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三駕馬車”說法的質疑

來源: 北美很美 2023-04-09 09:14:3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830 bytes)

對“三駕馬車”說法的質疑

 

            如果說“三駕馬車“害了中國,或者說,“三駕馬車”的提法與認知,是今天中國經濟衰退的根源,可能有人不以為然。但是,假如我們認真分析,結果令人意外。

先看數字,2021年全國GDP為114.37萬億,其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金額為55.29萬億,占比48.3%,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1萬億,占比38.5%,全國出口總額21.73萬億,占比19%。

2022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2326.8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6.3%(折合1891.3億美元,增長8%)。2010年中國實現實際利用外資1000億美元,從此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每年有所增長。因為這個數字可以累加,這些年來,中國實際利用外資的總額相當可觀。

問題恰恰出在這組數字。我們說三駕馬車,意思是它們構成了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甚至是基礎運行的原動力,或者是主要支柱。從以上數字看,投資,消費與出口,其重要性按比例大致為5:4:2,出口並沒有那麽重要。但事實上,假如按以上權重去製訂國策,這結果必然是災難性的。倒不是說一定要咬文嚼字,死摳字眼,而是說,有些基本問題必須首先搞清楚。假如一個國家,帶著一個錯誤的觀點去運行,乃至作為政府決策的主要依據,出問題是遲早的事。

其實,今天中國經濟出現的所有問題,都跟三駕馬車這個錯誤提法有直接的關係。三駕馬車的提法錯在哪裏?錯在把不是動力的消費當作經濟發展引擎,而把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出口,放在了最後一個位置,而且有一個數量級的誤導,誤認為出口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隻有消費的一半。這也是劉鶴提出國際國內雙循環的主要理論根據。總有一天,劉鶴會感到內疚,正是他的這個理論,毀掉了中國經濟。假如中國經濟增長有一個密碼的話,就是二個字:出口。別無它策。中國經濟的根本出路在於單循環,從來也沒有雙循環。

搞戰狼外交,他們的底氣在哪裏?就是這組數字。他們誤認為,中國今天強大了,出口可有可無了,可以挺直腰杆說話了,把全世界都得罪光了,單靠內循環,中國就可以過的很好,但是,經濟突然不行了,內需拉不起來了,投資沒錢了,才想到去搶訂單,晚了!

雙循環理論害死人。其主要依據是,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是出口的一倍,隻要我們狠抓內需,穩住大盤,出口跌一點沒有關係。甚至還認為,內需拉動經濟比出口對中國更有利,起碼不讓國外去占中國人的便宜,中國出口幾億件襯衫,方可換來一架飛機。總感覺這些年來中國人實際上是在被西方剝削。這種認識大錯特錯,因為被經濟數據給迷惑了,忽略了數字背後的支撐力量,以及數字的動力因素。

必須指出,在中國特定的生活習慣以及經濟結構的前提下,消費不可能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更不能拿2:1的數字去製訂經濟政策。一句話,在中國,出口是唯一的,而且是最重要的經濟增長動力,其重要性,比投資與消費加在一起還要大十倍。

道理很簡單,隻有出口才是實實在在換來真金白銀,換來的是流動性,那些投資,都是在堆砌鋼筋水泥。高樓大廈看起來的確光鮮亮麗,但它必須有現金流來支撐,否則你連物業費都交不起。這是常識,好像中國人都忘了。把美國惹惱了,沒有訂單了,芯片也禁運了,你就斷了現金流,明天的房租你都拿不出來,這就是現實。

對於出口的重要性,可以這樣表達:

所謂消費,是去年出口業績在經濟領域的映射,它不是動力,隻是結果;

所謂投資,是過去數年出口受益的積累,加上政府惡搞債務模式的瘋狂操作,麵子工程的效果大於經濟收益,更不能作為經濟發展的動力。

所以,三駕馬車的說法是不成立的,消費肯定不能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中國人隻有賺到了錢,才敢去花錢,哪裏可以賺錢?隻有外貿可以賺錢,投資(比如高鐵)都是虧的,不可能賺錢。作為反例,一旦出口下滑,消費必然疲軟。一旦工廠關門,周邊的配套行業倒一大片。而且,出口增長對消費的拉動是滯後的,人們錢到手了,而且後麵訂單陸續排單,這時方敢放開消費。但出口下滑對消費的抑製是提前的,換句話說,隻要有人感覺到訂單不足,還沒等工廠倒閉,消費就立即停止了,誰都知道手裏要留點錢以備不時之需。

還可以這樣推理,假如內需可以拉動經濟,壓根兒從頭開始就不需要改革開放,直接鼓勵老百姓消費,大家都拚命購物,經濟不就繁榮了嗎?

同樣道理,假如投資能夠拉動經濟,中央政府直接修鐵路不就完了嗎?火車一響,黃金萬兩,中國人個個富的流油。實際上不是那麽回事。

經濟問題,有一個非常通俗的,也是非常有哲理的說法,叫第一桶金。從中國改革開放40年走過的路,回頭想,什麽是第一桶金?唯有出口,加上外商投資。沒有其它,內需,政府基建,那都是胡扯。這麽簡單的道理,到了今天,還在喊三駕馬車,隻能是自欺欺人,害死中國。

假如硬要說有三駕馬車,那這三駕馬車應該是:出口,外資,債務經濟;

            政府投資,消費,等下一輪有了錢再說吧。

所以,假如中國人明白了這個道理,假如中央政府看到了問題的實質,對策非常簡單,停止與世界對抗,趕緊抓出口,一白遮百醜。

有人說了,不是在組團搶訂單嗎?那都是糊弄鬼。你上麵還在搞戰狼外交,呲牙咧嘴,下麵派人去討好別人,那副二皮臉別人看不慣。供應鏈外移,訂單流失,已經成為一個趨勢,它是過去十年惡政的結果,不是你換個總理,講幾句漂亮話就能夠扭轉的。作為老百姓,對未來繼續頹廢下去要有足夠的心裏準備和預判,以免厄運臨頭,措手不及。

留給中國的隻有一條路,那就是立即停止對外敵視的態度,立即叫停三駕馬車的提法,能夠拉動中國經濟複蘇的 ,隻有一匹馬,那就是出口。假如有三駕馬車,那就是出口,出口,出口。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請先去把GDP構成理解清楚 -cn_abcd- 給 cn_abcd 發送悄悄話 cn_abc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9/2023 postreply 09:36:07

出口創匯應該適度,很多利潤低的企業就是996賺點血汗錢供外國人享樂 -Ospff- 給 Ospff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9/2023 postreply 10:18:3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