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讓“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更響亮

來源: berlinsky 2023-02-25 19:09:2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207 bytes)

德語媒體:讓“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更響亮

《每日鏡報》討論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於台灣的影響,作者認為,中國不希望看到國際社會把台灣和烏克蘭相提並論。 《商報》寫道,中國已經露出了真麵目,歐洲和美國應從在俄羅斯問題上所犯的錯誤,學到與中國的相處之道。

 

(德國之聲中文網)《每日鏡報》刊登的評論文章“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指出,如果中國要對台灣出手,人們馬上就會想到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評論指出:“普京是令習近平遭遇政治宣傳失敗的罪魁禍首。十二個月來,俄羅斯士兵一直在一個不屬於他們的國家裏進行謀殺、強奸和綁架;也是在這十二個月以來,‘烏克蘭’和‘台灣’這兩個詞一直伴隨著出現。對中國來說,這是一場大型公關風暴。以至於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在本周二的一次演講中要求‘某些國家’應該停止鼓噪‘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兩個超級大國正在威脅著它們的鄰國,俄羅斯已經首先發起了攻擊,中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動手,但莫斯科和北京的擴張主義精神是相似的。如果北京的共產黨領導層在某個時候決定入侵台灣,美國會不會向該島提供軍事援助?日本會不會進行幹預?歐洲會如何反應?這些問題還沒有答案。”

 

評論稱:“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是一場公然違反《聯合國憲章》基本原則的入侵行動。如果中國要對台灣出手,人們馬上也會想到(俄羅斯)對基輔的導彈,對馬裏烏波爾的圍攻,對布查的屠殺。”

“北京已經通過越來越頻繁的軍事演習來威脅台灣,並反複強調它不排除武裝攻台的可能性。此外,或許更令人擔心的是,它也決定不與俄羅斯保持距離。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北京的最高外交政策官員王毅在被問及是否排除對台灣進行的升級行動時,他回答:‘台灣從來沒有也不會成為一個國家。’隨後他啟程前往下一站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見麵。”

作者認為,即使發展中國家對於中國的支持在某種程度上是不變的,“但是,西方國家卻出乎意料地團結為烏克蘭聲援。自2022年2月以來,這反映在對台灣的支持上,這對中國是一場災難,也是北京一直想避免的事。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 這就是中國不希望聽到的警告,我們完全有理由把這句話說得更響亮。”

 

《商報》題為“需要對中國進行更多的威懾”評論認為,從王毅拜訪普京能看出來,中國正堅定地與俄羅斯站在一起。文章開頭寫道:“沒有比這更有象征意義的了: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周年的前兩天,中國的最高外交政策官員王毅正在訪問把戰爭帶回歐洲的人 -- 普京。兩人都笑著,俄羅斯總統張開雙臂迎接他的中國客人。”

“這些場麵伴隨著歐洲和美國的擔憂,即北京也想透過武器支持莫斯科。這次的訪問之後,就連一向對中國保持樂觀態度的人也應該清楚了:中國正堅定地站在俄羅斯那一邊。同時,北京對華盛頓的態度也越來越具有攻擊性。”

中國的國家和黨領導人習近平可能會在本周五提出他的烏克蘭和平計劃。其實,沒多少人相信中國能成為一個真誠的調解員,也無法指望北京也會考慮到基輔的利益。事實上,中國將此視為一個向發展中國家以及西方國家批評者展示的機會: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美國則是戰爭販子。”

 

評論提到:“中國領導人的長期目標是一個仍然存在某些規則的世界,但其遵守情況由大國 -- 主要是中國來決定。中國領導層多次在公開場合宣傳其對這種新世界秩序的計劃。在這樣一個不是以法律的力量為基礎,而是以強者為基礎的世界裏,每個小國都會暴露在這些大國的專橫之下。”

西方聯盟對於俄羅斯相當團結一致,但對於北京,卻談不上什麽堅決。評論呼籲:“就遵守國際規則和台灣問題而言,現在是設定限製的時候了。堅定的威懾加上對話的邀請,這才是正確的戰略。最重要的是,歐洲和美國必須從它們在俄羅斯問題上所犯的錯誤吸取教訓。”

所有跟帖: 

台灣百姓不會愚蠢到這種程度,隻有野心家們才想讓台灣成為下一個烏克蘭。 -窗外細雨- 給 窗外細雨 發送悄悄話 窗外細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19:13:4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