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圓的藍眼睛。

    
難圓的藍眼睛。
Zhiyan-Le,2008-02-19 11:21..

藍眼睛說:“愛我吧!要麽我就去死。”
黑眼睛說:“愛我吧!要麽我殺了你。”--- 西班牙諺語。

那個西班牙諺語本是說北歐和南歐的不同女性性格的:藍眼睛的北歐女性寧可犧牲自己的一切也要得到愛情,女王克利斯蒂娜為了愛情而放棄王位的故事是個例子;黑眼睛的南歐女性寧可殺人也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愛情,梅裏美筆下的嘉爾曼(卡門)就是個藝術典型。都是為了愛情,一個是犧牲自己,一個是犧牲被愛。

如今,不同顏色的眼睛所代表的不同性格命運,也發生在科技學術領域了:麵對事實存在與科學結論的衝突,是犧牲科學結論呢、還是犧牲事實存在?

春節前,不少媒體轉載了一則北歐科研學術消息:哥本哈根大學教授漢斯•艾貝格研究發現,藍眼睛人的眼睛本是棕色的,六千到一萬年前發生基因突變使眼球黑色素減少,那些人的眼球顏色就從棕色“稀釋”成了藍色。艾貝格教授說:“這些人的DNA遺傳了相同變異,因此我們認為他們擁有相同祖先。”

用基因學方法證實藍眼睛來自同一個祖先的黑眼睛或棕色眼睛,實驗已經不少,且多數都是北歐學界做的,可謂成果累累。有些實驗解釋更有趣,譬如說,10萬年前黑眼睛的移民從非洲到了歐洲,後來,由於適應更黑暗的環境,發生了基因突變、使他們的眼睛變成了藍色和皮膚變成了白色,等等。

可是,那些科研成果解釋卻是難以自圓其說的。在地球同樣緯度的其它地區,譬如東亞北美、或是南半球同緯度地區,也是“黑暗”環境,可那裏的人並不是藍眼睛。若把觀察視野擴大,那麽,許多動物是夜間活動的,是在“黑暗”環境裏生存的,可它們的眼睛並不是藍眼睛。不同顏色的眼睛究竟是為了適應什麽自然環境?在相同的生存環境中,大自然為什麽要做不同眼睛顏色的選擇?誰也沒說清。

更有意思的是,本人養過的一隻貓,一眼呈綠色、象是愛爾蘭人的眼睛,而另一眼呈褐紅色、象是印地安人的眼睛。到領養處查詢過,它的前輩三代都沒有綠眼睛或紅眼睛的記錄,再往前就沒記錄了。到目前,誰也說不清那隻貓的眼睛為什麽和怎麽成了兩色的眼睛,當然,也更說不清自然界的五顏六色在它看來和到了它的腦海裏是什麽樣的,反正,它跟其它貓咪一樣活潑可愛、不過是更纏人一些罷了。




隱藏在不同眼睛顏色問題的背後,是西方學界爭論的一個老問題:如果全球現代人都來自十萬年前非洲大移民、而且非洲亞當夏娃是全球現代人的共同祖先的話,那麽,人類的那麽多不同特征是怎麽來的?譬如,非洲夏娃的眼睛是黑棕色的,為什麽到了歐洲就成了藍眼睛和綠眼睛了呢?進一步說,這類問題的背後,是對所謂“達爾文進化樹”的質疑:如果生命進化是單源的,那麽,後來的那麽多不同究竟是什麽“自然選擇”造成的?那個選擇的意義和過程是什麽?這些問題回答不了,那麽,所謂“智力設計”之說就可以進入所有的中小學教育了。而在西方國家,“智力設計”如何屬於宗教領域的問題、不屬於科學領域的問題,因而,“智力設計”可以進入私營的、但不能進入公辦的中小學教育。

越來越多的考古實物發現、包括最近中國的“許昌人”的實物發現,對藍眼睛一類的科學結論提出了挑戰,即對所謂現代人單源說提出了挑戰。多年來的基因學方法所證實的單源進化論,一再受到事實存在的挑戰。麵對挑戰,是承認事實存在和檢討科學結論呢、還是為了保全現有科學結論而否定或不看事實存在?

本人感覺,到目前為止,西方學界的主要傾向是為了保全現有科學結論。譬如,美國伯克利大學等學者們提出了基因突變隨機發生而並非一定是“適者生存”才發生突變的學說,有的還為藍眼睛問題給出了不受自然環境影響而發生基因隨機突變組合的矩陣理論。如果這種學說理論能夠成立,無疑,它將有效地保全現有的藍眼睛的科學結論,但同時,它也帶來了一個麻煩問題:若基因突變可以並非因為“適者生存”而發生,那麽,並非“自然選擇”的“智力設計”也就是完全可能的了、不管那個設計的來源是什麽。也許是預見到了這個可能麻煩,伯克利大學等機構的學者們對自己提出的學說理論是非常謹慎小心的,他們說:那個基因隨機突變組合的學說理論僅是個假設,需要充分的科學觀察來證實。[3]

關於“科學”這個詞,那是來自西方的,其定義是“科學:有係統的知識和學習,通常通過對事物的有係統的觀察和實驗手段獲得”。就是說,科學並非“真理”、更不是“絕對真理”,而是連續不斷的係統知識的更新換代。正如美國學界的警句俗話所說的:“我們的科學結論總是錯,所以要通過新的觀察研究來減少犯錯,可以說,科學史就是改錯史。”

警句俗語之所以經久不衰,大概就是說起來容易而做來難,--- 做不到,那警句俗語就總是新鮮。麵臨現代人多源的考古實物發現的事實,西方學界的許多人寧可象駝鳥那樣把腦袋紮進沙漠裏,也不願意檢討現有科學原理方法、而是試圖保全單源進化的現有科學結論。殊不知,借助新發現的事實來檢討現有科學結論,很可能為相關科學原理方法而做出突破性的貢獻呢。

# #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