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指點,並且專門製圖解說。第四字有可能是“胃”字麽?“胃宿” 為二十八宿之一,

本帖於 2024-05-26 09:08:12 時間, 由普通用戶 Shubin 編輯

為西方七宿第三宿。作者初名元植,字平泉,入道後改名西月,字涵虛,又字團陽,號長乙山人、卷石山人、樹下先生。

他給自己起的名字是“李西月”,所以我懷疑是以“胃”字暗指西方。之前我也猜測是“胄”字,如果是“玄胄”就說得通,介胄也說得通。

您指出第二字為“橋”,我沒有疑問。但多年來學術界都認為“圓嶠內篇”是李的著作集,以對應明代陸潛虛的著作集“方壺外史”。估計他們認為嶠是圓形的山,方壺是指方形的山吧。

作者的別號之一是“樹下先生”,那麽“圓橋”就比“圓嶠”合理一些。看來我還須去尋找一些原始資料。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