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的言論,說國軍消極抗日,八路遊而不擊,其實是對中國抗日戰略的誤解。國軍的正麵戰場,隻需要保持對日軍的壓力,拉長日軍的供應線,讓日軍的戰爭資源不斷地消耗在中國戰場上。國軍不能與日軍進行一城一地的爭奪。
而敵後的抗日遊擊戰,殘酷程度是現在的人無法理解的。中國的戰略,其實是拚上日占區老百姓的命。遊擊隊其實沒有實力與日軍硬頂,保護老百姓了,能夠不讓自己被日軍消滅,就是最好的結果了。殘酷的戰略選擇,就是讓老百姓擋在前麵,遊擊隊打擊日軍的運輸線,以及不讓日偽軍收割糧食,盡量不讓糧食被日偽軍運出當地。
這種保持抗日兵力,犧牲老百姓的戰略選擇,當然不能公開宣傳,隻能在各種軍事會議上就事論事的貫徹執行。所以很多實際戰例,都可以看出這種殘酷的選擇。
比如,抗戰開始的時候,是朱德作為八路軍總司令,統一指揮八路軍的抗戰。彭德懷接替朱德指揮以後,發動了百團大戰,戰果有限,損失非常大。老毛對彭德懷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但是中國對抗日持久戰的估計,是需要一代到兩代人,中國需要堅持戰鬥到1957年,甚至1977年。所以百團大戰的損失,才被認為是不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