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的角度隻看最終的濃度標準,要看水的來源都曾經是恐龍的尿

來源: tz2000 2023-08-28 21:48:0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53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tz2000 ] 在 2023-08-28 21:56:1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3/08/28/12489604.html

這些處理水或ALPS處理水是否還應該繼續被稱為核汙水?注意汙水應該是受汙染程度會對人體或環境產生威脅。任何水體裏都會或多或少存在汙染物,自來水裏會有消毒殘餘的氯,也可能有細菌、病毒,就算是瓶裝飲用水,也不可能100%隻有H2O分子,或許有少量微塑料等等。但我們不會把這些稱為汙水,因為汙染物的量沒有對所指定的用途造成威脅。

因此,這些處理水叫核汙水還是核廢水,關鍵應是看處理後的水,核汙染程度如何。實際上,這也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而不是糾結於虛名。

福島排放ALPS處理水的具體標準幾年前就確立,排放前用ALPS將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盡量降到最低,達到排放標準,而氚則通過100倍以上的海水稀釋來達到排放標準。

 

 

以網上經常被炒作的銫137(Cs137)為例,“福島排放的是核汙水,因為裏麵有銫137等常規核廢水沒有的放射性元素”,信誓旦旦如此宣稱的網絡大V們這幾天大家應該見得不少了。可是多個實驗室檢測顯示第一批被排放的ALPS處理水裏,銫137含量僅有0.5 Bq/L。這不僅低於國際排放標準的90 Bq/L,甚至遠低於FDA飲用水的銫137上限7.4 Bq/**L**。

此外,在排放入海前,這些ALPS處理水還會做100倍以上的稀釋,我們把這個稀釋倍數算上,銫137入海時含量應該在5 Bq每立方米以下,而太平洋的銫137背景值大約在2 Bq每立方米。難道真的認為這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嗎?

環境中的銫主要來自於過去的核試驗。1994年發表於《中國輻射衛生》的一篇論文調查了中國停止大氣層核試驗約10年後,酒泉地區水源的銫137含量,並與其它地區對比:



表中單位也是Bq每立方米,有些地方自來水、河水銫137含量都超過了5 Bq每立方米。難道這些都是核汙水?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