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中國提出俄烏和平方案 卻不願與俄保持距離

來源: 三河匹夫 2023-02-27 22:53:3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830 bytes)

WSJ:中國提出俄烏和平方案 卻不願與俄保持距離

 
 

北京當局盡管提出俄烏戰爭的「和平計畫」,卻毫不掩飾挺俄立場,使得北京聲稱要扮演的調停人角色大打折扣。圖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王毅(左)22日在莫斯科會晤俄國總統普亭。(美聯社)

北京當局盡管提出俄烏戰爭的「和平計畫」,卻毫不掩飾挺俄立場,使得北京聲稱要扮演的調停人角色大打折扣。圖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王毅(左)22日在莫斯科會晤俄國總統普亭。(美聯社)

中國24日發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12點聲明,呼籲停火與和平談判。文件很簡短,大部分重複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其他中國官員早前的聲明;它還重申不加強軍事集團或使用單邊製裁等。外交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試圖將自己塑造成推動和平的國家,但最大考驗是北京是否願意與莫斯科保持距離。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研究項目主任李明江指出,這12點聲明說明中國希望參與其中,作為外交和政治解決的一部分,但同時非常謹慎地試圖不破壞中俄合作的任何重大戰略利益。

 

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亭都認為,國際體係對中俄兩國並不公平,因而將彼此視為對以美國為首西方的關鍵製衡力量。

然而普亭似乎打算將戰爭繼續打下去,使中國領導層對長期衝突的前景愈來愈擔心,因為中俄的緊密結合會增加中國的成本,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正研究如何對中國施加限製,包括技術及投資等,這都會損害中國的長期經濟前景。

因此中國希望通過外交手段來對抗這些壓力,中共中央外事辧公室主任王毅過去一周的歐洲之行,就多方麵傳達了北京呼籲通過談判結束戰爭的信息。

北京至今沒有將俄烏衝突稱為戰爭而稱為烏克蘭危機,也未譴責俄羅斯的侵略,甚至將責任歸咎美國,指責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是火上加油。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認為,在未來任何多邊會談裡,北京都會表現出不與莫斯科對抗的態度,事實是中國也明白自己在談判方麵所能提供幫助的能力。

中國將自己塑造成和平的倡導者,如預料那樣在西方備受冷待,甚至歐洲外交官質疑北京無法在談判中向莫斯科施壓。然而中國的和平姿態,在歐洲之外有可能引起共鳴,尤其在戰爭初期糧食供應短缺的非洲及中東地區。

法國總統馬克宏早前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承認,西方軍援烏克蘭的龐大數目,與協助消除貧困相比,在西方以外地區一直受到質疑。

基於此,中國特別強調這場戰爭對歐洲以外的影響。王毅在戰爭開始後不久,即說明國際形勢愈是動盪,愈要重視非洲國家的聲音。

所有跟帖: 

Could not solve the problem if keep a distance from Russian! -zhongxin889- 給 zhongxin889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8/2023 postreply 01:51:1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