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講三國故事:許攸的故事,不專業靠出賣,會被反噬的

許攸出身名門,少年成才。許攸年輕時與袁紹、曹操相友善。說明他也是官二代圈子的。

在董卓之亂前, 就曾經鼓動一個漢劉宗室篡位的行為。“184年,冀州刺史王芬許攸、周旌陳逸襄楷等人謀廢漢靈帝,立合肥侯,結果,王芬自殺,許攸逃亡,以失敗告終。”

董卓之亂後, 東漢末年初為袁紹早期的謀士,是袁紹從發少中帶到冀州的三個親信之一。

大家孰知的是,在袁曹官渡之戰的關鍵時刻,許攸因為個人原因,棄袁投曹。而且,一到曹營就利用自己在袁紹處知道的絕密信息,往死裏坑袁紹。所以,許攸立功並不是因為他的高超智慧或戰略眼光,而是靠出賣。這種死坑舊主行為,接近三姓家奴呂布殺“義父”投靠新主的行為。(呂布被黑的原因,不是他反複反叛,而是對舊主往死坑。像甘寧也多次反叛,但幾乎沒人以此指責。賈詡也是數易主公,沒人指責)。

官渡之戰後,許攸跟隨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勞,但許攸居功自傲,屢次輕慢曹操,稱呼曹操小名“阿瞞”,曹操麵雖嘻笑,心實芥蒂。一次,許攸出鄴城東門,對左右說:“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門?”有人向曹操告發,於是許攸被收押,最終被殺。

現實生活裏, 也見到聽說不少許攸這樣的,NOT PROFESSIONAL 的精致利己主義者。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