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兄是屬於繁中圈的。前天陶兄發了三首詩,用的是歐陽詢的字以繁體生成圖片後發表的。
再看陶兄在油管上的視頻,主頻道的描述是:“=^_^=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讓我們一起知識衝浪,遨遊歷史。”(這些都是繁體字)
其中包括了159個視頻,講的都是中華曆史上的名人和典故,大概從春秋到漢,唐;講民國時期至今的視頻好像隻有一個。
再看他主頻道之下的“陶陶三 道德經講解”,有124個視頻,都是講解道德經,有幾個是自編自唱的歌曲或真言。
值得注意的是,這280幾個視頻的標題,很多是用的是繁體字,包括“道德經講解”。可見,陶兄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研究, 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對道德經的研究也是很深入的。眾所周知,道德經有多個版本和注本,他們中的大多數是以繁體印刷的,而原件包括複製品和照片,都是以繁體書寫的。所以使用以至於精通繁體字,是研究民國以上中華曆史和文化的必須工具。
如果說某人研究中華古文化,研究道德經,卻隻能讀簡體字,不能讀繁體豎排的古籍,隻能說明該人是新手或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