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這個民族,也叫猶太民族,是上帝揀選出來的子民。
上帝這樣的揀選在於他的主權,目的是為了盟約的傳遞和使命的傳承。 上帝借摩西將以色列民領出埃及後,在西乃山與他們立約前提出條件:“如今你們若真的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 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神聖的國民”(出19:5-6)。
作為上帝揀選出來的子民,猶太人好像受到了保佑,也好像受到了詛咒。
每一個基督徒,天生的對猶太人好感,但每當讀到新約裏猶大出賣耶穌的事實,對猶太人也同時多了一份譴責。
猶太人丟了國家,失去了家園,又能在寄人籬下千年後成功複國。可以說,榮耀歸於上帝,哈利路亞!
可惜啊,猶太複國的成功不徹底,它帶來了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甚至阿拉伯國家的衝突。
難道這也是上帝的安排?
從猶太立國的第二天,中東就不太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已經曆了接近一個世紀,一次又一次流血衝突,恐怖襲擊,愈演愈烈,沒有解決的希望。
美國這個西方的帶頭大哥,整天把民主人權掛在嘴邊的國家,這個時候,這個地點,不談人權了,不談民主了,不談種族滅絕了。
這是因為,連西方陣營裏有些同情心的人都在抱怨加沙地帶就像個露天的監獄,巴勒斯坦人沒有前途可言。
以色列憑借自己的國力優勢,不斷蠶食巴勒斯坦人的土地,不斷新蓋定居點,即使有巴勒斯坦人的和平示威,武力抗爭, 甚至恐怖活動。
由此,讓人思考這個問題的來龍去脈,和解決辦法。思來想去,還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如果說有個普世價值,那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普世價值, 而且是核心價值。有了這個價值觀,就知道在爭取自己利益時,也要尊重,考慮別人的利益。如果有了這個思想,就有了同情心,感恩之心。有了這個思想就不會去霸淩,欺壓,欺騙,偷盜, 等等。。。而後世的人權,民主,是從這個關係中衍生出來,是低一級的價值觀,是受核心價值觀監督的。比如說,不能拿人權的借口來謀取自己的利益的。
然而,這個思想看似簡單,做起來難。猶太人幾千年來寄人籬下,幾乎被希特勒滅了種族,應該說最有感受丟失故土的痛苦,但是他們理解不了,亦或根本不顧巴勒斯坦人的痛苦。
另一方麵,巴勒斯坦人對以色列的恐怖襲擊,令人發指,不是文明人能幹得出來的。
他們的策略,就是以牙還牙,以暴易暴,力圖在精神上讓對方屈服,而不是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一句話,就是叢林法則。
由此我想起抗日戰爭後,國民黨也好,共產黨也好,都對大部分日本戰俘優待。特別是那些被共產黨改造過的戰俘,心存感激,很多回國後成為中共友好人士。與之相比,那些不幸淪為蘇聯戰俘的日本,德國士兵據說就不那麽幸運了。
美蘇爭霸後,世界格局已朝亨廷頓曾經指出的文明的衝突發展,西方的基督教,中東的伊斯蘭教和中國的儒家文明確實存在競爭關係。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教義都是一神教,都是排他的,都認為自己的神才是真神,別人的宗教那是偶像崇拜。他們不可能認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價值觀,他們都想到處傳教,為自己的主傳榮耀。
也因此,他們認為西方的民主,人權才是普世價值,別人都得接受。
也因此,每次中國提出的巴以和談才是出路的話沒有人聽,因為價值觀不同。
也許,最後的審判就要來臨,隻有上帝才解得開這個結。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