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弄了個假新聞,土豆抓住機會諷刺我,讓我給他上一個關於這個新聞的搜狐/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的鏈接。還教育我:
“一劍人很認真,但對閱讀的要求還是偏向自己“聽著開心”的東西…說過n次了:單個人的節目都可不看不聽,除了土豆的文章。還好咱們人比較善良,沒追著去割這個割那個的……當然追也沒用,簡中圈很少具備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美學的。 ”
我按照好意去理解,說他建議我兼聽(讀)則明。欸,他不高興,高調辟謠說他從來沒讓一劍兼聽(讀)則明。
老鍵好一些,不夠挖苦諷刺,說話直接一些。得知我承認那是假新聞,並以及向土豆道歉。老鍵不依不饒: 一劍盡幹些沒譜的事,還無奈,要真誠道歉浪費了壇友時間。
本來我是想評論一下兩人品質素養的,後來讀了山水老師的詩,覺得沒必要和他倆計較。於是就寫了篇帖子對他們作品的看法。
說到作品,不能不提美國的兩黨政治。估計建國者當時沒有想到,美國憲法實踐多年後出來一個非常優秀的作品, 這就是兩黨政治。
這東西為社麽好,我簡單說幾句。
對於世界上某個人幹什麽事,你的態度有多少? 我覺得有三種:
A, 反對
B, 支持
C。 沒興趣,不理
兩黨政治通過選舉立刻讓全國人民的態度表明了出來。x%反對,y%支持,z%棄權。
所以,美國政治體係才這麽健康。每次選舉,不用任何理由,你對某個政治團體和個人表明你的態度就好。
然後,多數人的意見得到重視。按選舉語言,他們贏了。
輸了怎麽辦? 下次再來嘛。
歐洲日本好多地方不是兩黨製。像法國,那麽多黨。議會裏麵沒有誰能占上風。要麽一個大黨,其他那些小黨永遠沒機會出頭。常常某個大黨找到一個或幾個小黨組成聯盟,然後組成政府內閣。這就鬼扯了,一劍找到老鍵建立聯盟,關鍵話題的決斷聽誰的? 聽老鍵的,他隻有10%支持率,而我一劍支持率是41%,你說一劍我會高興?
不聽老鍵的,把老鍵弄生氣了。然後反對黨土豆乘虛而入請老鍵喝酒,然後他們聯合組成執政聯盟,於是第一大黨一劍居然下野了。
一劍和土豆是第一第二大黨,本來應該牛掰的,但最後都要低三下四地去巴結老鍵。
政治上巴結一下也沒多大關係。但如果境外某共弄一大筆錢把老鍵收買了呢?是不是就有了這樣的鏈條: 某共控製了老鍵,老鍵憑10%支持率控製了一劍或土豆。
欸,如果兩黨政治,上麵的事情就發生不了。
沒有兩黨政治,上麵的事情常常發生:泰國,日本。。。。
沒有兩黨政治,很多事情很麻煩。比如台灣。民進黨有30%左右的鐵粉,如果推出的候選人有點魅力,弄個40%的支持率沒問題。 剩下60%應該是不喜歡民進黨的。但是國民黨和民眾黨弄兩個候選人出來,你怎麽選?
本來三個態度:反對民進黨,支持民進黨,棄權。
現在選擇多了,最後國民黨弄到36%, 民眾黨弄個20%plus, 都幹不過民進黨,最後他們當選。
所以一劍認為,你弄一堆政黨出來玩,似乎每次選舉你都能找到一個適合你胃口的人去投票給他,但你總是不能贏。
但如果是兩黨政治,兩個總統候選人你都瞧不上,似乎你選得很憋屈。但你總能在兩個爛蘋果裏挑一個好的吧。其實這就夠了,把你最不喜歡的那個剔除就非常準確地表達了你的政治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