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時間不好看視頻啦。隻能就你寫的那幾個字說幾句

“中國”,“漢人”,“韃虜”,“日本”,當然離不開“鄭成功”

中國: 在中華民國之前,“中國”這個概念沒有任何現代國家的意義。那時,中國古人稱自己能統治的地方叫天下。不能完全統治但能影響的地方叫蠻夷。

漢人: 漢人本不是一個種族,而是被當時中央政權直接統治(郡縣製)的所有人集合。許多原來是匈奴人,後來種田了,被郡縣係統管了,也成了漢人。

“韃虜”首先出在明朝時期,常用來指代蒙古和女真等民族。之所以有名,是狹隘的孫中山及其同盟會將其引申為“驅除清朝統治者”的政治口號,特指滿洲人。

所以,打不打台灣不是什麽民族問題或種族問題。鄭成功是因為在大陸被“韃虜”搞得沒地盤,才到台灣發展。滿清收台灣是因為當時軍力太盛,不用白不用。按民族或種族,那叫“韃虜”人打跨台灣華漢人。

200斤打不打台灣,既沒有民族統一的理由,也沒有吞占外國的負擔(畢竟現在沒多少人承認台灣獨立)。有本事就打,沒本事就罵。至於美國和和日本,大陸攻台的時候,有力量有意願就幫忙,沒力量就罵。

台灣人呢,我感覺他們不可能有烏克蘭人那種血性。他們完全指望美國或日本人替他們打戰。判斷是:200斤要是下令全麵封鎖台灣海域,而外麵的美國航母不對中國軍艦開炮,台灣人基本就放棄抵抗了。中國人這點德行,早被曆史驗證過多少遍了。你看南宋那時的中國北方漢人,是不是服服帖帖地接受遼金蒙古的統治? 日本人統治過台灣50年,也是平平靜靜。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