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 vs. 弗洛伊德 — 想不到的細節之一

來源: 糯米粥 2023-12-02 12:26:0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74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糯米粥 ] 在 2023-12-02 12:26:3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最近在讀榮格傳記,太有意思了,太多想不到的細節了。

1, 兩人理念不同的原因之一:

弗洛伊德--從沒有在精神病院工作過。他在家開了個心理谘詢所,他的客戶基本上是經濟狀況良好的上層人士。

榮格--在精神醫院工作過多年,病人多是中下層。倘若用現代術語說來反推,他倆認識之前,榮格的工作經驗是精神病醫生,而弗洛伊德則是心理谘詢師。
 
他倆理念最大的分歧在於弗洛伊德把“性”作為一切的驅動,而榮格根據自己多年在精神醫院的臨床經驗,認為性僅僅是拚圖上的一塊,而遠遠不是高於一切。我想一個重要因素在於他們倆接觸到的不同病人群體。不同的群體的不同“痛”點挺值得玩味的。
 
2,兩人的貢獻
他們倆的最大貢獻,如果我來就這本書總結一下,覺得有2點:
(a) 他倆之前,心理學沒有從精神病裏麵分出來。他們倆是心理學分出來的催化劑
(b) 弗洛伊德提出了unconscious, 而榮格在這基礎上有了更多的發揮,比如提出了collective unconscious ;再有我們今天當作“空氣”的一些概念都是容格發明的,比如introvert vs. extrovert 
 
榮格-- 基督教牧師的兒子
弗洛伊德--猶太人。他說如果沒有早期榮格的接受和加入,他的理論估計隻會限於猶太人圈子。
 
榮格在精神病院工作期間,絕大部分病人都是新教教徒和猶太人,天主教徒少之又少。他在科研過程初期中探索人的潛意識,他的法國同事不理解,法國同事說這種問題交給上帝就行。法國是天主教國家。
 
所以這本書的觀點是,他們的宗教跟他們在心理學的貢獻息息相關。
 
3, 兩人的決裂
 我還留意到書裏有個細節的對比:跟情人的決裂 vs. 跟導師的決裂。哪一個痛徹心扉?
 
Jung 在跟情人Savina Spielrein 決裂後保持了友誼,甚至有工作上的合作和探討。他給女方的信裏這麽寫:"I'm sure unwittingly I have swallowed a piece of your soul, as well as you of mine. What matters is what one makes of it"
 
Jung在跟導師Freud決裂後,自己說自己fallen into an immense hole . 幾十年後他回憶往事時說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就是自救--"saved his life from that hole". 這個過程用了好幾年的時間
 
回頭爭取寫細節之二,榮格經曆的靈異事件。

 

 

所有跟帖: 

跟導師決裂雖然很痛,但肯定是他做的最重要最正確的決定之一 -木有文化- 給 木有文化 發送悄悄話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頁 (133 bytes) () 12/02/2023 postreply 20:11:52

PP推薦過我JUNG的小紅書,das Rote Buch原文是那種特別難認的德語帶很多插圖。後來我煩了找一本隻有text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253 bytes) () 12/02/2023 postreply 22:46:38

或許這就是“心理學”的特點:各種討論/討論過程,遠比泛論或所謂定論要重要得多,也更有趣。 -土豆-禾苗- 給 土豆-禾苗 發送悄悄話 土豆-禾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1:10:35

正好借機貼一個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621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5:10:44

另外這個跟導師決裂沒有中國人想的那麽可怕。導師也不過是同事你暫時的supervisor。當你成長了超過他或她幾乎是必然的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484 bytes) () 12/02/2023 postreply 22:58:14

這個同意,師傅對徒生,有個知遇引領的關係,日後知識領域學生超越老師很正常,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的高遠才能進步。 -核桃小丸子- 給 核桃小丸子 發送悄悄話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頁 (152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09:26:06

這本傳記所記錄下的史實:師傅都不容易做到開放的心態,無論是當年的弗洛伊德,還是後來的榮格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141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5:16:40

所以我一直堅信職業成就是職業成就。出了那個範圍大家都是普通人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22:55:14

加讚同意你的觀點 -靜思生活- 給 靜思生活 發送悄悄話 靜思生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4/2023 postreply 01:20:42

這兩個決裂,讓我體會到的是職業發展 vs. 男女之情在榮格生命中的分量。輕重一目了然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5:13:14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高端低端人口都會生病的,病根兒不一樣,精神疾病了,病症大同小異。生老病死對誰都公平~ -核桃小丸子- 給 核桃小丸子 發送悄悄話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09:30:08

哈哈,還真是的,說是美國人中每4個人就有一個人有精神方麵的毛病,反正滿地都是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46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5:18:59

看Carl Jung的自傳更好一些 -touchlife- 給 touchlif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3:27:31

半文盲我老老實實的承認他寫的自傳對我有點艱澀,讀不懂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5:04:35

在現代臨床心理學中,精神分析的影響已經不太大了。後來興起的的人本和認知學派,特別是後者目前較為主流。但這些都談不上科學。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23:08:29

精神病學與臨床心理學分離,分水嶺是1950年代研發出的如奮乃靜、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藥物。此後“用藥”和“用嘴”就是兩條路了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23:15:28

謝謝科普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4/2023 postreply 08:13:5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