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亦武:“病毒時代同樣也是一個啟蒙時代”

來源: berlinsky 2023-02-02 13:04:4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115 bytes)

 

評論分析

專訪廖亦武:“病毒時代同樣也是一個啟蒙時代”

廖亦武評價“白紙青年”:腦子挺厲害。他分享經曆說:“我就曾被人遺忘,所以我要寫下來。被人遺忘是最痛苦的!” 然而為何稱COVID-19為“武漢病毒”,以及一本書如何“擊敗一個帝國”,廖亦武對德國之聲這樣說。

2023年1月25日,今年64歲的廖亦武在柏林街邊咖啡館。數日前,他剛在德國斯圖加特的“未來演講”(Stuttgarter Zukunftsrede)上發表致詞。

2023年1月25日,今年64歲的廖亦武在柏林街邊咖啡館。數日前,他剛在德國斯圖加特的“未來演講”(Stuttgarter Zukunftsrede)上發表致詞。

(德國之聲中文網)一二月間的德國最令人沮喪,柏林的天空慘淡得像一片白紙,映得人臉色青灰。電話聯係後,記者在城市西邊的一個老地鐵站口等廖亦武。短短幾分鍾,即看一個步伐有韻律的身影晃著走來。我們握起手,他一臉神采奕奕,好不和氣。

聽過廖亦武朗誦《大屠殺》的人,很難不被他悲愴又肅穆的模樣震撼。但僅在去咖啡館的路上,我就明白,他如何能著出那本打動了無數人的《中國底層訪談錄》。廖亦武身上透著一股那個年代特有的江湖氣,“我在這呀,可不止十年了!2011年就來了”,他爽朗地笑著說。

延伸閱讀——廖亦武在柏林:"當靈魂從洞裏出來的時候"

廖亦武最先提起在德國這幾年的經曆。他坦誠:“我現在已經很好了,生活在一個自由的國家。在書業那麽不景氣的今天,還能作為一個職業作家養家糊口,已經是老天爺的恩賜了。” 德國費舍爾出版社(Fischerverlag)對他信任有加,平均每年都能幫他出版一本書。2022年1月29日正式出版的紀實兼虛構小說《武漢》記錄了“病毒時代”曆盡生死離別的中國人。 

德國之聲:在《武漢》發布時,您沒料到中國會突然放開吧?這是中國政府試圖改正錯誤的信號嗎?

廖亦武:在中國,病毒去年就已經有失控趨勢了,人民的情緒也失控了!麵對這種雙重失控,習近平沒辦法,就躺平了唄,完全走向反麵,從極端封控到極端躺平。

德國之聲:眼前大量的死亡情況,是放開之後出現的,所以現在有些人提出,中國之前的措施起碼保住了許多人的命。

廖亦武:到最終也保不了命……病毒就是病毒啊,病毒可沒有什麽黨性!(笑)2020年、2023年,屍橫遍野在中國上演了兩次啊!覺得封城能保命的,是自己騙自己。老百姓這個想法是幻覺!習近平他想救人嗎……?我的一個朋友,他父親是西藏軍區的老幹部,他們整個老幹部所死了一大半。他就說,國家的負擔,這一下子不就減輕了好多嗎?

 

德國之聲:中國已逐漸正常化了,但您認為這三年的封控,留下的最大影響是什麽?

廖亦武:習近平就是一個很擅長搞事兒的人。2020年底我在奧地利做新書預熱時就說過,武漢(的事情)之後,就是極端的病毒和極端的獨裁結合起來了。

我還沒出國前,他們(中國政府)就開始搞天網工程。先區域試驗,搞遠程監控、定位跟蹤、人臉識別、還有微信監控這些東西,試圖監控每一個人,但當時還未連成一片。後來在新疆實驗,做了個“再教育營”。通過那些技術,居然把新疆的1200萬維吾爾人都監控起來了。那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啊,但他們還實現了。雖說還是被外國人發現了,揭露出來,但這整個東西對習近平來說,是一個很偉大的計劃。

武漢病毒來的時候,他又正好進一步推廣這套監控係統。除了封城,還有健康碼這些手段,綠碼、紅碼、黃碼,沒有人逃得過去,我管它叫“共產主義健康碼”,或“COVID 1984”。你西方記者想進去,他就讓你掃這個碼,你不接受,你就別進來。他這種模式若是拓展到全世界,這個世界就是地獄!

德國之聲:您堅持把新冠病毒稱為“武漢病毒”,並以此命名紀實小說,不擔心有人會將您的言論同“生物陰謀論”聯係起來嗎?

廖亦武:我很討厭“陰謀論”這個詞,因為中國就是一個陰謀大國……你還有什麽針對中國再去陰謀的?他們的陰謀就是最大的!比如病毒到底是不是從武漢B4實驗室出來的,現在最大的疑點就在這。但說實在話,這跟化學武器沒啥關係,就是用於研究。

我記錄下來的信息都是官方網站披露的材料。武漢本地沒有那個蝙蝠。石正麗2004年從SARS後涉足這個領域,在全國各地尋找蝙蝠,最後在雲南的一個溶洞裏發現了其中至少一種蝙蝠有跨種傳染的可能。她就往返多次,用他們的話是說為了防止病毒,把攜帶病毒的活體蝙蝠和標本帶回武漢儲藏和研究。但現在追究蝙蝠是怎麽樣從實驗室流到社會上去的,這個原因不明,而且是國家機密。接近這個實驗室的人都被抓了,像李澤華和張展。當時很多爭論這件事的人,後來都不說話了。一些材料也被刪除了,但我當時都下載了,都是官方材料,這叫啥“陰謀論”啊?

病毒名稱這個事,我堅持叫“武漢”,沒有那麽多想法,隻是遵循國際慣例而已。切爾諾貝利核泄漏,福島核災,Ebola病毒(病毒發源地為埃博拉河地區),都是以地名來命名的。作用是讓人們知道第一例病毒打哪兒來的,也為了以後的研究。有“武漢”這個名字,今後就是一個很有力量的參考啊!

然而我也不同意特朗普說的“中國病毒”或“中共病毒”,那太情緒化了!我說武漢病毒,應該算是一個中性的描述,就是陳述事實。沒有地名,今後就變成一個很大的迷霧嘛……共產黨這種模糊事實的手段,以後時過境遷,很多人都不記得了。叫COVID-19,他(中共)以後有可能說病毒是從美國過來的。說什麽陰謀,這個才是陰謀!世衛組織當初在名稱上麵妥協就是犯罪!

 

德國之聲:您是否說過,習近平現在的獨裁和針對“新冠病毒”的對內政策,其影響和結果對於世界來說,甚至比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更惡劣?

廖亦武:首先我隻是作記錄。這種比較我不會去做,而且因為普京也是很邪惡的。他如果當時在西方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一下吞並了烏克蘭,那後麵一切都會改變了,同時也為習近平處理台灣找到了範本。但至於武漢病毒,它改變了全人類的生存方式啊!

去年5月,據世衛組織統計,全球因為病毒死了1490萬人(因新冠引發的各種病症的死亡數總計),那還不包括中國的數字。不過經過這次,西方人也算是上了一課。最開始他們挺相信習近平的,無論是歐盟還是美國,中國是一個巨大的世界工廠,這麽大的一個廉價勞動力來源啊,他們(歐美國家)覺得世界離不開這個市場。現在是一個政治平庸的時代。以前羅斯福、丘吉爾他們都是用政治理想去鼓舞人,但現在這個世界的全球化時代裏,有時候你弄不清楚政治家和商人有啥區別,看不出那些政治家有什麽理想。

德國之聲:在“未來致詞”中您的演講題目是“看不見的戰爭”,這是什麽意思?

廖亦武:作為一個記錄型作家,雖然我和獨裁政權相比,力量懸殊,但這會是一場持久的,看不見的戰爭。(90年)我在監獄裏開始寫作,我為什麽堅持?因為我們不能改變它(獨裁政權),但我們可以記錄它。最終我所記錄的,寫滿獨裁罪證的書會留下來,但獨裁帝國終究會垮台的,在曆史上我們是必勝的。那些無數無名的死者們會作為見證人,永遠活在我的書裏麵。

德國之聲:堅持了那麽多年的“見證性寫作”,雖然在國外很受關注,但中國大眾可能根本無法看到您的記錄,也無法被影響到?

廖亦武:你說的沒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是這樣的。但現在的情況已經變了,現在的年輕人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個樣子,所謂的病毒時代同樣也是一個啟蒙時代!以前我的書,比如《子彈鴉片》呀什麽的,都沒有現在這麽多讀者,特別是我《武漢》的書,讀者真的不少!這次武漢病毒反而給我爭取到了不少的中文讀者。

我上周在斯圖加特演講,來了很多在德國工作和學習的年輕人、留學生等,這是我以前是從沒遇到過的情況。他們說,他們以前還比較避諱,怕接觸政治,但現在反抗中共政權,還有和我這種人接觸,怕不怕都差不多。我前一天到斯圖加特的時候,已經有5,6個年輕人在那等著了,跟我說他們要第二天去舉白紙,我還讓跟他們去和市政廳聯係。

我覺得他們(年輕人)挺有希望的。像李澤華,現在從文轉理,他說與極權鬥爭,我們要把技術裝備好,我覺得他談的那些話還挺到位的,信心滿滿!他們思想活躍的程度一點也不比那些老民運的人差,腦子挺厲害的(笑)。

所有跟帖: 

廖亦武在柏林:"當靈魂從洞裏出來的時候" -berlinsky- 給 berlinsky 發送悄悄話 (2468 bytes) () 02/02/2023 postreply 13:06:58

“我就曾被人遺忘,所以我要寫下來。被人遺忘是最痛苦的!” 哈哈,要讓人記住,就這點兒出息 -Riskart- 給 Riskar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2/2023 postreply 13:12:4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