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阿裏崩完滴滴崩,舊模式走不通了嗎?

本文內容已被 [ viBravo5 ] 在 2023-12-02 17:49:5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https://mp.weixin.qq.com/s/XvMofKkdS7ydgKrdhfpBKw

27號晚上,滴滴係統故障導致App徹底崩潰,從晚上10點20分開始什麽都做不了,客服電話打不進,沒有訂單,找不到乘客位置,訂單無法結束,甚至有司機後台顯示690多億的餘額。

 

這還不算,滴滴騎車的服務也一樣崩潰,所有可開鎖或未關鎖的青桔車輛均可免費騎行,直到28號早上依然沒有完全修複,中午時分才慢慢正常。

 

這次滴滴崩了12個小時,損失了千萬訂單和超4億的成交額。

 

後來滴滴發公告稱,確定事故起因是底層係統軟件發生故障導致。

 

這話不說倒還好,一說讓大家又立刻想到就在11月12號,阿裏雲也是發生全局性的崩潰,幾乎所有和企業服務有關的產品全部失效,餓了麽不能下單,停車場不抬杆,超市不能結賬。

 

有一說一,阿裏雲的崩潰比起滴滴係統故障真的要可怕很多。

 

要知道,阿裏雲服務全球400多萬客戶,包括80%的中國科技創新企業、60%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阿裏雲的服務覆蓋油氣、電力、交通、金融、酒旅、企服、通信等實體產業。

 

本次阿裏雲崩潰,旗下淘寶、閑魚、阿裏雲盤、餓了麽、釘釘在內的多款產品均出現了服務器故障問題。

 

對客戶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

 

最後阿裏雲確認出來的故障,居然和某個底層服務組件有關。

 

簡單地說,某個底層認證掛了,導致上層組件對外發送的信息無法驗證身份,於是產生一係列報錯。

 

阿裏雲的事故和滴滴的事故基本一致,都是底層故障導致上層建築崩塌,就好像老百姓不願意買房接盤了,於是房地產軟著陸更是越來越難,差不多意思。

 

這張圖大致可以很清晰地表現出來。

這種級別的崩潰我相信也是偶然現象,但是兩個不同的頭部超級企業,可以在同一個月發生相似的事故,冥冥中肯定有一定的關聯。

 

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互聯網巨頭大裁員導致的後果。

 

最近我已經不止一次看到互聯網大廠瘋狂裁員的消息,各種版本都有,囊括了市麵上你能喊得出名字的所有大廠,還包括一些新能源汽車。

 

那麽裁員怎麽裁就很有講究。

 

現在的互聯網企業,你本以為老老實實做好功能維護的工作,把底層基礎夯實,然後讓其他部門的同事在此基礎上搞上層開發。

 

這時你年終績效考核最多是個中,年終獎比人家少,晉升更是想都別想,因為底層的那些東西本來就是好的,你來之後是不是把屎山代碼的邏輯理順了,是否讓係統運行的更順暢,曆史bug是不是解決了,這些都不重要,它們本來就沒有發生故障。

 

真正可以拿高KPI考核的,以前是造輪子搞創新,現在是降本增效,反正一定在表麵上可以看到的,並且可以通過好看的ppt展現出來的。

 

這些人往往是加薪晉升的主力軍,一個人拿走項目90%以上的紅利,剩下10%就留給後麵的運維人員。

 

係統正常是應該的,係統出問題,你得負責,至於前麵的人是不是寫了屎山代碼,公司可管不了那麽多。

 

時間久了,這就成為了互聯網公司普遍的背鍋文化。

 

但是打工人也不是傻子,人家的認知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進化的,自己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房貸車貸要還,誰願意做這種背鍋俠呢?

 

於是這種底層基礎的技術開發和運維人員就越來越少,甚至直接外包出去或者找人兼職來做。

 

最終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滴滴和阿裏雲都栽在這上麵了。

 

這可能是所有互聯網企業,甚至中國這幾十年發展的通病,大家都在應用科學層麵下功夫,對於底層基礎科學卻很是忽略。

 

原因也很簡單,應用科學見效快,來錢快,更方便我們彎道超車。

 

至於基礎科學,那要花下去的時間和精力可是指數級增長,最關鍵的是,它還未必有直接的經濟效益。

 

比方說量子物理,最早是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的,到現在2023年,整整100多年,剛剛搞出來一個不成熟的量子計算機,尚沒有大量投入實際應用。

 

那麽這100多年的研究從經濟學角度來說,都是負收益,一直在虧本,但你敢說量子物理是沒有價值的麽?

 

早在2015年,阿裏雲和中國科學院共同成立了亞洲首個量子實驗室,然後放在達摩院名下,風風火火七八年,如今阿裏達摩院裁撤了量子實驗室,實驗室以及儀器設備均捐給浙大。

 

別說量子實驗室了,達摩院都搖搖欲墜。

 

我可以理解阿裏想做一些改變,靠自身的努力,在一些基礎研究上做出一些有壁壘的成就,但是科研這事情是真的很燒錢,短期內回報是相當有限的。

 

現在阿裏裁撤了量子實驗室,大概率和大環境有關,畢竟經濟形勢不好,阿裏作為一家商業公司,裁撤不賺錢的部門也是很正常的操作。

 

而更多的互聯網公司,它們玩得隻是一種模式創新,比如外賣,網約車,社區團購,共享經濟等等。

 

這些模式創新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技術壁壘,隻要靠堆人頭就能做到利益最大化,於是各路資本都參與其中,短期內吸引大量的投資,996,007各種加班文化,福報論層出不窮。

 

然後在市場上低價競爭,直到形成一家獨大的公司壟斷市場,最後上個市讓散戶接盤全身而退,基本上都是這種操作。

 

在這樣的發展軌跡下,大家都在談創新,實際上這種創新更像是一種財富轉移的方式,根本沒有通過技術創造新的價值。

 

說難聽了,大家都在研究旁門左道,正道卻被故意忽視了。

 

而真正願意研究技術,可以沉下心搞科研的人,反而被排擠,鬱鬱不得誌。

 

畢竟可以賺快錢,誰還願意老老實實修地球呢?

 

最終的結果是,我們看到的App內容一個比一個複雜,鏈路一個比一個長,恨不得把所有功能都放在同一個App裏。

 

但真正支撐這些App正常運行的基礎功能,卻顯得異常單薄,甚至出現了阿裏雲,滴滴這樣的行業巨頭會因為底層軟件故障導致係統崩潰。

 

有人說,希望這些互聯網公司可以吸取今年的各種教訓,不要在研發資源上摳門省錢,降本增效裁員優化,最終造成的損失是所有人承擔的。

 

但在我看來,這種可能性比較小。

 

因為底層的基礎建設已經既成事實,想要重新優化,會付出極大的成本,並且表麵上沒有任何收益。

 

所以唯一的做法,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哪裏崩了補哪裏。

 

而且在互聯網企業營收持續下降的環境下,裁撤看不到明顯績效的運維人員,顯然是一種政治正確。

 

盡管我們看到問題所在,並且也知道怎麽樣去亡羊補牢,但在實際操作中依然維持原樣。

 

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所有跟帖: 

能把底層維護或底層建構和基礎科學比,也是牛人 -voiceofme- 給 voiceofme 發送悄悄話 voiceof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2/2023 postreply 18:23: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