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虧的恒大,即將迎來大結局!
作者:老古,知名財經專欄作者
沒想到,時隔兩年,恒大又一次爆出巨雷。這一次恒大扔了個原子彈出來,其衝擊波之大,恐怕讓無數購房者、債主們一夜都無法入眠。
前天深夜,恒大公布了財務報表,這一份財務報表遲來了兩年。
隻有看清這份財務報表,我們才能明白,許家印到底闖了多大的禍。
1 炸彈到底有多大?
恒大總負債2.447萬億,這個負債額大家恐怕見怪不怪了,但無數月工資以千計的人根本無法想象欠2萬多億是一個什麽樣的概念。
更為致命的是,兩年期間恒大一共虧損了8000多億元。
2021年,恒大淨虧損6862億;2022年,淨虧損1258.14億。
這個虧損額在中國絕對是前無古人了,其他房企可能虧個幾十百來億,好家夥恒大一年就虧掉幾個馬雲的身家。
恒大在2013-2020這超速發展的八年,其累計淨利潤不過2352億。
曆史積累全部虧空不算,還倒虧了六千多億。
更讓人窒息的是,恒大已經完全被虧損掏空了。
截至2022年末,恒大集團的總負債為2.44萬億;總資產1.84萬億,也就是說,負債遠超資產,恒大淨資產為-5991億元。
也就是說,現在把整個恒大賣了,他依然要欠市場6000億左右。這個總資產1.84萬億還得打個問號,因為帳麵登記資產價格與能賣多少錢是兩回事。
根據財報,截至2022年底,恒大合同負債7210億。這個負債,指的就是欠客戶已售出但未完成交付的房產,如果以一百萬一套計算的話,恒大還欠著72萬個家庭的新房夢。
讓爛尾樓主們更為痛苦的是,恒大已經快要徹底停擺了,僅從財報上看,所有人都明白,要全部完成交付可能性太低了。
因為,恒大集團賬麵上的現金隻有43.34億,而其短期負債高達5871億元。
也就是說,恒大手裏這點現金,連應付一次大一點的到期債務都不可能了,接下來我們能看到的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債主在法庭上,對恒大徹底失去信心的債主們,隻有一種思維方式,那就是如何通過債務清償止損。
而一旦現金流徹底斷掉,那恒大就將徹底失能,不僅無法維係一個企業組織的運行,更無可能創造利潤償還債務。
現在恒大唯一值點錢的資產是土地儲備和恒大物業。
恒大物業在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18.1億元,淨利潤約14.79億元,歸母淨利潤14.23億元。如果指望這家企業來還清2.4萬億的債務,需要1622年,還得不算利息。
但財報顯示,恒大光有息負債就超過1.7萬億,也即每年光支付利息就要高達近三百億,恒大物業的利潤連支付利息總額的十分之一都不夠。
而恒大的土地儲蓄有2.4億平方米,這個數據看起來很恐怖,但恒大的主要土地儲備並不在城市中心,而是在城市周邊。
恒大集團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恒大總土地儲備項目876個,總規劃建築麵積2.93億平方米,土地儲備原值為5273億元,土地儲備平均成本1800元,現在減少了5000萬平米,還是房地產行業的低迷時期,這些土地總加總最多也就4000多億,如果拋售可能還得打個折。
也就是說,即便恒大賣光全部土地,連5000多億的短期負債都還不掉,更不用說那些交樓和長期負債了。
恒大,走到這一步,不是在懸崖邊上,而是正在從懸崖掉落地上的過程中。
2 恒大真的大到不能倒了嗎?
數萬億的負債,數十萬爛尾樓業主的希望之所在,無數供應商的貨款能否拿回,還有海內外無數投資人的巨額資金,恒大的命運不僅僅是許家印的命運,更涉及到了無數人。
我想,身處這一漩渦的人們,沒有一個人希望恒大集團就此垮掉。
因為,隻要恒大還在,就還有希望,哪怕這個希望很渺茫。
去年,恒大還交付了三十萬套房子,至少給了那些等著交付的家庭一點希望。
甚至有很多人有這樣的想法,恒大的事涉及到這麽多人,他已經大到不能倒了吧。但是,這個希望和想法可能無法實現。
許家印說得很明白,要想讓恒大繼續維持下去,繼續保交樓的行動,恒大還需要2500-3500億的融資。
問題是,當真相浮出水麵時,恒大要怎麽融資?
買恒大的股份,怎麽買?一個已經資不抵債達到近6000億的企業,他的股權有人買嗎?
繼續借錢給恒大,哪一個債主會相信他能還清這個債務呢?這個時間點借給他,不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返嗎?
這幾乎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不能指望政府救恒大。廣東省政府明確地表明,隻能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穩妥推進恒大集團等房地產企業債務風險化解處置。即使是對地方政府的城投債,中央政府依然宣布處理原則是市場化和法治化。
當下的形勢,恒大是不可能指望有一個踏著五彩雲彩來救他於水火的英雄了。
恒大的下一步,在無法融資的情況下,隻有出售資產一途,當資產出售完畢,恒大這一企業組織想要繼續存在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了。
至於最後數千億甚至上萬億的虧損落到誰頭上,這就不可知了。一個巨型企業的落幕,必定會帶著無數人的夢想和希望離去。
所有的債主和爛尾樓主們,都需要清醒地了解這一事實,不會有人為你們買單。市場中總是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巨大損失已經出現,減少虧損是唯一的可行策略。
恒大不會成為一家大到不能倒的企業,該來的,總歸要來的。
當然,很多人很難接受這種結局,在這一結局中,資不抵債的恒大破產後,許家印倒是解脫了,根據股東不對公司負債承擔連帶責任的法律規定,許老板的幾百億港元分紅不用拿出來抵債,所有的損失由銀行、供應商、買了爛尾樓的業主、理財產品投資人承擔,每一方的損失都非常大的。
唯有許家印,以及一眾恒大的高薪高管,才是這一事件的獲利者。
恒大如果倒下,必將造成巨大的損失,但我們也必須去承受。
社會需要反思的是,為什麽恒大能借到幾萬億?為什麽這麽多債權人不考慮風險借這麽多錢給它?為什麽沒有人預警?為什麽所有人都失去了判斷力?為什麽一家財務透明的上市公司,大難臨頭前所有人都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