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文章: 從戰術角度看國軍抗戰失誤。兼論誌願軍的成功與失敗。一篇有專業水平的文章。非常簡單戰場三要素,信息,火力,機動

https://mp.weixin.qq.com/s/B0v1Hr-M69gTJ1QuOlkxoA

 

從戰術角度看國軍抗戰失誤

 

國軍抗戰犧牲大而成效小,作戰被動,其中固然有國力和裝備的因素,也有派係爭鬥的因素,但是作戰本身也不是沒有問題的,這篇東西就想純從部隊建設和使用上討論這個問題。

 

  首先當時的國軍裝備確實是落後很多,這個毫無疑問。以歐洲水平衡量,國軍抗戰初期200個師裏,絕大部分隻算是準軍事部隊,連正規陸軍都算不上,大約隻有30個師勉強算是輕裝步兵師,而其中隻有大概6個是按歐洲標準,或者說是德國標準建立的輕步兵師,中國全國當時隻有一個機械化炮團。換句話講,國軍200個師無論怎麽算,都是純粹的輕步兵師,連一個重裝陸軍師都沒有,如果將唯一一個機械化炮團配上去,大約勉強可以算有一個標準步兵師,還不能算重裝步兵師。

 

Image

 

  日軍的陸軍裝備以歐洲戰前標準看,其精銳師團還是不錯的,算不上是機械化步兵師,但是可算是標準的步兵師,某些精銳部隊接近歐洲重裝步兵師的標準了。衡量陸軍裝備輕重,依然看一次性投擲火力能力,日本陸軍的火炮口徑雖然不大,但是數量還是夠的,和歐洲戰前標準差距不大,當然後歐洲二戰中後期的火力強度不能比。

 

  國軍軍隊建設以輕步兵為標準,但是其作戰模式卻決不是輕步兵的那套,這才是抗戰裏吃大虧的主要原因。國軍戰前整編,是在德國人的主導下進行的,學的那套是德國式正規陸軍作戰的東西,既正規陸軍師和重裝步兵師的作戰原則,但是其裝備配備卻無法達到標準,即使最精銳的部隊也才勉強達到德國輕步兵師的水平,而國軍在實際作戰中卻遵守重步兵的作戰原則,強調正麵會戰,結果當然是被日軍完善的重火力徹底壓製。

國軍整頓軍備的時候,其主要作戰對象是紅軍和部分地方軍閥部隊,而這些部隊就裝備上講,比國軍主力部隊還輕得多,隻能算是準軍事部隊,國軍自然可以拿輕步兵當重步兵使,擺個堂堂之陣靠火力優勢打仗。不過,輕步兵師畢竟是輕步兵師,其火力強度不足是顯然的,盡管占優勢,碰到會用兵的主,就現原形。比如說國軍數次圍剿紅軍,兵力兵器均有絕對優勢,前三次就被紅軍打到灰頭土臉,第四次雖然得勝,卻依然被數萬紅軍強行突破跑掉,國軍自己事後檢討裏也提到,共軍集中自動火力猛撲的時候,國軍根本擋不住,可見其輕步兵師的底子,本就不適合打陣地防禦,連裝備低劣的紅軍的攻擊尚且擋不住,何談日軍?

 

  輕裝步兵之於重步兵的優勢在於機動速度和地形適應能力,在地形複雜的環境下,輕裝步兵的滲透攻擊非常難以對付,且機動速度較重裝部隊快,作戰準備迅速,因此輕步兵正確的使用方法是襲擾和側翼包抄,尤其適合在山地作戰。在這方麵,共軍可說是絕佳的榜樣。無論是紅軍還是八路軍,以至後來的解放軍,麵對對手其火力均無優勢,但是能將輕步兵的作戰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紅軍長征即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數萬部隊在無後方補給,連續作戰的不利條件下,幾乎就是靠著更優秀的機動性才能逃出國軍優勢兵力的包圍,而且還能時時反咬。解放戰爭中的解放軍,以機動性優勢在大別山、西北和山東戰場上,也占了國軍無數次便宜。即使在抗美援朝,誌願軍裝備已經相對變重的條件下,麵對典型的重裝美軍師,其機動靈活,地形適應能力強,善於包抄側擊的特點依然表露無遺。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麵對的美軍是真正的重步兵甚至機械化步兵,火力強度差距極大,大多出現突得進,圍得住,卻打不破,吃不掉的窘境。但即便如此,戰場主動權也未完全落入美軍手中,雙方可說是打得有來有往,各占勝場。可見輕步兵雖然火力不足,但隻要會用,依然可對抗重裝之敵,盡管傷亡可能較大,但主動權卻不至於完全旁落。

反觀國軍。以輕步兵執行重步兵戰術,在平原上固然是會吃虧,在山地作戰中也依然不占便宜。尤其中條山戰役為典型,在部隊輕裝,有數量優勢,本土防禦的有利條件下,居然被裝備重得多的日軍發揚機動性,迂回包抄,以少打多,損失數十萬人,國軍戰術錯誤可見一斑。整個抗戰中,國軍都未認識到,可利用輕裝部隊的機動性優勢獲取戰術優勢,反而自縛手腳,將裝備輕便的部隊放在固定陣地上與日軍拚火力,自己反而經常被日軍自側後突襲導致全盤崩潰,其作戰思想僵化到這種地步,蔫有不敗的道理?而解放戰爭裏,這個毛病依然未改。國軍一直尋機與共軍主力決戰,卻被共軍以高超機動能力擺脫的的戰例多得數不勝數,而共軍以機動性優勢獲取局部兵力火力優勢打國軍的殲滅戰,同樣多如牛毛。理論上講,火力機動和兵力機動的效果可以互換,前提是火力機動的速度和強度滿足戰場需要,如抗美援朝的美軍,其依靠火力機動對抗誌願軍的兵力機動,利用強大的空軍和占絕對優勢的火炮,輔以裝甲部隊,往往能夠將陷入重圍的部隊解救出來,並大量殺傷我軍。但國軍抗戰中並無火力機動優勢,又不注重發揚兵力機動性,擺出一副被動挨打的陣勢,任由日軍兵力和火力機動,其必然形成局部戰場日軍的絕對優勢,並進而動搖全線。戰爭勝利三要素,信息,火力與機動,隻要占有一樣,也不至於徹底被動,而國軍卻三樣全無,抗戰失利就不難理解了。

所有跟帖: 

回歸事物的本質,隔絕各個特殊利益集團發出的震耳欲聾的噪音,從基本麵看俄烏衝突和將來的台海衝突,就會有自己的貼近事實的觀點 -easycity- 給 easycit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2/2023 postreply 06:54:50

需要補充的是,美軍在朝鮮戰場上,航空兵兼具火力,機動,和信息功能,隻是夜間無法使用。俄烏戰場上,遠程火箭炮也是機動的火力 -easycity- 給 easycit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2/2023 postreply 07:04:35

一個簡單的比方,二戰日軍大約相當於79自衛還擊的共軍,甚至可能還略強,就可以想象國軍打得有多艱難了 -油胖子- 給 油胖子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2/2023 postreply 07:16:51

二戰日軍有這麽多自動武器? -cn_abcd- 給 cn_abcd 發送悄悄話 cn_abc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2/2023 postreply 07:19:34

79共軍主要裝備56半,差不多就這點稍強一點,但日軍兵員、基層指揮素質可以彌補回來 -油胖子- 給 油胖子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2/2023 postreply 07:22:47

79年參戰的部隊都有加強的,很多骨幹是從其他軍區調過去的,而且中共和蘇聯一樣,相信大炮主義 -cn_abcd- 給 cn_abcd 發送悄悄話 cn_abc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2/2023 postreply 07:26:24

骨幹又怎麽樣,桂林、石家莊陸指的水平能高得過日本陸軍大學?巔峰時期的四野都不是日軍的對手,也就79共軍有了些質的轉變 -油胖子- 給 油胖子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2/2023 postreply 07:31:23

機動不是這麽容易的,國軍要是這麽跑起來,還沒到戰場,說不定部隊就散架了 -cn_abcd- 給 cn_abcd 發送悄悄話 cn_abc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2/2023 postreply 07:18:40

真正專業的觀點。機動作為戰場三大基本要素之一,兵家必爭之處。想在機動性上超過對手,就像在火力和情報上超過對手一樣千難萬難 -easycity- 給 easycit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2/2023 postreply 08:40:06

拿破侖以前的軍隊,是封建領主帶幾百脫離生產,專業訓練的家丁,押幾千佃戶上前線。生怕佃戶逃跑,隻能白天慢慢走大路,便於監督 -easycity- 給 easycit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2/2023 postreply 08:43:5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