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剛經看佛法對基督教的態度

本帖於 2024-05-29 13:04:34 時間, 由普通用戶 SwiperTheFox 編輯

佛在世的時候還沒有基督教, 所以我們不知道祖師釋迦穆尼對基督教到底是什麽態度, 也不可能知道。 

但是從金剛經我們可以推斷佛對基督教會是什麽態度。 

佛法的目的是離苦得樂, 隻要是能幫助人離苦得樂的, 就可以稱之為佛法。  但是隻是“是名佛法”而已, 給這個法門名個名, 並不一定要稱之為佛法。  不要執著於佛法這個名字, 不要糾結它到底叫不叫佛法。 

金剛經把佛法比喻為渡河的伐(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從痛苦的此岸渡到快樂的彼岸, 渡過以後就可以舍棄木筏了。這木筏你可以稱之為佛法。  但用不著糾結這木筏是用什麽木頭做的, 或者到底標的是什麽教的名字。 

基督教或者基督教的某些教義如果可以把你從痛苦的此岸渡到快樂的彼岸, 那我們也可以稱之為佛法。  隻要能離苦得樂, 隻要能渡到彼岸, 管木筏該叫什麽呢?你要非得叫它基督教, 佛不會有反對意見。 但是如果兩個人因這木筏到底該叫什麽而起了爭執, 阻礙自己渡河,那麽就不符合佛法。 或者一個佛教徒因為這個木筏標著基督教的標簽,不肯上船,  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去不了快樂的彼岸, 那麽也是違背佛的教導的, 並不是真的佛教徒。   反正渡到快樂的彼岸就可以舍棄而且應該舍棄這木筏。 誰渡了河還背著木筏呢? 為什麽要管木筏貼的是什麽標簽呢?

所以,隻要是能達到離苦得樂的目的, 佛法可以包容基督教, 不排斥基督教。  即使基督教徒非得說我們這不是佛法, 佛也沒什麽好辯解勸慰的, 隻要基督徒依基督教達到了快樂的彼岸,佛不會糾結你給木筏起什麽名字, 也會為你得到快樂而歡喜。

我認為這就是佛法對基督教的態度。

 

 

所有跟帖: 

“佛在世的時候還沒有基督教?” 。 恰恰相反,有趣的是,上帝沉默期則是人類文化的蓬勃期 -未完的歌- 給 未完的歌 發送悄悄話 未完的歌 的博客首頁 (81 bytes) () 05/29/2024 postreply 09:49:09

基督宗教起源於公元一世紀 -SwiperTheFox- 給 SwiperTheFox 發送悄悄話 SwiperTheFox 的博客首頁 (344 bytes) () 05/29/2024 postreply 09:53:19

舊約新約是一體啊 -未完的歌- 給 未完的歌 發送悄悄話 未完的歌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9/2024 postreply 09:54:15

咳咳,那個,叫猶太教 -有個用戶名- 給 有個用戶名 發送悄悄話 有個用戶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9/2024 postreply 09:57:19

我知道。人類的智慧和文化,突然在公元5世紀左右像集體開花一樣突然湧現,不覺得是是個有趣的現象嗎?我個人認為是,天啟 -未完的歌- 給 未完的歌 發送悄悄話 未完的歌 的博客首頁 (98252 bytes) () 05/29/2024 postreply 10:01:40

我知道。但它還是叫猶太教 -有個用戶名- 給 有個用戶名 發送悄悄話 有個用戶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9/2024 postreply 10:04:26

到底叫什麽, 並不影響主貼內容--不用在此糾結 -SwiperTheFox- 給 SwiperTheFox 發送悄悄話 SwiperTheFox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9/2024 postreply 10:09:39

我還以為真有那本佛經討論過聖經,原來都是些佛學生的胡思亂想。 -QualityWithoutName- 給 QualityWithoutName 發送悄悄話 QualityWithoutNa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9/2024 postreply 09:54:38

佛鼓勵我們不要教條地看佛法(法非法), 要徹底理解, 學以致用。 -SwiperTheFox- 給 SwiperTheFox 發送悄悄話 SwiperTheFox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9/2024 postreply 10:02:07

肯定有另一個佛學生不同意你的說法。那個學生強調體驗,打坐,而不是理解。 -QualityWithoutName- 給 QualityWithoutName 發送悄悄話 QualityWithoutNa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9/2024 postreply 10:12:44

不同意就不同意唄, 不影響他, 也不影響我。 -SwiperTheFox- 給 SwiperTheFox 發送悄悄話 SwiperTheFox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9/2024 postreply 10:15:32

我猜你最後幾個字想寫“而不是理解”。 理解不妨礙打坐與體驗, 更準確地說, 我們大多數人需要三者結合。 -SwiperTheFox- 給 SwiperTheFox 發送悄悄話 SwiperTheFox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9/2024 postreply 10:21:17

能不能仔細講講你這裏的苦和樂是什麽? -QualityWithoutName- 給 QualityWithoutName 發送悄悄話 QualityWithoutNa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9/2024 postreply 12:00:37

請另開一帖仔細談談。 -QualityWithoutName- 給 QualityWithoutName 發送悄悄話 QualityWithoutNa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9/2024 postreply 12:01:31

佛法當然不排斥基督教,但是,佛法的彼岸和樂指的是究竟涅槃的彼岸,是究竟涅槃的常樂我靜。這是基督教作不到的。 -油翁- 給 油翁 發送悄悄話 油翁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9/2024 postreply 13:41:1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