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梅德韋傑夫的“核訛詐”,估計沒啥用
周蓬安:梅德韋傑夫的“核訛詐”,估計沒啥用
#美國回應梅德韋傑夫:核戰爭沒贏家#梅德韋傑夫自三年前在任期未滿即辭去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一職,被普京任命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副主席這麽個虛名後,應該是相當的失落。但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梅氏表現出了無限忠於普大帝的樣子,在涉及與北約對抗中主動“唱白臉”,多次拿核武器威脅北約、威脅歐洲。
當地時間1月19日,針對前一天德國總理朔爾茨在達沃斯論壇上表示“為了結束戰爭,俄羅斯必須失敗”的言論,梅德韋傑夫在社交平台上發文警告北約稱,若俄羅斯在烏克蘭失敗,將“引發核戰爭”。
針對德韋傑夫的這番言論,美國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韋丹特·帕特爾19日在例行吹風會上回答媒體提問時說:“這不是我們第一次從俄羅斯聽到類似聲明……說實話,我們認為,這種有關核武器的挑釁言論不僅危險,而且草率。它會加大誤判的風險。因此,說實話,應當避免發出這種言論。我們不會說這樣的話。”他強調:“核戰無贏家,永遠不要發動這種戰爭。”
帕特爾的回應應該說相當溫和,但溫和的背後說不定是“殺氣騰騰”。因為此前北約似乎不是很買賬,而且美國還曾說過狠話,似有應對手段。去年4月,美白宮發言人普薩基表示,我們向全世界保證:如果俄羅斯敢啟動核武器,那麽,烏克蘭絕不會是這場衝突中第一個受到核打擊的地方。言下之意,你懂的。
毫無疑問,這已經不是梅德韋傑夫第一次發出“引發核戰爭”的言論。早在去年5月12日,梅德韋傑夫就在即時通訊軟件“電報”上發文警告,若北約與俄羅斯發生衝突,或演變為核戰爭。8月下旬,梅德韋傑夫還給出俄羅斯使用核武的四大依據。11月1日,針對西方“不能讓俄羅斯贏得戰爭”,梅德韋傑夫稱,“這種情況適用俄羅斯核威懾國家政策基本原則第19條。所以說現實中是誰在策劃一場核衝突?如果不是動用核武器直接挑起世界大戰的話,這還能是什麽?”
針對梅德韋傑夫不斷拋出動用核武的言論,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甚至普京本人,卻時常發出“不考慮使用核武”的言論,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梅德韋傑夫為何表現得如此激進?應該與俄羅斯政壇的現實環境有關。根據外媒分析,目前普京的親信中,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現任總理米舒斯京、現任副幕僚長庫紮克,是最有可能接班的三個人選。而曾擔任過總統且年富力強的梅德韋傑夫,目前擔任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副主席兼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的主席,屬於俄羅斯高層中核心人物,也有很大概率接任總統。
1965年9月出生,比普京小了整整13歲的梅德韋傑夫當然有再次成為俄羅斯總統的欲望。因此需要在普京麵前表現出對“特別軍事行動”的支持,對普京的效忠,願意替普京承擔一些國際社會的罵名。
但問題是,雖然烏克蘭並非北約成員國,但美國、英國、法國對烏克蘭是有“核保護”承諾的(當然,俄羅斯對烏克蘭也是有“核保護”承諾,這個確實很魔幻)。如果俄羅斯對烏克蘭使用核武器,這三大國當然有義務、有責任對俄國實施核還擊。因此,我更相信梅德韋傑夫的言論,僅僅是搞“核訛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