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去過安徽,認識的安徽人也不多,但對安徽的人文曆史知道一些。
自從單位裏來了位安徽合肥人(恰巧也是合肥八中畢業),閑暇時沒少聊天,對安徽及合肥人有了近距離的了解。
由於某些特殊原因,安徽和其它一些省份一樣,在不少人的心目中,不像京津滬渝、廣東、江蘇那樣顯眼。但據我的觀察,安徽、湖北這些省份,由於地理位置橫跨長江的緣故,其民眾兼具北方人的彪悍、南方人的精明,因而在政商兩界,產生了眾多影響中國曆史的人物。
太遠的不說,就說那位赫赫有名的李合肥、李中堂。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諡文忠。
作為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領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曾經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 《馬關條約》、 《中法簡明條約》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慈禧太後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與俾斯麥、格蘭特並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李鴻章一生雖盡力維持大清的國運,洋務圖強,無奈國家羸弱,受盡屈辱,甚至在簽訂《辛醜條約》後,死不瞑目。
關於李中堂的評價,眾說紛紜,但把他看作“再造玄黃之人” 、“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顯然是過譽了;但把他看作賣國賊,也是冤枉他了,他的簽字是代表國家,無奈之舉,換做別人又如何?
而另一位安徽人,也是大大的有名,以他為首創建的政黨,是當今世界第一大黨,掌控著東方這一大國,這人就是陳獨秀。不談陳先生的政見與私德,單憑其在中東路事件時,能夠站在民族的立場上,並因此被開除出他自己親手創建的政黨,他就是一位大寫的人。
再說這位小李中堂、小李合肥,由於近日他的突然離世,引發了合肥、鄭州等地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的悼念潮,這也將是一位被曆史重重寫上一筆的人物。曆史地位是否能超過那位老李合肥,值得觀察。
上一個帖子,本人提出了“李總理去世,十裏長街送總理將再現?”這一問題,十裏長街出現不出現不清楚,但合肥紅星路出現了。僅憑這個,這位李中堂就載入史冊了,因為之前的幾位總理去世,除了周總理外,還沒有人出現過民間自發的,如此規模的悼念活動。
比起北上廣深,合肥算不上大城市,但在中國現代政治史上有其獨特的地位。六四與胡耀邦是人們常常提起的事件與人物,但胡為何被免職,提起的人到不多。那是源於一場發端於合肥,堪稱六四預演的學生運動。
八六學潮是各地高校學生自1986年12月5日至1987年1月2日接連發起的學生運動。起因是位於合肥的中國科技大學學生因不滿合肥市西市區人大代表選舉問題,抗議有關部門不遵守“新選舉法”、違法幹涉基層民主選舉,聯合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等高校4,000餘名學生走上街頭發起“要求進行民主選舉”的遊行,由此引發全國範圍的一次學潮。隨後湖北、上海、江蘇、浙江、黑龍江、北京等省市高校的數萬名學生上街遊行。學潮在上海達到高潮,十幾所上海高校學生上街遊行示威。人數最多的一個星期裏,每日遊行學生達數萬人。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是上海學潮主力。最後經地方政府和學校當局的疏導和阻止,並以北京的“元旦風波”被平息標誌著學潮的結束,前後共持續了28天。
此次學潮被平息之後不久,1987年1月16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被迫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主動請辭,由趙紫陽代理;而“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在1月28日正式開始],直到夏天才結束。
1987年1月12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領導班子被改組。時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的管惟炎和副校長方勵之同時遭到撤職;管惟炎調北京物理所任研究員,方勵之調北京天文台任研究員。 兩年後,調任北京的方先生及夫人又在更大一場的學生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是後話。
合肥這個城市不算小,它很重要,應該大寫!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