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電影版的《超人》,1978 年推出,美蘇冷戰還在如火如荼中。那時的超人形象,儼然是二戰勝利後的美國,起碼是美國人自己眼中的美國:強大+善良。以一己之力單挑邪惡(蘇聯),保護凡人(西歐,加拿大,澳新日韓),力量遠遠強於對手,即使被詭計蒙蔽了暫時落於下風,最終會以自己強大實力取勝。
MIGHT IS RIGHT。
所以跟下來的幾部《超人》,走的多少都是同樣的路線。超人可能也懷疑過 'Might is Right',甚至試圖‘自廢武功’,但當保護世界的需要到來的時候,他還是毅然拾回了能力。
因為在這一時期,正義和邪惡是黑白分明的。對付‘邪惡’,用武力征服是無需質疑的。
Truth, Justice, and the American Way。
----
但這樣的《超人》電影,無疑會越來越‘無趣’。你盡可以把敵人搞得越來越強大,詭計越來越陰險,但超人(好人)的能力強於對手(壞人)的原設擺在那裏,終究玩不出太多把戲。
正好這時候,冷戰也結束好多年了,美國社會對自己的‘道德自信‘開始下降。用’武力‘解決問題,是否一定是最好的方式?
於是在 Batman v Superman 裏,終於開始有人對超人在做'好事'時帶來的'負麵傷害'提出抗議。
用‘能力’解決問題,不像幾十年前那麽理直氣壯了。
----
到了 2025 年(我個人覺得肯定受到了 Trump 的影響),好萊塢對美國傳統的道德自信前所未有的低。超人自然就需要再一次轉型。
而超人的人設,本身就引入了'殖民主義', '移民','社交平台', '扭曲報道' 等多個爭議點。
於是我們忽然發現在現代這個社會裏,‘超’人前所未有的‘弱’。因為很多事情,是‘能力’不應該,也無法解決的東西。
比如在電影前半部分,超人剛阻止了一場侵略戰爭,把侵略國的總統(普京?)教訓了一番。他的女友 Lois Lane 采訪他,質疑他沒有走正當途徑,遵守國際公約,等等。
超人很無奈的喊:'but (如果我不那麽做) people were going to die!'
(我是一個嚴格的程序正義支持者。這一段采訪,對我來說幾乎是那個小火車壓死人的問題:為了救在左邊軌道上的五個人,你是否願意傷害一個人/程序正義,把車道改向右邊?)
----
最後,超人在眾多其他人的幫助下,包括一個賣燒餅的普通移民,最終取得了勝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超人不再是憑一己之力,以蠻力獨抗邪惡的舊超人。
在新一版電影裏,超人的‘強大’,來源於他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