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鐸雜誌第十三期(之三)
13.21 論狂者狷者章
(狂者-此指立誌極高、行不掩跡的可塑之才;狷-音JUAN娟,狷者-意誌堅定,不隨波逐流的學生;中行-此指明白中庸之道的真諦的學生;不得中行而與之-得不到明白中道的學生而教之;必也狂狷-當然會選擇狂者、狷者;)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13. 22南人有言章
(南人-南國之人;恒-長久;巫醫-巫,交鬼神,醫,寄托生死,巫醫者責任重大,不可以無恒心;善夫-夫子言;易-易經-一本中國古代的奇書;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語出《易-恒卦-九三》爻辭,大意是:不能常保美德,有時可能蒙恥,結果不免行事艱難,也是無恒者之貌)
子曰:“南人有言:‘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善夫!《易》雲:‘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53)
13.23 和而不同章
(和而不同-君子尚義,雖有不同而能容納之意;同而不和-小人尚利,衝突不斷,安得而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24 端木賜問事非章
(端木賜-孔子的學生;鄉人-一鄉之人;皆好之-此指社會風評都說好;未可-不能肯定、相信之意;皆好、皆惡、則必有苟合之行,故‘不如。。。’;)
端木賜問:“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13.25 君子易事而難悅章
(易事-易共事、易服侍之意;難悅-難得其歡心;悅之-博其歡心;使人-安排人事;器之-君子之心公而恕,故能做到量材錄用;求備-小人之心自私又刻薄,一俟用人苛刻求全;)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悅也;悅之不以道,不悅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悅也;悅之雖不以道,悅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13.26 泰而不驕章
(泰而不驕-君子循理,故安舒而不驕矜放肆;驕而不泰-小人沽名釣譽,故驕矜放肆而又憂心仲仲;)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3.27 何謂近仁章
(剛-堅強;毅-果敢;木-質撲;訥-音NE呐,言語拘謹;剛毅者不屈於物欲,木訥者不至於張揚;)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13.28 仲由問士章
(仲由-孔子的學生,仲由性勇,而有不足,故夫子有此訓;士-有學養、社會精英之意;切切-誠懇、周到之意;偲偲-互勉之意;怡怡-和悅之意;)
仲由問:“何如斯可謂之士也?”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13.29 善人教民章
(善人教民-明白治國之道的能人,當能以孝悌忠信之行、務農備武之法來教化百姓;七年-審世度時之語;即戎-此意若國家危急,被教化之民當能參戰衛國;以不教民戰-驅使未教化之民去參戰之意;棄-必有敗亡之禍,形同棄其民也;)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三,必讀古代曆史文獻:禮運篇(附現代文淺翻譯)
大同章(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既隱章(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
小康章(三)
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製度,以立田裏,以賢勇智,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現代語淺譯
(一)大同章
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是公共的,大家推選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為領導,彼此之間講究信譽,相處和睦。所以人們不隻把自己的親人當作親人,不隻把自己的子女當作子女,使老年人都能安度晚年,壯年人都有工作可做,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長,矜寡孤獨和殘廢有病的人,都能得到社會的照顧。男子都有職業,女子都適時而嫁。對於財物,人們隻是不願讓它白白地扔在地上,倒不一定非藏到自己家裏不可;對於氣力,人們生怕不是出在自己身上,倒不一定是為了自己。所以勾心鬥角的事沒有市場,明搶暗偷作亂害人的現象絕跡。所以,門戶隻須從外麵帶上而不須用門上鎖。這就叫大同社會。
(二)既隱章
現在,大同社會的準則已經被‘隱’了,人類生存在‘天下為家’的大格局中。
(三)小康章
人們各自親其親人,各自愛其子女 為家聚財出力、繼承先人職位已成製度;內城外城加上護城河,這被當作防禦設施。把禮義作為根本大法,用來規範君臣關係,用來使父子關係親密,用來使兄弟和睦,用來使夫婦和諧,用來設立製度,用來確立田地和住宅,用來表彰有勇有智的人,記錄有功勞的人,。因此,勾心鬥角、兵戎相見的事也因此而起。夏禹、商湯、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佼佼者。這六位君子,沒有一個不是把禮當作法寶,用禮來表彰正義,考察誠信,指明過錯,效法仁愛,講究禮讓,向百姓展示一切都是有規可循。如有不按禮辦事的,當官的要被撤職,民眾都把他看作禍害。能做到如此這般-就是小康。”
(待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