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絕唱

一個人在某一方麵出類拔萃已屬不易,偏偏中國曆史上許多英雄豪傑,還留下了千古絕唱。

我的記憶中,《史記》至少有三首這樣的絕唱。屈原不算,他的專業就是詩人,政治見解和抱負有可能是自吹自擂。詩人大抵都這樣。從李白的詩看,不僅能十步殺一人,還能扶貧濟世,匡扶社稷。可惜這樣的文武全才,隻幹了一年多,唐明皇就對他說:“You are fired"。

最可靠的是劉邦的《大風歌》,這是劉邦率軍平定了叛亂後,順路回沛縣時寫的。第二年他就駕崩了。那時漢朝已經建立十幾年,規章製度已經非常完善。相信隨行的官員會如實記錄劉邦的一言一行,司馬遷寫書時,這些也就是幾十年前的事,可信度極高。此詩反映出了希望長治久安的帝王心思,而且氣勢磅礴,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感覺比《重上井岡山》和《到韶山》等意境高遠多了。

項羽的《垓下歌》則有點可疑。漢軍從四麵八方湧來,項羽目睹虞姬自刎而死,當然有可能是他逼的,也有可能是他親自砍的,反正隨後他就倉皇而逃了。此時,大帳中居然有一位遇事不慌的刀筆吏,拿起一片竹簡,一刀刀地刻下了項羽口述的這首詩。然後背上500斤各種重要的竹簡,殺出重圍.......這也太敬業了。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奈若何,

虞姬虞姬奈若何?

一個大丈夫,敵人上來了,還要問女人該怎麽辦......我都有點替他害臊。

荊軻的《易水歌》也是辣麽滴斷氣回腸,令人唏噓不已。但有一個問題,科舉製度前,學習寫字是一個非常奢侈的愛好。隻有富貴人家子弟如項羽,或公務員如劉邦才會去學。荊軻出生底層,他能認字嗎?不認字還能寫詩?他們這樣的俠客,其實也要填飽肚子的。所以所謂的雲遊四海,其實就是出門打工。荊軻說要想刺秦,一定要等一位朋友回來一起去,才能成功。但那哥們兒可能混得不咋樣,窮了吧唧的不好意思回家見朋友。連等了三年春運,都沒等到他回來。燕太子丹等不及了,趙國已經被滅,下一個就輪到自己了。於是硬塞給他一個豬隊友秦舞陽,結果壞了事。在一個冬季的早上,荊軻臨行前喝了一碗酒,向天上哈了一口氣,隨口就是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我高度懷疑是後世文人被他感動,冒名替他寫的。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探虎穴兮入蛟宮,

仰天噓氣兮成白虹!

不過,史記上隻有前兩句,後兩句我是從《東周列國誌》上看來的。

漢朝之後的事,需要看《資治通鑒》。

按史書上的記載,黃巢戰敗死於狼虎穀。《全唐詩》收錄了黃巢的三首詩:

(一)

颯颯西風滿園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二)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三)

猶記當年草上飛,

鐵衣著盡著僧衣。

天津橋上無人識,

獨倚欄杆望落暉。

前麵兩首詠菊,從香氣,顏色和季節入手,立意獨特,反叛之心躍然紙上。不管是放在過去還是現在,都會讓領導晚上睡不著覺,必須刪帖封號。這裏順便提醒一下初學者,切記不要從形狀入手。

而根據第三首《自題詩》,黃巢隱藏於洛陽某寺廟中壽終正寢了。

《全唐詩》是有關唐朝詩歌最全麵最權威的詩集。肯定是經過當時文人的各種考證,相對比較可靠。但畢竟是清康熙時編寫的,古代有些偽作,與英雄人物的事跡性格非常符合,廣為流傳後,就很難分辨真偽了。

史書呢?司馬光寫《資治通鑒》,是要給皇帝寫教科書。他這種老學究最怕的就是皇帝沉溺於娛樂,荒廢朝政。所以是絕不肯把詩歌寫進去的,怕培養出白左。他隻寫過四句杜甫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的形態或尖銳矛盾。這四句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對他來說,詩隻是工具,整本書就是用來給皇帝洗腦,誘騙他們象奴隸一樣苦逼地工作。雍正就是這樣的好學生。

所以,黃巢寫詩的事,《資治通鑒》一句也沒提。舊唐書,新唐書中也沒提。但三本史書都說黃巢是在狼虎穀兵敗後,被其外甥林言砍下頭顱,隻是死法略有不同。所以,正規史書實際否定了第三首詩的真實性。

現在隻能看到最早宋朝時的書裏記錄這三首詩。但從書中敘述的內容,可以推測出黃巢前麵的兩首詠菊詩,在唐末和五代時的雜記中已經出現。考慮到黃巢被剿滅後十幾年唐朝就滅亡了,在那種活了今天沒明天的亂世中,恐怕沒有文人會有閑心冒名寫詩。很可能這兩首詩是真實的。而第三首《自題詩》,出現在五代十國的後期,很難辨別真偽。

也許有人質疑宋朝離黃巢起義已經有一二百年了,其記錄可能不準確。其實,宋朝前的書基本都是孤本,很容易流失毀壞。宋朝時普及了印刷術,文化空前繁榮,各種書籍容易流傳下來。而當時的文人應該還能看到大量如今已經失傳的古籍。

有野史記錄,黃巢讓林言帶著別人的頭冒充是黃巢的,去官府領取賞金。自己化裝後成功逃脫,去廟裏當了和尚。說句實話,那時他已經64歲,走山路逃出重圍挺難的。還是史書上的說法概率大一些。

而他晚年的這首《自題詩》,英雄暮年,有壯誌未酬的悲涼,有對人生的反思。與前麵兩首頭上長角身上長刺,反賊意味濃厚的詠菊詩完全不是一個風格。平心而論,這首詩很不錯,但與曹操的“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誌不已”相比,還有距離。心態不夠積極。

後來,明朝有文人發現,元稹的詩集中,有兩首詩描寫安史之亂時的一位將軍,後來當了和尚:

(一)

四十年前馬上飛,

功名藏盡擁禪衣。

石榴園下擒生處,

獨自閑行獨自歸。

(二)

三陷思明三突圍,

鐵衣拋盡納禪衣。

天津橋上無人識,

閑憑欄幹望落暉。

顯然,黃巢的《自題詩》源於這兩首詩合並而來。故此,明朝文人認為必是偽作,黃巢一定死在了狼虎穀。

我覺得,合並這兩首詩的人,一定熟悉黃巢起義的曆史,應該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人物。因為王仙芝黃巢造反初期的軍隊被人稱為草軍,故此會有“草上飛”一說。

這個明朝人的考證知道的人不多,因為邏輯上有點瑕疵,容易被堅信英雄不死的人抬杠。元稹是中唐時的詩人,他還能遇到四十年前安史之亂時的將軍。而黃巢是晚唐的反賊,兩人大約隔了100年。黃巢抄襲元稹的詩也有可能。反正那時候也沒版權一說,不必擔心有人上門要稿費。黃巢從小愛詩,忙著殺人的業餘時間,為了放鬆一下,搞幾本詩集讀讀也算正常。隻是以他的詩才以及自負的性格,會抄別人的詩嗎?晚年當和尚有的是時間,自己原創一首才符合他梟雄的脾氣。

黃巢到底有沒有死於狼虎穀?由於曆史資料的缺乏,與李自成之死,建文帝之死一樣,永遠是無解的。不僅如此,幾乎所有死得早的名人都有謎一樣的結局,楊貴妃,西施,老子,張良,張三豐,順治.......還有人認為項羽沒自刎,而是成了黑幫老大,轉為地下工作者了。

所有跟帖: 

黃巢,李自成,全部都犯了一個方向性錯誤。不應該去攻打不能產糧食,靠漕運的首都,而是應該占領糧食財稅重地:江南。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0/2025 postreply 10:04:20

有道理。他們可能更看重有潼關把守的長安,關內在軍事上容易防守 -老財主說兩句- 給 老財主說兩句 發送悄悄話 老財主說兩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0/2025 postreply 10:23:53

結果漕運斷絕,長安饑荒,黃巢的兵就散夥了。再加上靠近並州,強悍的沙陀人興起,正好有機會問鼎中原,和後金其實是類似的結果。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0/2025 postreply 10:29:53

說到底,經濟才是最重要的軍事資源。有穩定的經濟來源遠比軍事優勢更重要。但靠搶掠維持軍餉的黃巢和李自成不懂啊。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0/2025 postreply 10:33:19

錯,有吃有喝有姑娘,誰還造反。 -靜安爺叔- 給 靜安爺叔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0/2025 postreply 11:11:06

真正造反的頭目,有哪個是沒吃沒喝的?最起碼都是個小地主,鄉黨委書記級別。黃巢是鹽幫幫主。人家是成功的大企業家好不?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0/2025 postreply 13:24:58

士兵,要半饑渴,吊著,比如說打土豪分田地。 -靜安爺叔- 給 靜安爺叔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0/2025 postreply 19:53:47

那是土匪交投名狀,你都參加打土豪分大戶家財了,不跟著造反,留在家鄉能有好果子吃?一個反革命暴亂罪,殺人搶劫罪是少不了的。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1/2025 postreply 05:12:33

而且這也是土匪軍戰鬥力強的根源,普通抓壯丁的士兵打不贏可以投降可以跑,土匪軍都是有案底的,殺過平民(土豪),沒法投降逃跑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1/2025 postreply 05:34:04

黃巢軍屠殺了廣州幾十萬胡商,太平天國軍屠殺了廣西全州全城百姓,然後就變成了天下強軍,就是這個道理。都是沒法投降的殺人犯了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1/2025 postreply 05:39:31

這個啊……我幾乎猜到會不會是那誰和那誰誰誰寫的了;-)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0/2025 postreply 21:03:21

老財主,您這“英雄絕唱”的考證,有點 -南甜北鹹東辣西酸- 給 南甜北鹹東辣西酸 發送悄悄話 南甜北鹹東辣西酸 的博客首頁 (377 bytes) () 05/21/2025 postreply 04:42:24

嗬嗬,戲說 -老財主說兩句- 給 老財主說兩句 發送悄悄話 老財主說兩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1/2025 postreply 09:26:57

哈哈,戲說得好,大讚!回首壇在連載南北朝:天蒼蒼 野茫茫———:)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1004 bytes) () 05/21/2025 postreply 23:48:3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