP有不可替代的急速拉動作用,可惜呀,這是惡性債務模式的惡果,不可持續,而且危害極大。這同前麵講的法國奢侈品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你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中國政府的治理經濟的能力,差到難以置信的程度。順風順水時,誰都會。考察一個政府的治理能力,關鍵是看它必須出麵挽救經濟時,它會如何出牌。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自從2019年中國經濟出現拐點,習近平昏招迭出,特別是2023年,觀察他是如何逆勢治理經濟的,不僅是乏善可陳,而且是無疾而終,中國經濟最後很有可能會是像疫情突然放開那樣,幹脆就任其自由落體了。
當我們認識到,中國自身不能拉動經濟增長,就很容易推導出另外一個結論,中國經濟是以西方經濟為火車頭的世界經濟列車的一節車廂,掛上去,中國就跑得快。脫鉤了,不僅是快慢問題,中國根本就是一架牛車,不是速度的差異,而是交通工具的差異,時代的差距。這才是問題的本質。
基於這個判斷,再看中國外交部的發言,就顯得非常滑稽可笑。“我們反對脫鉤斷鏈”。它證明了筆者關於“中國是世界經濟列車的一節車廂”的基本判斷。假如中國是火車頭,它壓根兒不必擔心別人脫鉤。在脫鉤的問題上,中國政府表現的特別無恥,別人拉著你跑,你天天罵罵咧咧;別人不跟你玩了,你又滿地打滾。
基於這個判斷,所謂中國經濟“三駕馬車”的說法,根本不成立。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隻有一匹馬,就是出口。中國隻有出口創匯了,政府才有錢搞基建;隻有中國工廠拿到訂單了,中國人才有錢消費。這個邏輯鏈條非常簡單清晰。假如你硬要說三駕馬車,那麽這三駕馬車就叫做“出口,出口,出口”。
基於這個判斷,就可以重新評估改革開放的是非功過。改革開放隻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西方接納中國,幫助中國發展,才是中國經濟奇跡的真正動力。有人說了,重要政府給民營企業鬆綁,中國經濟就會蓬勃發展。錯!!!政府給企業鬆綁了,工廠生產出大量的產品,賣給誰?內銷嗎?Forget it! 有人說了,我可以出口。但問題是,西方已經清醒過來了,不能再給中國送錢了,中國有錢以後的表現,早已暴露的淋漓盡致,假如西方世界還在執迷不悟,圖中國的便宜,等中國有錢了,明天掃平東京,後天占領柏林,打垮美國,洋人不要後悔喲。
所以,政府給企業鬆綁,不是經濟發展的充分條件。可以這樣講,政府的劣政,絕對會阻礙經濟的發展,但政府的良策,並非一定能夠推動經濟發展。
中國的國運,可以用“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中國在錯誤的時間,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最大的錯誤在於死不認錯。俗話說,打不過它就加入它。中國的錯誤在於倒在地上時,本可以就此認輸,像日本人那樣,俯首稱臣,從此認美國為老大。但中國選擇了硬撐著站起來,再打,因為它以為上次是出拳姿勢不對,自認為有把握擊倒對手。但它又錯了。對比日本,國運就非常容易理解。二顆原子彈,把日本人徹底打服了,從此走向繁榮發展的道路。
習近平嘴裏掛著的,“太平洋足夠大,可以容得下中美二個大國”。此言足夠愚蠢。誰承認你是大國?誰同意和你分治太平洋?假如習近平具有足夠的政治智慧,他應該這樣說,“太平洋隻有美國的強大才會永葆太平。”假如他這麽說了,心裏也真心是這麽想的,中國老百姓也是麽認為的,中國的經濟就不會差到那裏去。房價立即就會上漲,股市5000點才開始。
中國的未來,也許必須經曆一次刻骨銘心的失敗,才會從一種幻覺中走出來。作為中國人,此言大逆不道,但事實卻是那麽的無情。
必須站在一個相對更加宏觀的角度去審視中國,才有可能準確把握中國的曆史脈絡,相對於國運,其它都是小事,什麽樓市呀,股市呀,民企呀,包括民主。
之所以本文的題目是中國的未來時沒有未來,其邏輯在於,中國人信奉“零和”世界,有你沒我,有我沒你。假如中國的未來是欣欣向榮的,就等於西方日落西山,“東升西降”嘛。我們沒有理由相信西方的政治家都是傻瓜,他們一定會趁中國尚未崛起,把中國摁住。看看哈馬斯的命運就一目了然,隻要他們奉行與以色列不共戴天的信念,就走上了不歸之路。歸根結底,這個世界的命脈始終掌握在西方人手中。由於中國的經濟發展隻有外向型發展一條路,所以,與西方為敵,就是自斷後路。
隻要中國人信奉“零和”,中國就沒有未來。隻要中國把自己的未來建立在別人沒有未來的前提下,自己就沒有未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