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尋陶 (4) - 亞茲德 Yazd

今天的幾個景點。
1. 亞茲德的拜火教火神廟。這個神廟從公元470年就開始供奉著Atash Bahram(意為“勝利之火”)。Atash Behram是拜火教中最高無尚的聖火,在世上隻有九個聖火源,其中一個便供奉在這個廟內,其他八個聖火源則在印度。這裏從1960年代開放給非拜火教教徒的訪客參觀。
聖火於1173年移至阿爾達坎附近的Nahid-e Pars寺廟,在那裏停留了300年,接著再次被移到亞茲德大祭司的房子裏,最後於1934年移至現在的火神廟供奉。
 
外觀非常神聖莊嚴:
 
聖火被精心照看保持長久不滅:
 
拜火教也就是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是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也是中亞等地的宗教。是摩尼教之源,在中國稱為“祆(xiān)教”,也是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
在瑣羅亞斯德教的教義中,阿胡拉·馬茲達(Ahura Mazda)是唯一的、最高的、不被創造的主神光明神。所有的神廟和祭拜之處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標記,熱心的導遊還特意為我們加上了中文翻譯。(Mazda是不是讓你想起了什麽?好奇的可以自己去搜一下。微笑
 
 
2. 亞茲德靜寂塔。拜火教教徒相信土、火和水都是神聖的元素,因此不會通過埋葬、焚燒或將死者投入水中來汙染它們。 他們將屍體放在一座寂靜之塔中,讓禿鷹吃掉屍體。 塔的中間有一個被稱為 Ostudan(骨坑)的坑,剩下的骨頭被放置在那裏。然後倒點酸把骨頭融化。
 
高高的靜寂之塔:
 
供家人暫時歇腳的驛站。
自 1966 年以來,這種做法在伊朗已被禁止,所以這裏就荒廢了。
 
3. 納倫城堡 (Narin Castle)。建於 2,000 至 6,000 年前,這是一個古老的堡壘,共有三個不同的樓層, 每層都針對不同的社會階層。
 
 
模糊可見的小隔間:
 
曾經精美華麗的大窗框,如今靠大木柱支撐著:
 
登高遠眺:
 
在城堡頂樓可以看到進口處巨大瓷板畫的全貌。
納倫城堡等建築構成了伊朗中部一些古老(前伊斯蘭)城鎮的政府據點。 其中一些城堡采用了米底王朝、阿契美尼德王朝和薩珊王朝的泥磚,所以很有考古價值。
 
4. 商隊驛站遺址(The Persian Caravanserai)。由伊朗24個省的54個商隊驛站組成,於今年9月剛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商隊驛站不僅出現於古老的絲綢之路上,早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所建成的波斯禦道,(長達1,600英裏)沿途都蓋有王室所設立的駐所以及布置優良完善的商隊驛站,但凡道路所經之處皆為有人煙居住的地帶,沿路極為安全而少有危險。
典型的商隊驛站建築形式一般會蓋有正方形或矩形高聳的牆壁圍繞,並設立高、寬度足夠讓體型龐大的駱駝或其它大型載運重物的馱獸所進出的出入口。驛站內的庭院幾乎都是向天空敞開的開放式設計,圍牆內另築有內牆以區隔成不同功能的區域,像是:畜欄、裝卸區、壁龕與房間等處供應來往的商人及其隨行仆役使用,並確保能容納數量眾多的牲畜與貨品。驛站會供應用水給人群和動物,一些驛站內還會設有功能完善的浴場供人洗浴。此外,牲口們也會被工人們喂飽,旅行者也可在驛站中找到專為旅人所開設的商店,並從店中獲得足夠的物資與補給。
我們參觀的這個驛站遺址大大地開了我的眼界,不光建築精美,庭院寬敞,也可以看出設施完備。遙想長途跋涉的商隊可以在這裏得到很好的招待和歇息,然後繼續他們的“絲綢之路”。
 
 
 
5. 三十三孔橋(Si-o-Se Pol Bridge),薩非橋梁設計最著名的代表之一。這座橋跨度33 米,長 295 米,寬 14 米,於薩法維沙阿巴斯政府時期建造。這裏是舉行灑水儀式的地方,也是伊斯法罕亞美尼亞朝聖者舉行儀式的地方。每年7月13日舉行的慶祝活動中,人們通過互相潑水和玫瑰水來參加這一儀式。 這座橋被認為是伊朗建築和橋梁建造的傑作之一,具有獨特的美麗和宏偉。
 
 
 
 
 
大橋同時也是水壩,白天看起來是這樣的:
 
今天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插曲:路過一個陶瓷工藝作坊時,導遊特意讓司機停下車,讓我們進入參觀。
 
貨架上的陶瓷產品:
 
 
精心描繪的美女陶工:
 
自彈自唱的大叔:
 
主人熱心地為我們表演拉胚, 老周見到陶土手就癢癢,忍不住也參與了這“玩泥巴”的遊戲,於是出現了這幕“天下陶工一家親”的場麵,我們全體團員都成了圍觀的吃瓜群眾。
 
 
最後上一組亞茲德的街景:
 
 
 
 
 
JC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謝謝分享。我也做一回文字吃瓜群眾 -helen_xu1111- 給 helen_xu1111 發送悄悄話 helen_xu111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4/2024 postreply 21:17:1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