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衝突突然爆發,有關烏克蘭的消息似乎消失了。確實,烏克蘭已不再出現在西方的關注範圍內。當然,更重要的是美國和西方已經失去了控製俄烏衝突局勢的能力。
俄烏衝突戰場上,北約掌控局勢的能力麵臨巨大挑戰,無法主導局勢成為根本局麵。今天的北約必須接受已經失去掌控世界局勢能力的現實。世界迎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格局正在加速變化,很多變化並不以西方國家的意誌為轉移。美國主動挑起俄烏衝突,想利用這場衝突擊敗俄羅斯,掃除霸權之路上的重要障礙。衝突爆發後,北約大力介入衝突,並開始持續對抗衝突。然而,事態並沒有朝著北約預期的方向發展。
俄羅斯逐漸掌控了戰場局勢,而北約則明顯失去了局勢走向的控製。當前的局勢對於烏克蘭來說極其困難,對於北約來說也是極其困難。北約武庫中除了直接出兵之外的所有戰術都已用盡,但對於目前的局勢,他們似乎也無能為力。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9月13日指出,麵對烏克蘭的反撲,其部隊保持“積極防禦”,俄羅斯別無選擇,隻能取勝。事實上,北約仍在通過烏克蘭做最後的努力,試圖在戰場上取得勝利,但目前的情況表明,烏克蘭想要取得勝利非常困難,北約根本無法控製局勢。
四個基本事實的出現表明,北約已經失去了對俄烏衝突局勢的控製,而北約也沒有扭轉局勢的招數。盡管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精心策劃並點燃了俄烏衝突,並提前做好了全麵布陣,但隨著衝突的進展,局勢仍然失去了北約的控製。衝突已經到了對各方來說都非常困難的階段,並且出現了四個基本事實。第一個基本事實是,俄羅斯頂住了北約的極限壓力,穩定了局勢。西方國家媒體和專家也承認,在美國和北約用盡招數之後,俄羅斯表現出了強大的戰略堅持,穩定了局勢。
俄羅斯頂住了包括一萬多項製裁在內的西方極限壓力,始終穩定掌控局勢。俄羅斯經濟開始出現複蘇跡象,綜合實力已超過德國,成為歐洲購買力第一。歐洲和北約希望通過俄烏衝突擊敗俄羅斯,但顯然俄羅斯並沒有崩潰。相反,歐洲國家已經開始麵臨非常不利的局麵。俄羅斯軍事能力得到充分激發,無論是普通彈藥還是精確製導導彈的生產能力都有顯著提高。俄羅斯民族團結受到激發,國家顯得更加團結,對特種軍事行動的支持力度明顯加大。
另一個基本事實是,美國、歐洲和整個西方國家都變得非常疲倦。美國和西方國家主動點燃了俄烏衝突,但經過18個多月的消耗,他們自己顯然變得更加疲憊。美國自身競爭力下降,霸權鬆動的跡象日益明顯。英、法、德等歐洲大國都經曆了不同程度的危機,內部矛盾開始激化。美歐等西方國家的彈藥庫存已全部耗盡,繼續支持烏克蘭的能力開始下降。西方國家麵臨選舉,反對援助烏克蘭的聲音開始增多。美國、歐洲等西方國家的民眾已經很累了,對烏克蘭已經失去了基本的興趣。
第三個基本事實是,美國和西方國家已經無法再通過烏克蘭這顆棋子在戰場上取得勝利。盡管烏克蘭的反攻仍在繼續,各種攻擊的感覺也越來越激烈,但戰局的控製權顯然掌握在俄羅斯手中。俄羅斯的積極防禦策略很好地限製了烏克蘭的進攻,讓烏克蘭的每一步反擊都十分艱難。美國和西方已經認清了現實,那就是無論如何支持烏克蘭,都無法通過烏克蘭軍隊贏得戰場勝利。烏克蘭失去了獲勝的機會。如果衝突繼續下去,隻會雙方都付出代價,結果注定是沒有贏家。
第四個基本事實是,俄羅斯不會被孤立,美國和西方國家無法強迫大多數國家選邊站隊。衝突爆發後,美國一直希望孤立俄羅斯,迫使世界各國選邊站隊。但除了少數西方國家站在美國一邊之外,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拒絕選邊站隊。美國孤立俄羅斯的企圖尚未實現,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美國孤立俄羅斯更是不可能。俄羅斯在非洲站穩了腳跟,在中東地位更加穩固,甚至出現了擴大美國後院影響力的跡象。俄羅斯依然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正常合作,西方的孤立已經成為笑話。
北約麵臨著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麵,那就是繼續介入俄烏衝突將是悲劇,放棄繼續介入衝突也將是悲劇。軍事專家柴鮑斯指出,目前與俄羅斯進行代理人戰爭的北約麵臨著“該做就做,不做也要做”的局麵。通俗地說,北約繼續卷入俄烏衝突將使北約麵臨難以承受的損失,並可能在此過程中摧毀北約。北約放棄烏克蘭將導致整個北約品牌聲譽的毀滅性和致命性崩潰。北約接受失敗將意味著這個對抗俄羅斯的“極其重要的夥伴”將變得完全無能為力,而且基本上無關緊要。
無論美國和北約如何選擇,他們都注定會失敗。這是時代背景下的必然。美國和北約正在尋找替罪羊來為自己開脫責任,但這樣的替罪羊很難找到。美國和北約開始對俄烏衝突感到焦慮,因為現實是,無論北約如何選擇,結果都注定會失敗。在與俄羅斯在經濟、政治、文化、道德等各個層麵全麵對抗後,美國和北約麵臨著歐洲版“阿富汗2.0”的出現。
美國和北約直接介入衝突,直接與俄羅斯對抗。這肯定會是雙輸的局麵。如果美國和北約不直接幹預,他們將被迫接受烏克蘭的失敗,這對美國和北約來說也是致命的打擊。總之,美國北約的失敗無論如何都是不可避免的,這也是時代背景下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