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本期大問題節目要探討的大問題是 Are science and religion mutually exclusive?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一個視頻 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在一次講演中透露
他相信這個宇宙有一個造物者的存在 雖然這個造物者並不是人形的 但這個宇宙的秩序並不是偶然產生的
楊老分享說 隨著他年紀增大 隨著他對物理學的認識愈發深入 他自身的宗教感也越來越強
如果你問我 有沒有上帝呢 那麽如果你所謂的上帝是一個人形狀的那我想沒有
那你如果問說有沒有一個造物者 那我想是有的
因為整個世界的結構不是偶然的 所以這些不偶然 而力量這麽大
影響這麽大的東西是哪來的呢 我現在90多歲了 我年紀越大的時候
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 是在改 在20歲的時候 我會對於把造物者
或者自然形象化 是堅決反對的 可是我年紀漸漸大了以後 反對的動力在降低
為什麽緣故呢 年紀越來越大的話 自信心變小了
因為看見的東西 妙的東西 多的不得了 自己覺得能夠把這東西貫徹地了解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所以 如果你說這個就是比較多有宗教感
我想 是一個正確的講法 我們聽到楊振寧先生的這個想法
多少會感覺有點意外 雖然不至於覺得不可理喻 但是 就像我們聽說牛頓、愛因斯坦說他們也有宗教信仰一樣
我們多多少少會感覺有些意外 為什麽會感到意外呢 因為科學和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是互斥的
我們都知道 以前科學不夠昌明的時候 宗教掌控著對這個世界的解釋權 這個世界是神創造的 人也是由神設計的
日月星辰都是由小精靈在推著走的 但是 隨著近代以來科學的發展 宗教對世界的解釋 都在被不斷地證偽
我們發現 字宙是大爆炸產生的 人類是由猿猴演化而來的 日月星辰的運動是因為萬有引力 而並不是因為神明在發功
因此 我們從中就能看出這麽一條邏輯 那就是 宗教隻是科學發展尚不昌明的階段性的產物
科學和宗教是對立的 或者說是彼此互斥的 因此隨著科學的發展 宗教必將會被驅除
但是 話說回來 我們看到有一些科學家 甚至說世界頂尖級別的大科學家
包括像牛頓、愛因斯坦、楊振寧這樣的大科學家 都說自己有宗教信仰 或者至少有一種準宗教的信仰
這就讓我們覺得他們似乎是分裂的 我們會覺得 科學和宗教是對立的 一個科學家應當是無神論者
而這些大科學家有宗教信仰 究竟是這些科學家個人的問題 還是科學本身就是沒辦法驅除宗教呢
科學和宗教究竟是一種互斥的關係 還是說兩者是可以兼容並存的呢
為了掰扯清楚這個大問題 我們查閱了一些文獻資料 基於這些文獻資料 我們模擬了一場嚴肅的辯論
辯論方分為正方和反方 正方持一種對立論 正方主張 科學和宗教是對立的或者說是互斥的
因此科學的發展能夠證偽和排除宗教信仰 而反方持一種兼容論
反方認為 科學的發展並不能證偽和排除宗教信仰 科學和宗教是可以兼容並存的
好 介紹完正方和反方的基本立場 下麵我們就正式進入辯論環節 首先進入第一輪辯論
有請正方出場
科學和宗教能否兼容並存呢 對此正方的回答是 當然不能 科學和宗教是處在一種勢不兩立的狀態之中的
就是有你沒我 有我沒你的關係 那麽隨著科學的發展 宗教必將會被驅除 大家注意 我們今天的辦題
並不是說隨著科學的發展 以後現實中就不會有人信教了 現實生活中可能永遠都會有宗教的存在
但正方主張的是 在理論上 科學和宗教是互斥的 雖然隨著科學的發展 現實中還是會有人信教
甚至還是會有科學家信教 但這隻能說明是這個信教的人自己認識不夠充分的問題
是這個人智力上犯懶的問題 而不是科學的問題 有人信教 甚至有科學家信教
並不能從道理上說明科學不能證偽和排除宗教 好 我們從邏輯上捋清楚正方的主張以後 我們再來看看曆史
從曆史大勢來看 確實也就是這樣 近代以來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 宗教的空間不斷地被擠壓
確實呈現出一種科學在證偽和驅除宗教的趨勢 之前開題的時候也提到了
以前科學不昌明的時候 宗教掌控著對世界的解釋權 但隨著科學的發展 宗教解釋都被證偽了 都被科學解釋給取代了
那麽相信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 在道理上 宗教就是會完全被科學所取代
另一方麵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方麵 隨著科學的發展宗教也在逐漸被驅除 在前現代 比如說你種莊稼缺水 你會去拜龍王
你生孩子總生不出來 你會去拜觀音菩薩 但是 現在人如果在麵臨不孕不育的問題的時候
肯定不會先去拜送子觀音了 而是先去醫院去找治療不孕不育的醫生找解決方案
好 這就是正方的主張 從道理上來說 科學和宗教是處於一種對立的狀態的
曆史的發展也映證了這一點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 宗教必將會被驅除
好 說完正方的主張 下麵我們來聽一聽反方的主張
反方認為 科學的發展並不能排除宗教信仰 反方會主張一種兼容論
也就是說 無論科學發展得再怎麽昌明 宗教永遠都會有自身的存在空間 生物學家史蒂芬.古爾德就提出過一種說法
簡稱NOMA 這是Non-Overlapping Magisteria的首字母縮寫 也就是科學和宗教是兩種不重疊的權威的意思
這就是說 兩者所關涉的領域是不一樣的 因而是可以做到井水不犯河水的 是可以兼容並存的
那麽這個NOMA具體是怎麽說的呢 一般而言 學界對NOMA有三種解讀
第一種解讀 科學處理的是物質世界的對象 而宗教處理的是精神世界的對象
你科學研究的都是物質世界的分子、原子、誇克之類的東西
而像上帝存不存在上帝愛不愛我們 這事情就是科學管不了的事情
你能通過科學方法來測一測上帝存在或者不存在嗎 你是測不出來的因為它不是外部世界的對象
而是我們內在的精神世界所信仰的對象 因而就是宗教所關涉的對象
這不該科學來管的事情 科學就別來僭越 這是對NOMA的第一條解讀 那麽對NOMA的第二條解讀是說
宗教處理的問題是科學通過實證的方法所無法處理的問題 而這些問題往往都是一些根本性的問題
比如說 科學可以解釋這個世界是如何運行的 萬有引力、相對論、量子力學
都可以來解釋世界的運行方式 但是 這個世界為何存在
這事情就是科學解釋不了的 而這 就是宗教所關涉的對象了 這就對NOMA的第二條解讀
NOMA的第三個解讀 是說 科學處理的是事實問題 而宗教處理的是價值問題
事實問題指的就是一些事實性的判斷 比如說 人類是不是演化而來的 還是被設計出來的
這就是個事實問題 而價值問題是指一些關於好壞善惡的價值判斷 比如說
我們怎麽生活才是好的 或者說我們要不要做一個好人 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問題
這科學是管不了的吧 因為科學研究是價值中立的 用馬克斯.韋伯的話說就是
科學是一種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是處理不了價值問題的 因為事實是推不出價值的嘛
就比如說基困編輯從科學的視角來看 無所謂好壞 隻有能不能做成的問題
但基因編輯是好的還是不好的 是不是應當發展的 這就是科學本身所無法回答的了
當然另一方麵 承認NOMA第三條解讀的宗教人士他自己也會自覺一些 就不再去觸碰事實問題了
宗教也在發展嘛 就比如說 那些奇跡 發個功就讓海水分開 五餅二魚就喂飽了全村人
這些事實問題宗教就不再摻和了 宗教對此保持沉默 這些就交給你們科學家去證實或者證偽
而宗教 就專心致誌地處理價值問題 讓有信仰的人樹立良善的三觀
過上一種有道德的生活 好 這就是反方所主張的NOMA學說
科學和宗教兩者處理的是不同領域的東西 因而是可以兼容並存的
當然 要認可NOMA學說 這要求宗教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主要是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協和退讓
不再宣傳奇跡、不幹涉事實問題 而專注於剛剛說到的精神世界、非實證的根本性問題以及價值問題
這就有點自然神論的味道了 其實這也就是很多科學家所信仰的一種宗教
其實 我們縱觀曆史 與其說宗教的發展像正方所言的那樣是不斷被證偽和驅除的過程
倒不如說 是宗教隨著科學的發展 不斷退回到自身核心定位的過程
我們從曆史上來看 宗教和科學的關係並非像有些人以為的那樣 經曆了你死我活的鬥爭
其實我們說來說去也就這麽幾次鬥爭的案例 哥白尼的書被禁、布魯諾被燒死、伽利略被迫害
說來說去也就是這麽幾個教會迫害科學家的案例 而且 實際情況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殘酷
哥白尼是死後書被禁了一段時間 布魯諾被判死刑並不是因為他在搞科研
而是因為他要另立新的宗教 還有伽利略被迫害 其實也就是被軟禁在自家的小別墅裏
該做研究做研究 該會客會客 而且大家要知道 早期的科學研究幾乎都是在教會的支持下進行的
在大學養活這幫科學家之前 養活科學家的機構是教會 當時的科學家搞科研
是為了榮耀上帝 比如牛頓就是這樣的想法 上帝創造了世界 並為它賦予了精妙的自然法則
而牛頓研究物理學的一個動機就是為了映證上帝的偉大智慧 另外我們再舉個例子
本來基督教認為宇宙是永恒的 而現代物理學認為宇宙有個起源
結果大家要知道「宇宙大爆炸」這個學說 最早並不是由哈勃或者愛因斯坦提出的
而是由比利時人喬治 • 勒梅特提出的 而他 是一個天主教的牧師
人家就是一個神職人員 另外 大家都知道 中國最早的一些科學思想 也都是傳教士帶來的
我們都知道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 這些都是傳教士 中國最早的一些現代科學思想 都是他們最先帶來的
可見 咱們說回來 縱觀曆史 宗教和科學並不是你死我活的鬥爭關係 反而早期的科學研究是在教會的支持下發展起來的
現在隨著科學的發展 宗教並不是被驅除了 而是退回到自己的核心定位之上
那就是退回到精神世界、非實證的根本問題以及價值問題之上
這樣的宗教 難道不能和科學並存嗎 好 這就是反方的主張 介紹完反方的主張
我們下麵來看看 正方對此有什麽回應
之前反方提到的NOMA好像很雄辦的樣子 而且 好像宗教好像已經擺出了一副妥協的樣子
人家都妥協成這種不幹涉主義的自然神論了 這樣的宗教和科學應該是能夠兼容並存了吧
正方可不會這麽輕易認輸 還記得嗎 正方的主張是 科學的發展必然會排除宗教信仰
無論你是不是這種不幹涉主義的宗教 科學和宗教就是不兼容的 所以正方是不能夠接受NOMA學說的
哲學家約翰.沃勒爾就對NOMA的三種解讀逐條給出了反駁 第一條解讀是說 科學處理的是物質世界的對象
而宗教處理的是精神世界的對象 沃勒爾回應說 這一條是建立在一個非常武斷的本體論的假設上的
好像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處在一種二元分立之中 沃勒爾說 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整體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中 要麽上帝存在 要麽上帝不存在 就像在這個世界中 誇克要麽存在要麽不存在一樣
你不能說 雖然上帝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世界裏麵不存在 但是在看不見摸不著的精神世界裏存在了
那你這就有點耍滑了 而且 即便承認上帝隻在精神世界裏存在
那麽宗教依然要回答 你有什麽證據能夠證明上帝在精神世界裏麵存在 看不見的摸不著的也需要證據我們才能說它存在
就像誇克 誇克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物質 但我們說誇克存在 就是建立在堅實的證據之上的
同樣的你說上帝在精神世界裏存在 你也需要給出證據 你是要講道理的
而你一旦要講道理了 這就和科學脫離不了關係了 因為講道理是要遵守全世界都共通的遊戲規則的
比如說擺事實、講邏輯 那麽宗教和科學在這個意義上就不是不重疊的了
而是競爭的關係 你宗教憑什麽說你講的道理比科學講的道理更有道理呢
那咱們得說道說道 看哪邊兒的道理更有道理 如果科學上找不到上帝存在的證據和道理
憑什麽你宗教就能講出更好的道理呢 如果你真給出了更好的道理 那你就不是宗教了 你就是科學了
如果真的通過實證的方法 擺事實、講邏輯 從而證明這個世界就是上帝創造的
那我們就把這個結論當成科學結論了 但問題就在於 你們宗教總是不來真的總是玩虛的
這就不叫講道理了 這叫糊弄 好 這是正方對NOMA的第一條解讀的反駁
第二條解讀是說 科學處理的是實證的問題 而宗教處理科學不能夠實證的問題
沃勒爾說 首先 科學能夠實證的和不能實證的這個界限一直在變動
就像當年地球是不是宇宙中心這事兒 在古代看來是沒法實證的 當時的科學處理不了這個事情
但是 理論上 它依然是個科學問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它就是能夠被實證的問題
所以宗教固守的所謂的科學不能處理的問題 是一個不斷縮小的領域 理論上 這個領域是不存在的
所以宗教這不就有點鑽空子嗎 就仗著科學的發展並不能一下子搞清楚所有的問題
那宗教就專門挑一些科學暫時還沒研究清楚的問題 就說這個地盤是自己的 這不就是鑽空子嘛
這並不能在道理上證明科學和宗教是可以並存的 其次 即便我們承認就是有一些科學處理不了 可以交給宗教來處理
問題又來了 你宗教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 還是撇不開和科學的關係 因為宗教對這些領域做出斷言
肯定也是要講道理的 你一旦講道理 這又回到對第一個解讀的批評上 你宗教憑什麽說你講的道理就比科學講的道理更是道理呢
那這樣的話 科學和宗教並不是不重疊的關係 還是有競爭關係的 這就是對第NOMA二條解讀的批評
第三條解讀是說 科學處理的是事實問題而宗教處理的是價值問題 沃勒爾首先承認
第三條解讀 比起前兩條解讀靠譜多了 邏輯上並沒有什麽明顯的硬傷 宗教自此放棄對所有事實問題的解釋
全都交給科學 宗教隻關心善惡對錯 確實 表麵上看 這樣的宗教在邏輯上是可以和科學並存的
但是問題在於 請問 在現實中有這樣的宗教嗎 請問 有哪種宗教會做出如此大的犧牲
要放棄對任何事實問題的解釋呢 注意 是任何事實性的判斷 不單單是放棄對諸如五餅二魚喂飽全村人
或者聖靈感孕這種奇跡事實做判斷 也包括一些對宗教很重要的事實判斷 比如說
人有靈魂 比如這個世界是由神創造的 這樣一些重大事實 宗教也不能做判斷
甚至 連上帝存在這樣的事實判斷 宗教也要保持沉默了 請問那個宗教能做到這一點
這是不可能的 它隻要在現實生活中是個宗教 總是難免要牽涉到對事實問題做出解釋的
因為宗教給出的任何價值判斷 其實都不得不預設某種事實判斷 哪怕是一種隱秘的事實判斷
教會教育你要保持虔誠 禮拜六放假了要去義務勞動 去扶老奶奶過馬路 但是宗教之所以能夠宣揚這些價值
是暗含了這麽一條事實預設的 那就是 你是有靈魂的 並且你的靈魂會因為你經常扶老奶奶而得到救贖的
這就是已經暗含了事實判斷了 所以對於NOMA第三個解讀 宗教其實是做不到的
而一旦宗教牽涉到對事實的判斷 又回到對之前的批駁之上 那就是你得講道理
那宗教和科學還是處在一種不重疊的競爭關係之中 好 這就是沃勒爾對NOMA的逐條反駁
說完對NOMA的反駁 下麵我們來聽一聽 反方將會怎麽回應
聽完正方對NOMA學說的批駁 反方回應說 這科學也太狂妄了吧
尤其是對於NOMA第二點解讀的批駁 什麽 這個世界上一些科學研究不了的根本性的問題
宗教也無權來研究? 宗教要來研究的話還是得用科學方法? 合著這邏輯就是說
科學研究不了的領域也必須由科學來研究 你們聽聽看這還是人話嗎 我們之前也說了
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一些根本性的問題 科學就是沒法研究的 就像哲學家菜布尼茨發出的感慨
為什麽萬物竟然存在而不是無 你們說這是一個科學問題嗎 科學對此能給出確切答案嗎
而且 現在一個有科學素養的當代科學家 他們都會刻意去避兔對形而上的、本質性的問題的關注
以前的科學家 比如牛頓和愛因斯坦那個時代的科學家 他們都會去追求某種客觀真理或者絕對真理
但是到了後來 尤其是到了量子力學出來以後 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家 會自覺地拒斥追求這種帶有形而上學色彩的科學真理了
現在的科學研究對象不叫真理 而叫做可驗證的假設 而對於一些不可驗證的東西
現在的科學會自覺保持沉默 而在這份科學保持沉默的領域
就為宗教信仰保留了地盤 我們來舉個例子來說 就像開篇提到的楊振寧先生的感想
他說宇宙是如此的精妙 很難相信是偶然產生的 估計 楊老在這裏未言明的語境就是宇宙微調
有不少科學家都是根據宇宙的微調現象 從而認為宇宙不是偶然產生的 而是被設計出來的
什麽叫微調呢 我們引用之前有期節目的素材來科普一下微調理論
好 科普完微調理論 不過我們這裏說明一下 楊振寧先說的這個造物者或者設計者 並不是一種人格化的設計者
不過呢 意思大概就是楊老說的那個意思 就是這個宇宙很難想象是偶然產生 而更有可能是出自一種更高級的設計
確實 科學可以給出一套物理學標準模型 可以測算出其中的各種參數 但是 為何那些自由參數恰巧取了這樣的數值
使得這個宇宙恰好落在黃金區間裏麵 這就是科學本身無法解釋的了
這麽一種宇宙的合目的性就為信仰預留了空間 現在不是流行一句話嘛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當然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話說得有點滿 科學回答不了的一些根本問題 倒不能就證明某種特定的宗教對這種根本問題的回答就是正確的
但是至少能夠說明 科學是有盡頭的 科學並不能窮盡一些根本問題
因而這就至少為宗教保留了地盤 在這個意義上 科學和宗教是能夠兼容並存的
其實 曆史上有一些大哲學家的哲學理論 是支持兼容論的 或者說至少是對兼容論相對更友好的
比如 大哲學家康德就認為 對於一些根本性的問題 科學是永遠沒法給出解答的
對於這些根本性的問題 我們隻能信仰 用康德哲學的話來說 科學知識隻能處理現象界的事情
也就是我們的認知範疇能夠投射其中的現象界 而對於那些我們的認知範疇不能發揮作用的本體界的存在
我們隻能信仰 大家知道 康德是一個啟蒙哲學家 他認為我們並不能通過知識的方式證明上帝存在
但同時 康德也認為 我們也不能通過知識的方式證明上帝不存在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 宗教就是科學所不能證偽的
再但是 即便我們不能確認上帝存在 康德認為 為了道德的緣故
我們需要假設上帝存在 當然康德這裏說的上帝 並不一定就是聖經裏麵描述的那種上帝
而就是一種無條件的絕對者 這個無條件的絕對者能夠為道德的絕對律令提供無條件的擔保
另一位大哲學家維特根斯坦 也會持一種對兼容論更友好的態度 一方麵 維特根斯坦有一顆強大的理科腦
他強調說事情要把話說清楚 要講求條分縷析 要擺事實 講邏輯 要講求科學思維
但另一方麵維特根斯坦認為 像倫理判斷、審美體驗以及宗教體驗
這些根本性的東西也是人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但是 像宗教體驗這種根本性的東西
我們就不能放到科學層麵上去條分縷析了 科學對這些根本性的東西是說不清楚的
我們對此應當保持沉默 當然 維特根斯坦可能也不會認同某種特定的 智能設計論或者神創論
因為這些說法可能經不起檢驗 太過武斷了 但後期維特根斯坦的思想 可能會對這些宗教解釋持一種更包容的態度
當然這就是維特根斯坦哲學的細節問題了 在這裏我們不去展開 總之 像康德、像維特根斯坦這種主張啟蒙、講求科學思維的人
他們的思想反而是支持兼容論的 好 這就是反方的回應 科學的盡頭並不一定就是神學 但科學是有盡頭的
因此這就為宗教信仰保留了地盤 好 說完反方的回應 我們再來聽一聽正方對此又有什麽新的回應
反方說 一些根本性的問題 科學是處理不了的 但問題在於 宗教就能處理的了?
正方會說 我們就不明白了 科學處理不了 你宗教憑什麽就能處理的了?
什麽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這都是胡話 如果這些領域超出了科學的領域 那麽它也必然超出了神學的領域
打個比方 就像是說 量子力學 目前科學就沒搞清楚其中的原理 哪怕科學永遠也不可能搞清楚量子力學的原理
但是你宗教神學就可以跑過來說 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就是上帝怎麽怎麽著設計出來的 你憑什麽這麽說 我們科學家研究不出來
你神學家一拍腦袋就能給出答案了? 你宗教也得講道理 這就回到老問題了 你一旦要講道理 你也得按照基本法 你也得擺事實、講邏輯
你不能跳大神啊 在這裏 正方會說 所謂的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或者說
宗教在所謂科學的盡頭給出的一些宗教解釋 其實犯了一個典型的邏輯謬誤 那就是
那就是假的兩難推理 false dilemma 什麽叫假的兩難推理呢
就是說 關於這個世界為何竟然存在這個大問題 你科學沒法給出解釋了吧 科學到了盡頭了吧
那既然你科學解釋不清楚 所以這個世界就是被更高級的造物者創造出來的
這就是假的兩難推理 誰說目前科學解釋不清楚就非得用神創論來解釋?
難道咱們就不能暫時存疑 然後通過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來解決嗎
之所以宗教總是利用這種假的兩難推理 做出什麽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種斷言
說到底 是因為宗教解釋總是立場在先的 就是你們想要把這個世界解釋清楚之前
你們的立場早就確定了 所以就甭管給出什麽樣素材 你們都能扯到 這難道不正好映證了上帝的存在或者上帝的偉大嗎
最終都扯到你們的宗教信仰上 這就是立場在先 用咱們老百姓的話說就是 屁股決定腦袋
然而 被屁股決定的腦袋還能是清醒的腦袋嗎 一種基於信仰而給出的宗教解釋或者神學知識
還算是講道理的知識嗎 好 這就是正方對反方所謂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的回應
宗教對一些所謂根本問題的解釋 通常都是一種立場在先的強行解釋
那麽接下來 反方對此有什麽回應呢 反方會說 你們正方說宗教是立場在先的
難道科學不也是立場在先的嗎 科學 其實也是一種信仰
科學本身其實也是一種信仰 它在這一點上是和宗教是一樣的都是基於信仰的
那麽既然都是基於信仰的 憑什麽說你的信仰就比我的信仰要更高明? 為什麽說科學本身也是一種信仰呢
首先 任何科學的底層都有一些公理 科學本身會把這些公理當成是不證自明的
注意 這些不證自明的公理是無法通過科學本身來檢驗的 它們構成了科學大廈的基座
而這些公理本身說中性一點是一種信念 其實說白了 也就是一種信仰 我們之前有一期討論科學哲學的大問題節目中
也介紹過哲學家托馬斯.庫恩的觀點 他就說 科學的發展其實並沒有什麽線性的、必然是進步的方向
科學的發展就是一種底層範式的突然變換 新範式取代舊範式並不是因為新範式本身更符合邏輯
或者更符合世界的本質 而就是基於科學共同體中相信這種底層信念的人多不多
其實說白了 就是一種擁有不同底層信念的人所組成的圈子之間的話語權的鬥爭
另一位哲學家費耶阿本德在庫恩的基礎上更進一步 他認為 科學其實並不比非科學的宗教更高明、更正確
毋寧說 科學本身就是一種宗教 科學與宗教並沒有明確的界限
為什麽這麽說 因為科學理論的提出很多情況下 都是基於科學家的一種近似於宗教體驗的靈感而進發出來的
這其中並沒什麽所謂的科學道理可言 另外一方麵 科學理論的傳播也是基於很多機緣巧合的因素
才被科學共同體甚至社會大眾認可的 這其中更多是所謂的傳播學在起作用 而非科學本身具有什麽真理性
因此科學所宣揚的那種比宗教神話更高人一等的姿態 本身就是一種神話
另外 還有一些左派的學者 比如馬爾庫塞 認為抱持著實證主義的現代科學技術
本身並不是客觀真理 而是與資本主義共謀的一種意識形態 它是一種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進行統治的權力
目的在於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進行全麵的控製 從而把人塑造成一種 單向度的人
當然 我們說回來 科學是不是像馬爾庫塞批判的那樣隻是一種統治意識形態 即便這種說法有待商榷的話
但至少反方可以說 科學本身也是基於信仰的 既然科學本身也是基於信仰的
那麽信仰為什麽不可以多元化呢 為什麽這個世界上隻能有一種名叫科學教的信仰呢
我們宗教可以包容你科學 那你們科學教為什麽就一定要對宗教趕盡殺絕呢
我們為什麽不能兼容並存呢 好 這就是反方基於科學也是一種信仰
對正方所持的對立論的一種質疑 說完反方的質疑 下麵我們來聽一聽正方對此的回應
對於反方的觀點 也就是科學也是基於信仰的 因此並不比宗教神話更高明
正方對此的回應是把科學和宗教信仰混為一談 你們開什麽玩笑呢
正方首先承認 雖然 在科學研究中有一些前提性的理論或者說範式
是來自於科學家的靈感 這其中可能確實沒什麽道理可言 但是 就像哲學家卡爾•波普爾所言
這些基於靈感而進發出來的理論 是要接受經驗的檢驗的 尤其是要接受經驗的證偽的
科學的精髓是試錯法 trial-and-error 或者用波普爾的話說就是 猜想與反駁
你提出的理論是要接受經驗的檢驗的 經受住反駁的理論才是靠得住的理論
這也就是胡適之先生說的 大膽假設 小心驗證的意思 這才是科學的精神
而這一點就構成了科學和宗教的重大區別 對於那些前提性的理論
科學家並不會像宗教徒遵循教條那樣把它們當成是絕對的真理 科學家會把這種前提性的理論看成是一種近似的真相
approximate truth 隻有經曆過經驗的驗證之後 我們才會選擇以這種假設作為前提
而且這種前提假設隨時都要向任何質疑和挑戰保持開放 如果在座有搞科研的朋友
你寫科研論文的時候有一些基本的學術要求 這些要求的核心訴求其實也就是在說
不要對自己的理論太過自信 不要因為這個理論是你提出的 你就對他有更多偏愛
地質學家托馬斯.張伯倫就提出過一種做科研的心法 叫做多重操作假設
提出這個心法的初衷 因為人性有這個弱點 就是會溺愛自己提出的觀點
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就會對自己提出的理論有更多偏愛 哪怕科學家也是這樣
所以科學家在收集經驗證據或者采集數據的時候 就會自覺不自覺從中選取那些符合自己原有觀點的素材
而無視不符合原有觀點的素材 所以對於這種人性的弱點 張伯倫就要求 科學家在提出理論假說的時候
不單單是要大膽假設 而且是要做出多重假設 就比如說 你要解答一個大問題
需要不僅僅隻提出一個假說 而是需要提出多個假說 這些假說彼此之間是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對立的
對於每一種假說 你需要把正的反的都說一遍 然後經過了各種支持和反對以後 再從中選擇一個相對更合理的假說
怎麽聽起來有點像咱們《大問題Dialectic》節目的形式 總之 科學並不像宗教信仰那樣會執著於教條
而恰恰相反 科學要不停地批評和反駁 經曆了充分批評的學說才是靠譜的學說
這才是科學精神的精髓 所以基於上述理由 科學不是基於信仰的
在這一點上 科學和宗教神話當然是非常不同的 好 這個問題辯解完了
那麽下麵正方要回答的另外一個問題是 如果科學和宗教是不同的 那麽憑什麽科學總覺得自己比宗教高人一等呢
不同的話 咱可以並立嘛 那為什麽要覺得高人家一等 要取代或者排除宗教呢
對於這個問題 我們可以這麽來理解 就是雖然科學家並不會覺得科學有多厲害
科學精神的精髓就是不要對自己的觀點過分自信 但是 吊詭的地方就在於
恰恰是科學這種對自己不過分自信的姿態 使得它就是比那些對自己過分自信的宗教、神學
要高明一些 這是不是聽起來有點悖謬的感覺 我們說個故事你就能理解了 這就有點像蘇格拉底的神諭的故事
這個故事就是說 有人去神廟裏麵求神諭 神諭就是神的指示的意思 他就問呢
全希臘最有智慧的人是誰 神諭回答說 是蘇格拉底 然後這個人就把這神諭告訴給蘇格拉底本人了
蘇格拉底聽了大為不解 不對啊 我感覺我自己很無知 我的口頭禪就是這事兒我不知道
我這麽一個成天說不知道的人 怎麽會是全希臘最有智慧的人呢 你看看那些成天說自己掌握了真理的人
這種人在希臘不少的 他們自己都把自己叫做智者 我怎麽可能比他們更有智慧呢
最後 蘇格拉底把這事兒想明白了 這條神諭的道理在於 正是因為他自知無知
所以他就比那些成天宣稱自己掌握了真理的人 更有智慧 在這個意義上 同樣的道理
科學之比宗教更高明的地方就在於 科學是自知無知的 而宗教就相當於那些兜售真理的希臘智者
對世界、對認識保持開放的態度 就是在認知上能夠輾軋別人的體現
好 這就是正方對反方指責說 科學也是一種信仰因而並不比宗教更高明的回應
本期關於科學能否證偽和驅除宗教的大問題 我們分別介紹了正方的觀點和反方的觀點
簡單總結一下 本次辯論分為對三個子議題的辯論 第一個子議題是科學和宗教能否兼容並存
正方認為兩者是互斥的 隨著科學的發展 宗教必然會被證偽和驅除 反方則提出了一種兼容論的方案 也就是NOMA學說
但正方也對其進行了批駁 第二個子議題是所謂的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也就是說
在科學在其邊界之外 能否有宗教的容身之地 反方認為宗教在科學之外有其自身的地盤
但正方認為是沒有的 因為宗教但凡要對事實問題做出解釋 必須遵從同樣的講道理的規則
那麽它就和科學是有競爭關係的 因而並不存在兩種不同的東西的兼容並存 第三個子議題是所謂的科學是不是和宗教一樣
也是基於一種信仰的 反方認為科學本身也是基於一種武斷的信仰的 因而它並不比宗教更高明
而正方反駁說 雖然科學的前提可能是武斷的 但它不同於宗教的地方在於它是開放的和接受批判的
是自知無知的 因而在這一點上是比宗教更高明的 對於今天這場辯論
不知道你 更讚同哪一方呢? 或者說 你能否提供更好的理由? 歡迎你也同哲學家們一起參與到對這個大問題的討論之中
他們的看法發表完了 現在輪到你來發言了 請投出你的一票 並發表
你的看法
科學和宗教
所有跟帖:
•
簡短節說, 認知物質世界的事, 交給科學。 個人信仰, 不反對宗教。宗教別幹預他人, 別摻和政治
-SwiperTheFox-
♂
(0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6:19:19
•
關於某些科學家最後信上帝
-SwiperTheFox-
♂
(265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6: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