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有無聊的時候,傷感的時候,不知道幹什麽的時候,好像每月至少來一次,也是一種月經。這個時候,我通常幹什麽呢?
聽音樂。
我認為,世間最美妙的事物,有七個:
第一是大道,
然後呢,
陽光、水,女人,音樂、詩和酒。
原諒我,今天喝了一點小酒,在加拿大政府專營的酒店買的山西汾陽的杏花村。
音樂,是個很純粹的東西。各國、各地、各民族,有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歌,但音樂是以一種旋律,用各種樂器,都可以演奏,大家都可以感受、欣賞不是?
它是超越了文字、國界的東西。
比如墨韻用古箏演奏的邁克爾傑克遜的《Beat it》:
比如彭彭和白人帥哥合奏的《Lemon Tree》:
以及她獨自用古箏演奏的《卡儂》:
再比如玉麵小嫣然的《See You Again》:
是不是都超越國界,直擊心靈呢?
就好像哲學、智慧一樣,它也是超越國界、超越文字的東西,可以見機而得,心心相印。
以上這些,都是帶有極強感情的音樂,說到冥想的音樂,我想到了陶塤,想到印度的竹笛。正所謂“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進自然”,我們可以把那個肉,改為陶,一樣可以,“絲不如竹,竹不如陶,漸進自然”。
下麵這首《美麗的神話》,
分別用笛、蕭、塤演奏,聽聽看,音色有什麽區別,陶塤為什麽更美。像《美麗的神話》、《五百年滄海桑田》這樣的曲目,更適合用陶塤演奏。
有一種千年、五百年回眸的淒美。似乎經曆了三生三世,百轉千回,你愛上了一個人,有過美麗的際遇,最終不得不相忘於江湖,不後悔,但有些許的遺憾,在這樣具有穿透古今的音樂中,緬懷過去,寄托情感。
有那麽一絲悲涼,卻哀而不怨不是?詩經的文字,哀而不傷,樂而不淫,陶塤的音色,則悲而不傷,哀而不怨。它是殘缺中的完美,質樸中的柔情。
不過,多少有那麽一點舔舐傷口的意味。隻是這種舔舐,讓人心感覺到的是撫慰罷了。印度笛子Bansrui,保留了這種質樸、混沌、醇厚,卻平添的更多是平靜、愛和喜悅的況味,一如它的宗教色彩,所以我挺享受這種音樂。
同樣是竹笛,從工藝上,從演奏上,從曲目上,中國的笛子,給人感覺是追求清脆、嘹亮、悠揚,日本笛子是哀婉、淒美、悲切,印度笛子,卻是平靜、愛和喜悅。
都是一種美。感覺是對世界不同的理解,或者秉行的不同的人生態度,你更喜歡的是哪一種呢?音樂,說到底,是一種振動,是一種頻率,或positive多一些,或negative多一些的,哪一種,或在哪個人生階段,更讓你引起共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