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疫情加速過峰 重症數和120接警量高位盤整 何時回歸日常?

來源: cn_abcd 2023-01-05 10:29:1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578 bytes)

杭州,加速過峰中。

各大醫院發熱門診量極速下降、120接警量開始下降、線上銷售平台退燒藥和抗原“秒發貨”、湖濱步行街萬人迎接新年、地鐵人流量步步攀升……這些現象和數據都在告訴我們——過峰,第一抹曙光已經躍出地平線。

當越來越多的曙光,同新年的腳步一起到來,開始拚成一條條疫情曲線,有的下降、有的上升、有的高位調整。每一條曲線走向,都有著清晰、堅定而又澎湃的過峰信號。

全國城市過峰加速,杭州提前達峰?

發熱門診量極速下降

一條下降的曲線:發熱門診量。

國內更早迎來疫情高峰的城市,發熱門診量更快下降。據北京媒體報道,從2022年12月15日以來,北京幾家醫院的發熱門診量就開始呈現下降趨勢。這一現象,與自媒體根據平台搜索數據製作的數據模型測算結果吻合:2022年12月17日,北京越過“發燒”搜索頂峰,距離“發燒”搜索指數出現異動僅短短17天。

在全國,快速過峰的城市還在增多。全國300多個城市“發燒”搜索數據均出現了下降,顯示在2023年前後就加速邁過每日新增病例逐漸增加的階段。

杭州的情況如何?

1月4日下午,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這裏已經沒有了早前幾日的繁忙,僅有六七名患者在等待叫號。“現在來發熱門診的,大多數是老人,雖然發熱門診量相較於12月中下旬已大大減少,但每個人的看診時間要比以前更長。”該院感染科主任、主任醫師金潔說,元旦假期三天的發熱門診量分別是257人次、255人次、220人次,進入了下降通道,相較12月中下旬持續多日日均上千人的發熱門診量,更是大幅減少。

從一家醫院,到一整個社區,發熱就診需求也在下降。在拱墅區文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在中心北部的發熱診室,已經恢複了“即到即看”。在兩周前,這裏的醫護力量從“1醫1護”增配至“2醫2護”,醫生們中午都下不了班,等候的發熱患者排隊有二三十米長。而現在,每天就診人數從高峰時的230人次,下降到了30多人次。

從更大範圍來看,在浙江唯一一個人口超200萬的城區——蕭山區,發熱門診量同樣在極速降低。“蕭山全區發熱門診量的高峰,出現在12月22日,達到13414人次。但在1月3日,發熱門診量已經下降到了2397人次。”蕭山區衛健局相關負責人說。

過峰信號,還有藥物需求。

關於藥物的求助信息快速減少。“文明幫幫碼”是杭州市文明辦推出的一個互助平台,疫情期間上線了“餘藥互助”功能,有需求的市民可以線上發布求藥信息。沈廷衝作為“文明幫幫碼”的跑腿員,一直在為缺藥的市民奔波送藥。最近幾天,他和團隊發現了一些明顯的變化:起初平台上一天有幾十條求藥信息,到1月4日,求藥信息隻剩下了3條。

截至1月3日17時,杭州市經信局共完成抗原檢測試劑調撥配送3871萬人份,其中配送到零售藥店2682萬人份,基本能保證市民群眾都能買到抗原試劑。與此同時,餓了麽、美團等平台上,也都能買到布洛芬、散利痛等退燒止疼藥物,“藥荒”焦慮加速緩解。

防重症高度承壓,杭州扛得住嗎?

重症數和120接警量高位盤整

一條高位調整的曲線:重症床位使用率和120接警量。

大城市的高齡老人和有基礎病的脆弱人群絕對數不小,越是快速過峰時,醫療體係運行越是高度承壓。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胡煒擔任杭州市新冠救治專家組組長,按照杭州市的分級診療和巡診機製,專家組成員需要隨時待命,一旦危重病人出現,需要以最快時間來到病人身邊救治。

眼下的杭州,重症病例處於高峰階段。胡煒介紹,在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拍攝肺部CT的新冠陽性感染者,有大約30%檢測出了不同程度的病毒性肺炎改變症狀,也就是不同程度的“白肺”;在重症患者中,病毒性肺炎改變症狀發生率高達70%至80%,甚至更高。

過峰中,一場重症床位保衛戰打響。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湖濱院區共有1628張床位,目前統籌有超過90%的床位可以用於收治新冠陽性感染者。為了更好救治重症患者,醫院把ICU床位從原有的50張,增加到了130張以上,並增設了亞重症病房。與此同時,該院組建了由250名其他科室醫護人員組成的後備重症醫療隊,確保重症單元醫護人員達到500人以上,重症床位與護士比達一比三。目前,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床位使用率已超過95%。

麵對高位調整的重症數,保障床位是首要任務。眼下,杭州已將700張定點醫院重症救治床位數和可轉換的重症床位數配置到位,並在1.3萬餘張亞定點醫院床位基礎上加快擴容。僅蕭山正在完成3處亞定點醫院的改擴建,將為患者提供2000餘張床位。被改造成亞定點醫院的蕭山區中醫骨傷科醫院,已經將內科病床數擴充到了4層150餘張,並開始收治合並有嚴重基礎疾病的普通型和少量重症病例。

好消息是,仍處高位的“生命熱線”120接警量,稍稍顯現出下降的信號,給床位壓力帶來了“喘口氣”的機會。

元旦假期三天,杭州120接警量分別是2135次、2082次、1875次,調派救護車分別是1152次、1075次、984次,雖然出車數量仍處於高位,不過接警量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

“24小時內要跑十八九趟車,比往年同期要高出不少,但隨著市級醫院、公交集團支援駕駛員、社會麵支援急救員等力量的支援,人員緊張情況已經得到緩解。”杭州市急救中心急救醫生冷毅倫說,如前段時間,救護車以老年人緊急送醫等情況為主,而現在有了一個積極變化:近期救護車開始有餘力承擔起將好轉的病患送往康複醫院、二級醫院等緩解醫院住院壓力任務。

加速過峰,杭州何時回歸日常?

“陽康”後人流和車流都在回來

一條上升的曲線:越來越多人已經“陽康”,人流和車流都正在回歸。

醫療機構重心隨著“陽康”人員增多而調整。“現在我們的工作重心轉向了全科門診,很多人在‘陽康’之後仍有反複咳嗽等不適症狀,這段時間這部分患者就診量激增,日均達到300餘人。”拱墅區文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朱秋靜說。連日來,該中心根據形勢變化不斷調配醫護力量,為市民提供“陽康”後的看診服務。

事實上,在杭州,各大醫療機構的重心都在逐漸調整。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值班醫生,已經從4個班次調整成3個班次,節省的醫護人員重新回到了原科室,或增配到了重症單元;在拱墅、富陽、建德,部分醫療機構開設了“陽康門診”。

13cab8c2afc94a911b461dd83f6b185f_zjrb2023010500003v02b002.jpg

1月1日,杭州市中心的湖濱步行街,恢複了往日的熱鬧。 本報記者 姚穎康 攝

人流、車流明顯回升。地鐵站重回擁堵。1月3日20時,杭州地鐵2號線鳳起路站,值班站長王磊磊特意看了看當日鳳起路站客流——5萬,他不由地感歎道:“正常生活正在回歸。”

鳳起路站是1號線、2號線的換乘大站,如果把鳳起路站近三周的日客流量做成一張曲線圖,這會是一個不標準的“U”字。前期緩慢下跌,最低穀是1萬多人,後期則陡然爬升,在短短五六天內,恢複至往昔日常。

1月3日,新年第一個工作日,忙碌的間隙,有乘客抱怨,上一趟沒擠上車,王磊磊覺得充實:“這才是正常的城市、正常的生活呀!”

熱鬧起來的商圈、越來越擁堵的早晚高峰、忙碌的外賣小哥——

在跨年夜,當2023年的新年鍾聲敲響,在杭州湖濱步行街、嘉裏中心、文三街數字生活街區,杭州市民、遊客聚集在街頭,數萬人共同喊響新年倒計時,迎接新年到來;

在元旦節後第一個工作日,杭州市區交通擁堵指數達4.04,這是將近半個月以來的最高值,在上周同一時間,這個數值隻有0.32;

在餓了麽武林廣場一站,之前幾周受疫情影響,外賣點單時間不固定,人手也不夠。現在,許多人“陽康”,送單地址又集中在了附近綠都大廈、嘉德廣場等寫字樓裏,送單時間又有了明顯的早、中、晚高峰,外賣配送終於也告別了“兵荒馬亂”的日子。

春節返鄉高峰即將開啟,當第一波疫情高峰過去後,還不能掉以輕心。根據專家預測,隨著春節“返鄉潮”和節後“回城潮”,還有兩波峰值將至,尤其要做好個人防護和救治準備。但根據國際經驗,可以肯定,一“峰”更比一“峰”低。而“過峰”越快,社會秩序恢複得也越快,反彈越有力。

所有跟帖: 

我家呼吸科的親戚說武漢的高峰已經過了。所以留寫小作文的人的時間不多了,要抓緊啊。 -2020的冬天- 給 2020的冬天 發送悄悄話 2020的冬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5/2023 postreply 10:35:00

希望疫情早日過去。 -panlm_- 給 panlm_ 發送悄悄話 panlm_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5/2023 postreply 10:51:59

樓上幾位都是騙子!什麽高峰?全國每天就死一個人也好意思叫高峰? -seasnowman- 給 seasnowma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05/2023 postreply 12:24: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