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轉自錢江晚報:
1月3日上午10點半,一輛救護車駛入複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90多歲的患者血氧飽和度隻有80左右,醫護人員立即接診。進入急診大廳,原先供患者候診的座椅已經拆掉,空出來的大片區域改成了“臨時觀察室”,這裏躺著不少留院觀察的病人。進入重症就診高峰,眾多醫護人員堅守第一線。複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啟動“全院收病人”“全院幫急診”“分流內科診室”等多項措施,逐步找回秩序,患者候診時間也在縮短。急診科主任孫克玉指著急診大廳說,“現在有序了,原來這裏全是人。”
重症就診高峰到來,急診最多一天接診2000多人
1月2日,急診總人數1820,接診內科人數847,搶救室滯留人數98人,24小時120車次135……”
在複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急診科工作群內,醫護人員匯總了當天的急診數據。孫克玉說:
“我們平時急診量1000多人,滯留多的時候20多個,急診內科一天最多300多人。近期高峰急診量最高達到2000多人,急診內科近千人,滯留100多人,搶救室滯留的都是晚上過來,第二天要辦住院的。”
上午10點半,一輛救護車駛入醫院,醫護人員立即接診。這位患者90多歲,從養老院送過來,到醫院時檢測顯示血氧飽和度隻有80左右。
此時,急診搶救室內的床位已經滿員,搶救室外的候診大廳內也擠滿了留觀床位。原先供患者候診的座椅已經拆掉,空出來的大片區域改成了“臨時觀察室”,躺著留院觀察的病人。
“這位患者的情況需要馬上吸氧,給了他一個氧氣枕先吸著,然後醫生立即進行評估,神經內科正好空出一個床位,就將這位老人安排到了神經內科先住下。” 急診搶救室護士長謝海香說,這次新冠很多年輕人會發高燒,但很多老人不一定會發高燒,但來了後都有低氧血症,這也是最近接到最多的情況。
從12月19日開始,複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急診科的就診人數迅速增加。“滿屋子的人,分流不出去。”
當天,有人在工作群裏發了一條消息,而這隻是就診高峰的開始。進入高峰期,該院最多一天接收120救護車200多車次。
急診人數不斷增加,醫院采取了分流措施,向其他科室分流。“不隻是內科,外科也收病人。” 孫克玉說,12月25日,急診就診量達2352人,搶救室滯留55人,24小時120車次118人。啟動分流後,病人分到各個科室病房,這個時候滯留數已經降下來了。
“我們這些姑娘,都說‘今天夜班我必須上掉’”
也是從這周開始,大量醫護人員感染新冠病毒。“我是我們科室最早感染的,12月19日回來後,就進入了急診高峰。” 孫克玉說,從事急診工作20多年,從來沒有這麽忙過,每天轉個不停。
在孫克玉的辦公室裏,擺著一張折疊床,有時候時間太晚了就住在這裏。除了協調各項工作,他有時也出現在各個崗位上。12月26日,有醫生在工作群裏發消息說,他當天一直在“送病人”“找病人”,將搶救室需要住院的病人推到病房去。
“進入急診高峰後,陽了的醫護人員發高燒的休息一兩天,沒有發燒或者發著低燒的基本都在堅持。”
有天晚上9點多,一位護士找到孫克玉失聲大哭:
她說‘我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壓力太大了,病人像潮水一樣湧進來,來不及做,醫護人員自己也發著燒。之前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然後我就和他們說怎麽簡化流程等。”
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謝海香一直在不停咳嗽。她12月20日陽了後,一天也沒有休息。“因為我來了,就是她們的精神支柱。就是做不動,也可以給她們協調。”
談到最近的急診情況,謝海香數次忍不住流淚:
“急診工作量幾倍地增加,同時醫護人員也感染了,很多都發著燒,這些都是盡可能要安排休息的。但是我們這些姑娘,都是做急診的,都知道現在的困難,她們都跟我說‘今天夜班我必須上掉’,發著高燒,還在上夜班,是不應該的,但是確實沒有辦法。病人和醫務人員都要互相理解,都挺可憐的。”
“現在還在高峰的平台上,現在就是最艱難的時候。像張文宏主任昨天說的,預計還將持續兩周時間。”孫克玉說,現在病房已經收滿了,有人出院才能空出床位,最大困難就是病人需要住院,但是“一床難求”。未來預計救護車送來的車次會降下來,但可能送來的病情會比較重。
候診時間從6小時縮短至2小時,醫院逐漸找回秩序
重症就診高峰已經開始,目前醫院正在逐漸找回秩序,患者候診時間也在逐步縮短。
最高峰的時候要等候6個小時左右,3日開始候診時間縮短了,估計2個小時左右。”
複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門急診辦公室副主任邵金炎告訴記者:“從1月3日開始我們多排了人,本來一般早上急診內科是3個人,現在急診內科白天是5個人,晚上有6個人,雙休日多的時候有9個人。同時,補液的量一次可以開個兩三天,不用每天都來排隊開,還有一些分流到發熱門診。”
為了應對重症就診高峰,該院啟動了“全院收病人”“全院幫急診”“分流內科診室”等多項措施。
孫克玉介紹,原本這些病人是要內科收治的,比如急診內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腎髒內科、全科醫學科、老年科等,現在所有科室都會收治。搶救室的醫生從原來的9個,增加到了17個,增加的8個醫生是從病房抽調下來的,然後其他科室的醫生再補充到病房。
我們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有聯動,經過幾天治療、病情穩定了的病人會轉往社區醫院,及時把床位騰出來。此外,原本位於急診1樓的內科診室搬到了醫院科研樓1樓,大大分流了人流量。” 孫克玉說。
“醫院現在也摸索出了秩序,市民也在配合,都會好起來的。”謝海香表示,“我也跟同事說,終於看到太陽了,而且溫度在升高,肯定會好起來的。”
孫克玉也提醒,輕症患者或是稍微有些咳嗽、氧飽和度還好的患者可以前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配藥,同時營養支持非常重要。還需要注意的是,在急診患者中,也有部分患者看到氧飽和度有些低就會立馬跑醫院,但是到醫院複測很多都沒有問題,建議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指脈氧儀,出現胸悶、氣急症狀時要及時就醫。
仁濟醫院的急診科副主任徐欣暉負責急診監護室工作,“相比仰臥位平躺,重力都壓在肺上,俯臥位可以更好地改善肺通氣,而每為一位患者做俯臥位通氣,往往需要四五名醫護共同完成。”他說,“監護室內共有15張床,每天處於滿負荷運轉狀態,還有部分患者在排隊等待床位。”
重症醫學科主任皋源的手機始終響個不停。ICU裏,重症肺炎患者占去一半,還有四分之一為感染後合並基礎疾病惡化的患者。元旦假期裏,包括研究生、輪轉醫生及科室醫護在內的180餘人幾乎全部上崗。
在談及近日收治的重症患者特點時,皋源介紹,以高齡、男性為主。
皋源坦言,“我們心痛地發現,不少患者到院時已經錯過最佳時機,切莫因為急診人多就想在家熬一熬,預防輕症轉重症比救治更重要。”
基層如何阻斷重症?醫護最需要什麽支持?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上海新冠救治專家組成員陳爾真接受了人民日報大江東工作室專訪。
問:您感染過嗎?大上海保衛戰期間,您參與建設過7個方艙,我們也采訪過您主持醫療救治的方艙,發現感染者有跳廣場舞,有唱歌的,無症狀感染者比例挺高,現在大家都覺得有症狀比例明顯升高,為什麽?
陳爾真:新冠病毒對於人類來說,普遍易感,不同的人感染後的臨床表現不一樣。我感染過,症狀非常輕,發燒到38.5度,半天就好了,沒有頭痛、肌肉痛,可能跟我打全程疫苗有關,也可能碰到的病毒載量較少。
現在看來,確實和大上海保衛戰時期不太一樣。當時上海60多萬感染者,是通過核酸全檢篩查出來的,其中隔離在方艙的,很多是無症狀。現在上海疫情傳播範圍非常廣,可能已達人口的70%,超過當時的二三十倍了。從絕對數來說,大家必然感到,有症狀的人比較多。對於這一波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還需要進一步通過數據統計研判。
問:很多人胸悶氣短就去醫院拍CT,是否有必要性?什麽情況建議去醫院?治愈患者回家,還需要戴口罩嗎?“陽”了,不太有症狀的老人應注意什麽?
陳爾真:CT確實是影像學上判斷有否肺炎的關鍵手段。按照四種分型,輕型沒有肺炎表現,普通型有肺炎表現,重症和危重型也有相關指征。絕大部分患者,尤其年輕人,發生肺炎的幾率非常非常低,除非有明顯肺炎症狀,一般沒必要做CT。
高危患者必須進行CT篩查,如65歲以上的老年患者,CT陽性(顯示有肺炎)占比較高。請一定聽醫生的,醫生會判斷你需不需要做CT,有的人不發燒,有點咳嗽,咳長了會有點胸悶,但沒有氣急,白細胞等血常規也好,沒有淋巴細胞下降,氧飽和度也好,那沒必要做CT。盲目湧向醫院,擠占醫療資源,會影響真正需要救治的人。
“陽康”們在家裏沒必要戴口罩。但是,在人群聚集地還是要戴。我看過海外一項研究,80多萬人的樣本,二次感染率在2%到3%。這可能跟兩次感染間隔時間,以及感染者免疫功能有關,為了你的健康,請堅持“三件套”“五還要”。
陽了但不太有症狀的老人,要特別關注。老年人的活動能力、反應能力都在下降,感染後的臨床特征和年輕人不同。可能肺炎已經發生,卻隻是昏昏欲睡,反應慢了,行動不便了。尤其要關注獨居老人。血氧儀可以監測,但也不是萬能的,還要觀察老人是不是反應遲鈍、神誌不清,皮膚黏膜是否發生改變,嘴唇、指甲顏色是不是有點發紫。如伴有持續發燒、咳嗽、胸痛,風險就更大了,就要到醫院,通過CT等方式看看肺部有無炎症。
特殊時期
醫護人員始終堅守在一線
他們也是凡人之軀
卻為守護人們的健康
咬牙堅持、奮勇拚搏
希望他們
都能夠保重身體、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