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沒有訓練,補上上星期的——很欣慰的是,幫同事部門發現了一個他們的數據存儲漏洞——那些家夥,曾經一度反複找我麻煩,屢次被我見招拆招地擋回去,話說,江山都是自己打出來的啊!)
上一次,老建回我“社會主義難道不是隻能導致獨裁嗎”——原話是不是這幾個字,我忘了,肯定是這個意思。老建給我的,實際上是一個自帶答案的問題,就是說,他認為,社會主義隻能導致獨裁。
以前說過,這個係列我會盡量避免觀點,隻討論事實。所以,我不說。
20世紀初,社會主義的概念在歐洲興起,並且能夠吸引大量民眾為之狂熱,當然不凡社會知名人士的引領——其實就算今天,政客裏典型的社會主義分子也不是什麽大新聞,比如,那個BANIE SANDERS嘛——我對他印象不是很差啊,經常覺得他說的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是的,就是這一點,社會主義的理念吸引人的,就是它的“道理”——今天的和100年前的,那個核心道理,絕對不是獨裁,而是民主。
民主(DEMOCRACY),是今天經常和社會主義(SOCIALISM)這個概念放在一起來談一談的一個話題。
這兩個個概念,本身都源於黑格爾哲學觀。黑格爾一派認為,人類曆史,可以歸結為有意識向爭取自由進步往前走的過程——“東方人認為獨自享樂為自由,古羅馬和古希臘認為一些人一起是自由,而我們,我們相信所有人在一起才有真正的自由。。。。。。”
正是這個“所有人一起”,奠定了馬克思關於社會主義的基本理念——所有人,大多數人,意味著民主(DEMOCRACY),意味著共有(SOCIALISM)——既然世界上大多數是無產階級,他們將決定社會走向,無產階級會走向社會主義,因此,社會也隻能走向社會主義——這樣看來,社會向民主的發展和社會向社會主義的發展是一致的。民主是實現社會主義的手段,社會主義更是實現民主的手段——直到今天,歐洲很多國家都還有一個黨派,叫社會民主黨(SOCIAL-DEMOCRATIC PARTY)。並且,號稱自己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者的眼裏,隻有他們,才有機會引領民眾走到真正的民主之地。
走到民主之地的途徑,社會主義者堅持的觀點,是革命(REVOLUTION),並且,隻有革命,才能帶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革命,在馬克思主義者的世界觀裏,和發展(DEVELOPMENT)是同義的。
馬克思認為,正是因為工業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才帶來了資本主義初期向真正的資本主義的過渡,所以,通過革命,也必定會帶來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我們現在看這些,算是回看,回看,才能視覺寬一點,那麽,最直接的問題是,中國經曆過真正的資本主義嗎?自由的市場經濟呢?
另一個在馬克思主義者眼裏很特別的概念,是國家——“STATE IS MERELY AN INSTRUMENT OF CLASS DOMINATION“——所以,當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後,國家會因為階級衝突的消失而不複(沒必要)存在。同時,馬克思認為,在社會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度的進程中,會由無產階級掌握政權——出現一個社會狀態,叫做“無產階級專政”——也就是,無產階級獨裁(我當時看到這裏的時候,很是愣了一下,感歎中文翻譯的用心,居然回避了”獨裁“兩個字,原文是,THE REVOLUTIONARY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如果老建沒看過這一段的話,那我真是很佩服他了。
到目前為止,所有社會主義者眼裏認可的社會主義試探,都是完全的獨裁主義性質——無論其如何頌揚民主體係——從古埃及的法老,到烏托邦的社會主義。說到柏拉圖和聖西蒙這些人,更是沒有一個是民主製度的擁護者。
理想和現實差的,不是距離,是根本上的矛盾,我想,這才是社會主義最大的症結所在。所謂的,中國特色,我不知道能不能完全回避這一點。
繼續回收視野,隻看身邊事。
家庭,是社會最小的單元。社會主義者經常喜歡鼓吹的一個觀點,是非常理想化的LIBERALISM。這種自由,包括拋開對家庭的責任和一切社會體係約束的自由。他們的理論是,既然私有財產會消失,那麽,婚姻也會消失,婚姻的消失會帶來家庭的消失,那麽,性行為作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沒必要受到任何約束。在這種理念下出現的社會運動,第一次興起於1920年代,第二次是1960年代(這一次,在社會學曆史上,也稱為第二次性革命)SEXUAL REVOLUTION或者SEXAL LIBERATION。著名的花花公子雜誌,是啟蒙也是標誌——當然,我們這一代人有幸也見證了它的落幕,2020年3月。
經濟行為作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一直是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關注的重中之重。今天的經濟學早已不同於200年前的古典經濟學,古典經濟學致力於直接研究經濟學方麵的問題,包括對經濟學概念的解釋和定義,比如價值,價格和貨幣的出現和本源,今天這一領域的題目,更注重於方法論和社會問題,其度量也從量化變到多維度指標。比如,社會群體中民眾的HAPPINESS或者SATISFICATION。說的不那麽拗口一點,叫做幸福指數——這個當然不能隻參考一家,拿《我們最幸福》舉例,是不大容易讓人信服的。
隨便貢獻一個友情鏈接吧,PDF的網上應該也有,我又一次在ONEDRIVE遇到一個開源,那個家夥,專收集社科類這方麵的東西貌似,幾千本肯定有了,中文的不多,但是我懷疑是中國人,因為關於中國的,有點多——這裏順便謝過。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75512
中文裏很愛引用的一句話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不打算討論這句話翻譯的字麵意義和背後真正的哲學含義的誤差——那個太長了,不應該放在這裏。隻說“合理”這兩個字的直接含義。
每一個“合理”的社會行為,你仔細看的話,會發現不過是用一種現狀換取另一種現狀。例如,交換。人們用社會產品,勞動時間換取另外一種社會產品或者勞動時間,從而滿足交換雙方的需求。從最初最直接的以物易物的交換,到作為中介的貨幣的出現,這種行為可以說是主宰了人們社會生活的全部。包括現在的日常對話裏,同事自己或者老板也會經常說,我們要把它SELL出去啊——從觀點到實物,從方法到方法論,居家過日子,根本就是一個“交換”的過程。
如果一個社會體係中,交換行為消失了,我是很難想象很難接受的。而社會主義者提倡的經濟行為,正是這種“交換”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取締,他們要換而代之的,是分配。
分配,隻會帶來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