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民族和阿拉伯半島一帶的阿拉伯人是相同的祖先,血緣相近,隻是信仰不同。在曆史上,猶太人和伊斯蘭教徒、基督教徒都有過和平共處的時期,但在更長的曆史時間裏是被歧視、被排擠、被驅離和被屠殺。從羅馬帝國時期的大流散開始到1948年5月以色利建國,猶太民族在地球上已經流亡了近兩千年了。猶太民族沒有自己土地的悲慘境遇、特別在二戰慘遭納粹滅絕性屠殺的悲慘遭遇值得全人類的關注和同情。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類都有責任對他們給以關懷、拿出自己的一部分土地同他們分享。
二戰後為眾多的猶太人尋找合適的棲息之地、尋找永久的家園就成了聯合國的當務之急。最後的選擇也隻有聯合國才能決定。當時聯合國專門成立了”聯合國巴勒斯坦問題特別調查委員會”負責對土地的選擇進行調查研究。這個特別委員會由11個比較中立的國家的代表組成,他們是澳大利亞、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危地馬拉、印度、伊朗、荷蘭、秘魯、瑞典、烏拉圭和南斯拉夫。其中並不包括具有一票否決權的美國、中國、蘇聯、法國和英國。(見: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s/%E8%81%94%E5%90%88%E5%9B%BD%E5%B7%B4%E5%8B%92%E6%96%AF%E5%9D%A6%E9%97%AE%E9%A2%98%E7%89%B9%E5%88%AB%E8%B0%83%E6%9F%A5%E5%A7%94%E5%91%98%E4%BC%9A)
特別委員會在1947年9月3日出具報告支持終止英國在巴勒斯坦的托管,並且提出一份得到多數支持的兩國分治計劃和一份得到少數支持的建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聯邦國家計劃。猶太複國主義一方接受了兩國分治計劃。在報告發表後,聯合國大會又任命了巴勒斯坦問題特設委員會。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根據特別委員會的報告建議,以33票讚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通過了第181號決議,決議的內容如下:英國於1948年8月1日之前結束在巴勒斯坦的托管統治,並撤出其軍隊;兩個月後,在總麵積2.7萬平方公裏的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兩個國家,即阿拉伯國和猶太國。耶路撒冷為獨立市由聯合國托管。(也見: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s/%E8%81%AF%E5%90%88%E5%9C%8B%E5%A4%A7%E6%9C%83%E7%AC%AC181%E8%99%9F%E6%B1%BA%E8%AD%B0)
巴勒斯坦地區是前奧斯曼帝國領土,1922年,由英國托管。英國對巴勒斯坦的托管統治除了“協助管理和提供建議”外,還於1917年納入了《鮑爾弗宣言》,表示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的民族家園”。在英國托管的 1922至1947年,大量猶太移民已經湧入巴勒斯坦。1930年代,納粹迫害猶太人使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數激增。(見:https://www.un.org/unispal/zh/history/)到1947年11月聯合國通過181號決議的時候,在巴勒斯坦地區已經有50多萬猶太人,占該地區人口的1/3。所以聯合國選擇巴勒斯坦土地給猶太人建國有強大的曆史和現實基礎。
考慮到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的回歸(當時大約有900萬猶太人流散在世界各地,見: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s/%E7%B4%8D%E7%B2%B9%E5%A4%A7%E5%B1%A0%E6%AE%BA),聯合國把57%的巴勒斯坦土地劃給了猶太人,這57%的土地主要是人煙稀少、不容易發展的沙漠地帶“內蓋夫”,這個區域的麵積大約有13000平方公裏,幾乎占巴勒斯坦地區總麵積的一半。所以總的說來這樣的劃分也算相當公平合理。
可是就在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周圍的阿拉伯國家就聯合起來對以色列進行了攻擊。美國支持以色列,當然是支持聯合國的決議、支持猶太人的人權,支持猶太民族能有一塊兒自己的土地、可以在上麵自由地生活和繁衍。周圍的阿拉伯國家不尊重猶太人的人權,必然會受到美國的譴責和打擊。
當然猶太民族以戰止戰、以更加強硬的姿態對待阿拉伯世界的圍攻,也讓周圍的阿拉伯人吃盡悲苦。大家冤冤相報、仇恨不斷積聚,誰也過不好。美國除了支持以色列之外,也在不斷調停中東的和平。希望有一天周圍的阿拉伯國家們能夠放棄陳腐的思想和不必要的仇恨,尊重猶太人的人權,和他們和平相處、共同生活。(見: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4%B8%AD%E4%B8%9C%E6%88%98%E4%BA%89和 http://www.cnd.org/HXWZExpress/01/12/011225-3.g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