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倒入海水的核廢料和x光等不可同日而語,因為前者有生物聚集的可能。

來源: 其樂無窮 2023-07-14 14:50:2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01 bytes)

就比如人如果攝入碘135就會在甲狀腺裏聚集一樣。

核廢料無論怎樣稀釋,同位素入海後就可能被微生物吸收,然後再通過海底植物等途徑就可能最終在魚蝦的身體裏劇集到危險的含量。人如果吃了這樣的魚蝦會怎麽樣?即使人不吃,誰能衡量出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危害?

如果稀釋過的核廢料真的無害,為什麽不將其輸入自己國家的地下? 反正測量指標無害不是?

所有跟帖: 

傾倒和排放是兩個概念。IAEA評估的是稀釋後有控製的排放,應該已經考慮過聚集的風險。 -BeyondWind- 給 BeyondWin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4/2023 postreply 15:08:01

生物聚集是稀釋的反向過程。 如果在海洋生物鏈的低端如海草小蝦聚集,那麽大部分海產就不能吃了, -大洋bridge- 給 大洋bridge 發送悄悄話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4/2023 postreply 15:12:46

生物聚集是生物可以聚集的元素。首先這些元素要能夠進入生物(水草蝦米類)的細胞內。若要進入細胞,細胞膜需要有專門轉運蛋白。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21 bytes) () 07/14/2023 postreply 15:24:27

這是對牛彈琴。他聽不懂也根本不想聽 -cowpi- 給 cowpi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4/2023 postreply 15:38:01

臨時讀的科普也算? -大洋bridge- 給 大洋bridge 發送悄悄話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4/2023 postreply 16:11:17

有聚集還有自然衰竭,掌握合理的平衡就可以了。從風險來說萬一哪天再來個地震,可控排放未必是最壞的選擇。 -BeyondWind- 給 BeyondWin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4/2023 postreply 15:30:26

如果再有地震, 核事故廢水流入日本內河。遠不如核事故危害大,對全世界人民也是好消息, -大洋bridge- 給 大洋bridge 發送悄悄話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4/2023 postreply 15:32:5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