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師崇洋遭學生炮轟 新生代網絡論戰充斥舊式文革語匯

來源: berlinsky 2023-02-25 19:18:0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342 bytes)

安徽教師崇洋遭學生炮轟    新生代網絡論戰充斥舊式文革語匯

 

 

安徽省一名教授近日因於演講中推崇外國,而遭高中生炮轟,並被強奪麥克風,該事件視頻經微博流傳後,引發熱議和正反論戰。對此,觀察人士表示,不少年輕學子的網絡留言大量引述了文革時期慣用的語匯,讓人無法不注意到,中國人越年輕越“左”的反常現象。

安徽合肥師範學院副教授陳宏友2月18日受邀至當地的盧江中學演講,闡述如何以學習改變命運。他告訴學生“讀書就是為了錢”,也說“考到美國(留學)就是全世界的男人女人供你選擇。”

這位擁有30年教育資曆、演說逾千場的教授還推崇外國人的血統,稱“成績好的人最好找外國人結婚生子,因為這樣可以讓我們雜交出更好的精英”,他並建議出國的學生別再回國。

陳宏友語出驚人,引發學生不滿,不僅當場被搶走麥克風,還遭學生炮轟。事後,他透過當地媒體報道澄清稱:“當時采用調侃的說法發表涉及性別、國籍、族群等言論,是為了活躍氣氛”,對於被誤解,他感到內疚。但一天之內,他不僅被停職,且被領導要求在家寫檢討反省報告,而合肥師範學院官網也移除了他的履曆介紹,以靜候當局的調查以及就職學校的後續處置。

然而,爭議並未就此落幕。

根據熱傳的網絡視頻,陳宏友演講時,有一名高中生衝上講台,奪走他的話筒並反駁稱:“學習是為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我們是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引發台下熱烈反響,一旁學生還以“這個厲害了”來稱讚他。

微博熱議搶麥事件 挺學生“造反有理”

搶麥事件隨即在微博等社媒引發正反論戰。

接連幾天,中國網民紛紛議論高中生搶奪教授話筒的正當性。部分評論讚揚這名高中生是在向“所有站在講台上的人”發出警告,稱90/00後、乃至05後的新生代已經崛起,該評論還引述毛澤東的話稱,孩子們“造反有理”,甚至有人推崇中學生砸教授的場,是“推翻曆史逆流的覺醒壯舉”。

一位自稱中學教師的網民也留言稱,教授公然向未成年人宣傳不正確的價值觀就該被搶麥,否則“還等他繼續宣傳錯誤言論嗎?”

但知名的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帆不認同學生的舉動,他透過微博貼文稱:“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底線就是不能搶話筒”。他認為,學生的錯比老師大,因為使用了暴力強製力量,其性質比老師說錯話嚴重得多。

不過,楊帆的說法,遭許多網民痛斥為“用師道尊嚴給學生羅織罪名”,一位網民還引用毛澤東的話稱:“在拿槍的敵人被消滅以後,不拿槍的敵人依然存在”,來形容陳宏友就是個不拿槍的敵人,而學生搶麥不過是公開向崇洋媚外宣戰。

該網民形容,這場論戰是支持陳宏友的西化“菁英”與自發參與的普通網民之間的“大決戰”。

文革語匯重現 學者示警遭禁言

由於爭論不斷,楊帆一度刪除了自己的微博貼文,但於2月23日再度以《當學生揪鬥老師》為題發文,講述1966年文革期間,時任北京師大女附中副校長卞仲耘在批鬥中遭學生活活打死的往事。他說,微博大V近期提出要“打倒”毒教授,要“搶話筒”等說法,用的都是文革期間的口頭禪。

楊帆感歎,這些危險的輿論聲浪令他擔憂,因為文革期間,立場各異者“搶話筒”容易引發肢體衝突、棍棒相向,他強調“不能再犯文革那樣的錯誤。”

但楊帆的文章2月25日遭微博依違反相關法律規定處以禁言,網民甚至持續留言,要求取消他的教授資格及相關待遇,或對抱持類似言論的教授,就該“跳出來一個,收拾一個。”

對此爭議,原籍北京的加拿大期刊《中國之春》主編盛雪認為,眾多年輕網民之所以展現出與60年代文革時期一致的態度,反映出中共透過嚴密的網絡管控遂行洗腦教育,確實取得成效。

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中國之春》主編盛雪(照片提供:盛雪)
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中國之春》主編盛雪(照片提供:盛雪)

盛雪告訴美國之音:“很多人以為,我們有了互聯網之後,中國人的覺醒、或者說是開放的思維方式,應該比較容易達成。但恰恰相反,因為中共把極大的資源和技術手段用於對人們言論、思想、行動、身體等等全方位的控製,自然很多人會產生一種惰性,就成為成批量地、從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小粉紅的產品。”

網絡文化娛樂 置入民族主義思潮

位於多倫多的盛雪分析,中共透過網絡形塑“小粉紅”的愛國愛黨文化,不僅用嚴格的防火牆隔絕境外信息流入中國,還同時大量灌輸吃喝玩樂等垃圾信息,讓中國網民滿足於網絡生活豐富的錯覺中,而失去尋求更多真相信息的動機。

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的華裔時事博主張堯也有類似的觀察。她曾於2004年至2008年間在中國東北就讀大學,她說,當年的高中、大學同儕,並未如此虔誠地相信“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教條文宣。

張堯認為,網絡世代中國年輕人所接觸的信息,從前幾年熱門的宮鬥影視劇、女性喜歡的漢服文化、乃至男生偏好的、以草根奮鬥、開疆拓土為主題的小說或影視劇,其實都在娛樂之中,滲透了民族主義思潮,宣揚中國帝國主義的擴張。

她說,相對於教條式的央視新聞聯播,此類娛樂傳播與渲染方式往往更容易被年輕族群所吸收,以至於過去10多年來,潛移默化地收緊了中國社會言論的尺度,也推升仇外情緒。

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的華裔時事博主張堯(照片提供:張堯)
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的華裔時事博主張堯(照片提供:張堯)

張堯告訴美國之音: “它是一步一步推進的,最早是說,你不能說中國不好,就是說,家醜不得外揚,走到說民族主義情緒升高、到說萬國來朝的這種狀態,一直走到說,你開始不能說外國好了。”

北美演出踩紅線 脫口秀藝人傳遭封殺

分析人士說,陳宏友因言獲罪、被停職的爭議並非單一個案,類似性質的事件時而發生,引人關切。

例如,本名王越池的中國脫口秀藝人池子2月13日在北美巡回演出時,因吐槽中國防疫政策,並調侃中國廣電總局刪光所有脫口秀的好笑橋段,還指出新疆籍脫口秀藝人卡姆遭打壓,疑似踩到中國監管的紅線,而遭全網封殺。

對此,王越池本人至今未出麵回應,但微博已無法搜尋到任何與他有關的訊息,甚至在百度搜尋“池子”一詞,也隻能查到他的陳年舊聞。

又例如,據港媒《香港01》報道,中國女星春夏因聲援去年底爆發的“白紙革命”而遭封殺。另外,男星周峻緯也疑似在微博發出一張白紙,無言聲援,而另一名脫口秀藝人孟川則在微博發文聲援南京傳媒學院的抗議學生,兩人的微博賬號同時於2月23日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而遭禁言。該報道稱,三人“犯了同樣的錯誤”,遭相關部門整頓,秋後算帳。

對於這些遭官方禁言的白紙運動支持者,中國網民的反應也是正反皆具,兩派人馬更在微博留言區針鋒相對。部分網民不滿地問,在中國的平民百姓為什不能談政治?部分網民則冷嘲熱諷,稱被禁言者活該、一個也別想跑。

“白紙革命”或稱“白紙運動”指的是2022年11月底,新疆一場因封控圍籬擋住消防車而死傷慘重的火警,所引發的民怨。當時中國多個省市的大學生及群眾接連手舉白色A4紙,上街表達無聲抗議,甚至有群眾怒喊“習近平下台!共產黨下台!”

由於言論受到嚴格的審查和監控,中國各地難以發出真實的民意。對此,分析人士表示,相對於高聲附和中共理念的小粉紅,在中國敢勇於發出異議的年輕人仍屬少數。
網民越年輕越左 學者:中國難與西方接軌

位於台北的兩岸政策協會理事長譚耀南(照片提供:譚耀南)
位於台北的兩岸政策協會理事長譚耀南(照片提供:譚耀南)

位於台北的兩岸政策協會理事長譚耀南分析,相較成長於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後的80後跟90後世代,從00後世代中,確實可以觀察到越年輕越“左”的現象,亦即對中共官方言論和意識形態的擁護。

譚耀南告訴美國之音:“這一整個世代,基本上是在習近平2012年上台之後這樣一個世代長大。(因此),部分華府的重要智庫對於中國是不是能夠朝向一個民主製度或跟西方更接軌的方向,是完全不抱任何希望。”

譚耀南認為,以陳宏友事件為例,安徽合肥一所高中講堂裏的意外插曲,瞬間成為席卷全國的網絡熱搜話題,且持續延燒數日,足見中國官方對於事件中學生搶話筒的言行,是有所支持的。

譚耀南表示,隨著中美競爭、俄烏戰爭及中國經濟疲弱等內外挑戰的不斷加劇,中共勢必持續緊縮言論空間,因此,類似因言獲罪事件恐頻繁出現。

魁北克時事博主張堯警告,中國年輕人正在重回文革氛圍,但此觀察還算樂觀,更令她擔憂的是,年輕世代一再被操弄並激起民族主義情緒後,再加上異議人士持續遭到打壓,無法再發出悖於官方立場的理性之聲,恐讓中國走向更極端、更仇外的險境,一如俄羅斯,因為人民失去對獨裁政權的抵抗力量,最終被裹脅著,走向窮兵黷武的狂熱、甚至不惜對外發動戰爭,破壞國際和平與秩序。

評論區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