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毅:評價科學的高度非方舟子之力所能及

來源: yzout 2023-08-03 11:11:3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758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yzout ] 在 2023-08-03 12:54:2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方舟子近日發表文章,批評施一公所獲的一個獎。

 

實際上,方舟子擅長的是看見底線是否被突破、可以發現一些造假,但沒有評價科學的能力和水平。既不能評價物理學家潘建偉,也缺乏評價生物學家施一公的能力和水平。

 

簡而言之:在科學的山下,看得見山下的問題,看不見山上的高低。

 

直白地講:評價科學成就的高度非方舟子力所能及。

 

這二十年左右,方舟子在科學的山下,做了保持科學之山清潔的重要和寶貴的作用。但施一公超過二十年奔向科學的高峰。在科學上,方舟子看不清山上的差別,就如小學同班同學失去進一步教育的機遇後無法勝任博士研究生的評價是一樣的。

 

小學教育程度的人也就不會被請來評選優秀博士論文。

 

科學是從學習開始,再能夠獨立思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討論,評論,評價。

 

方舟子隻在博士後就離開科學研究,其科學水平也就定格在博士後程度,不是特別好的博士後,也不是特別差。方舟子沒有獨立領導實驗室的能力,也沒有參與評審助理教授晉升副教授的經曆(應該說是沒有能力和資格),更沒有參加過任何科學獎項的評審(也是水平和能力問題)。所以,沒有機構請方舟子評價科學水平,隻有觀眾關注方舟子打假。假設方舟子是天才,二十多年不在科研第一線、不長期讀大量科學文獻,參與學術討論,也早已喪失評價的能力。

 

方舟子有時錯位。而且有青年男子的特質:為了贏得辯論,經常挑一點而不及其餘。美國高中生、中國大一學生的辯論水平。隻要贏,有時可以不顧事實,更不懂得一直學習。辯論的一個作用是逐漸成長,而不是一輩子停留在不是特別高水平進行重複。

 

施一公的科學成就,當然有他的同行不斷做出評價。他是我國少數因為科學成就而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的學者之一。他獲得過多次國際獎項。方舟子專挑盡可能小的獎項來批評,而不提施一公獲得過其他獎項,如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瑞典國王頒發的國際結晶學界的Gregori Aminoff獎。評選諾貝爾物理和化學獎的瑞典皇家科學院是不嚴肅的小機構?給諾貝爾獎獲得者頒獎的瑞典國王是開玩笑?

 

中國媒體怎麽報道,出現忽視重要的誇大小的,錯誤在於記者。方舟子可以因此批評記者,而不能批評被報道人。被報道的人當然不希望被忽視了重要的而隻被報道小的。

 

我在2014年4月3日就介紹過施一公獲Aminoff獎。有目共睹的是,施一公在2014年之後在兩個領域做出了更大的貢獻。

 

2014年文章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781641.html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