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八道,吃水線下船體中彈隻能是潛艇發射魚雷造成,沉沒地點是韃靼海峽。水深隻有20米,自己想潛艇有沒有辦法在那裏潛伏攻擊

來源: 天青水藍 2023-03-03 21:42:3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087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天青水藍 ] 在 2023-03-04 07:53:1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韃靼海峽[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到導航跳到搜索
 
韃靼海峽

韃靼海峽(俄語:Татарский пролив),日本稱為間宮海峽(日語:間宮海峽まみやかいきょう Mamiya kaikyō),俄語亦名涅維爾斯科伊海峽(пролив Невельского),中國古代文獻則稱之為賽哥小海鯨海,是位於太平洋西北海峽,將其東的庫頁島同其西的亞洲大陸分開,也將其北的鄂霍次克海同其南的日本海連接起來。該海峽900公裏長,水深4-20米,最窄處7.3公裏,黑龍江在此入海,沿岸主要城市是尼古拉耶夫斯克,亦有不少適合建港的海灣,如奇哈切夫灣、瓦尼諾灣。該海峽因韃靼人而得名,標誌著韃靼利亞的東端。韃靼是俄羅斯人對中亞和北亞許多遊牧民族的統稱。

根據1689年清朝和俄羅斯簽訂的尼布楚條約,該海峽是中國內海。1709年清帝國康熙帝為了繪製皇輿全覽圖,派出耶穌會士組成的測量隊前往黑龍江下遊地區,翌年第二支由滿人組成的測量隊橫渡鯨海到達庫頁島。日本探險家間宮林藏於1808年對該海峽進行了探查,日本人遂將其命名為間宮海峽。1848年,俄國探險家根納季·伊萬諾維奇·涅韋爾斯科伊對該海峽進行了考察,所以部分俄國人稱該海峽為涅維爾斯科依海峽。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國於1860年逼迫中國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占據該海峽兩岸。日俄戰爭後,俄國將庫頁島50度線以南割讓給日本,該海峽南部成為兩國邊界。二戰結束後,蘇聯收回南庫頁島,該海峽又重新變成俄國內海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