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二十一世紀的先進武器,不說最頂尖的型號,至少所有的類型,都出現在了俄烏戰場上。北約所有國家的誌願軍,軍事顧問,也出現在戰場上,帶去最先進的戰略和戰術。
但是,所有這些高精尖的武器和思想,造成的結果,是一戰狀態下的凡爾登。
就像烏克蘭學習了高科技通訊支持的小群戰術,配上無人機,海馬斯,一度打得俄軍大步後撤。俄軍很快就找到了應對的方法。
如果台海發生戰爭,可能也和俄烏衝突類似,雙方的高科技武器互相克製,雙方的人員在地麵的戰壕中和地下的地道中廝殺,打成兵員消耗戰。
軍盲可以提出種種假說,什麽什麽武器可以阻斷後勤。隻要看一看,為什麽巴赫姆特的後勤一直阻斷不了,就能明白,很多笨方法,就可以克製大部分高科技武器。
比如,大陸的遠程火力,可以被台軍的深挖洞抵消。美台的遠程對海火力,想擊毀大陸的渡海船隊。那麽,大陸在大鐵船外麵掛上厚厚的鋼筋水泥,慢慢地挪過一百多公裏的海峽,哪怕需要一個星期,要跟這種便宜的鋼筋水泥船比拚導彈消耗,要多少導彈或者炮彈?而且這種簡易廉價的海上移動堡壘,短時間可以建造幾萬個。
進攻的方法有很多,簡單廉價的防護方法,大陸和台灣能夠想到和做到的就更多。
真要打起來,雙方都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可以很快地達到平衡,這就進入了兵員消耗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