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芯片法案》即將完成立法 未來中國將麵臨更大挑戰

來源: berlinsky 2023-02-01 21:52:4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860 bytes)

《歐洲芯片法案》即將完成立法  未來中國將麵臨更大挑戰

 

近日,已經持續一年的《歐洲芯片法案》又有了進展。1月24日,歐洲議會工業和能源委員會(Industry and Energy Committee)投票通過了《歐洲芯片法案》草案及修正案的立法報告。

據悉,修正案要求歐盟展開“芯片外交”,與中國台灣、美國、日本、韓國等戰略性夥伴合作,以確保供應鏈安全。同時,會議還通過了一項關於芯片聯合倡議,以增加對發展此類歐洲生態係統的投資。

近幾年,芯片短缺對歐洲優勢產業——汽車和其他高端製造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然而,芯片短缺特別是汽車芯片短缺的態勢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緩解,比如沃爾沃汽車(Volvo)在比利時根特(Ghent)的工廠,1月20日就宣布將因芯片短缺停工一周。

 

為此,歐盟已經將芯片視為重要戰略物資,開始考慮加強供應鏈自主,且通過投入超過450億歐元公共和私有資金,用於支持歐盟的芯片發展,製造、試點項目和初創企業,以實現歐洲在全球半導體市占率能從目前不到10%提高到20%,並降低芯片對美國和亞洲的依賴。

據悉,最新的《歐洲芯片法案》草案及修正案為加強歐盟半導體行業提出了包括以下幾個關鍵措施:

一是建立“歐洲芯片倡議”,旨在加強歐盟的競爭力、複原力和創新能力。該倡議旨在支持大規模技術能力在現有、先進和新一代的聯盟中建立半導體技術。

二是確保供應安全的新框架,通過一流的集成電路生產設施和開放的歐盟晶圓代工廠,吸引投資,提高半導體製造、先進封裝、測試和組裝的生產能力。

三是在成員國和委員會之間建立協調機製,以監測半導體供應,並在半導體短缺時應對危機情況。

同時,《歐洲芯片法案》第7條指出,由於半導體供應鏈的全球化特性,與第三方合作是歐盟尋求半導體生態係韌性的重要條件。歐盟將尋求與理念相近的戰略夥伴合作,和美國、日本、韓國及中國台灣,通過‘芯片外交倡議’以強化供應安全、應對斷鏈,同時強化並芯片原料及第三國出口管製等領域的對話協調。

值得一提的是,歐盟一直在積極的推動台積電赴歐洲建晶圓廠。據英國《金融時報》不久前報道稱,台積電將會在今年派出一個額外的代表團抵達德國,就是否斥資數十億美元建造一座預計“最早在 2024 年”開始建設的工廠做出“最終決定”。

據了解,德累斯頓是德國東部薩克森州首府,擁有歐洲最大的半導體集群,因此又有“薩克森矽穀”的別名。英飛淩(Infineon)、恩智浦(NXP)、格芯(Global Foundries)、博世(Bosch)等晶圓製造大廠都有在當地設廠。

值得關注的是,《歐洲芯片法案》對中國大陸有很強的針對性。歐盟既不想讓中國領先歐洲,還要和美國合作,加強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和出口管製。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在1月27日結束的談判中,美國已和荷蘭及日本就限製向中國出口一些先進的芯片製造設備達成協議。

據悉,美荷日協議旨在削弱中國建立自己的芯片能力的雄心,將把美國於2022年10月采取的一些出口管製措施擴大到荷蘭和日本的企業,包括荷蘭半導體設備製造商阿斯麥、日本大型光學儀器製造商尼康和半導體製造設備巨頭東京電子有限公司。

不過,該知情人士也表示,目前並沒有對外公布美荷日達成協議的計劃。由於荷蘭和日本仍需敲定各自的最終法律安排,實際落實計劃可能需要數月時間。

然而,從過去一年歐洲各國阻止中國企業並購歐洲半導體企業可以看出,歐洲各國政府對中國資本表現出了很大的戒心,其雖基於本土產業利益出發,但這些案例均體現出了政治幹涉正常經濟活動的諸多跡象。比如,2022年末,德國政府阻止中資企業賽微電子的收購德國半導體製造商Elmos的舊生產線的計劃;英國政府推翻了聞泰科技荷蘭子公司收購而來的一家英國半導體製造商的交易,且要求恢複至收購前的股權狀態;近日意大利政府也阻止了中國深圳市投資基金,對意大利一家外延設備廠商LPE的收購。

所有跟帖: 

天天好消息 -Tomasli- 給 Tomasli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2/2023 postreply 06:24:5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