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丹青】一組老圖

今天OneDrive給我推薦On This Day,推出幾張我以前在手機上用圖像編輯應用做的秋天的圖。

第一個在手機上使用人工智能的算法將藝術風格應用到圖像編輯應用是 Prisma,2016年推出。和其它主要以調整顏色和對比度的傳統圖像編輯應用不同,Prisma 使用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的技術,分析每位藝術家的風格,並將他們的風格應用於照片的每個部分,把一張很普通的照片轉化為類似梵高、畢加索和蒙克等藝術風格的圖像。這種被稱為“風格遷移”的方法在移動應用領域掀起了一陣潮流。類似的應用圖像編輯器越來越多。

我當初幾乎每天都會用它們做幾幅“畫”。按自己想要的味道去做,可以嚐試不同的風格和色調,算是做“畫稿”,以後有空了就可以參考畫一畫。因為各家的功能和風格不同,我慢慢都有了自己套路:一幅“畫”在不同的階段用不同的應用處理,最後得到自己滿意的效果。和現在作畫的AI相比,這些應用更好玩,因為我們自己可以控製,掌握的很多。現在用AI作畫,是“畫”的可能更“好”更快,但也真沒什麽意思:沒有我們人多少事了。

下麵是我前幾年做的幾張,少則幾分鍾,多則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大部分是做幾分鍾,下次再繼續,斷斷續續玩出來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