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都是老祖宗,西方的老祖宗也不老,就是近代科學,咱們的老祖宗也不年輕,佛教可算一個。我看兩邊要結合才是最好,為什麽?

來源: freemanli01 2022-12-31 06:18:0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921 bytes)

因為從人麵對的問題看,就是兩類:“我”和“我的“。我的東西+我的屬性,都叫My properties。佛教專有名詞是“我和我所”。它們解決的問題也是兩類,

  • 研究“我”(Who am I,到底什麽是我,我到底是什麽?),是出世間法,解決生死問題;
  • 研究“我所"(What is my properties,right,我的屬性和所有物),是世間法,解決生活問題。

按說,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兩者都是有價值的,而且互相關聯。但是回頭看曆史發展,無論對於一個個人還是對於一個國家,人們都有側重點。現代西方科學,基本上所有的重點都放在世間法,放在“我所”(my properties)的研究上了,對於“Who am I”等本源問題基本是放棄、或者最少也是擱置了。所以他們的代表人物,都是排斥終極問題,排斥耶穌上帝的,要不就是說“上帝死了”,要不就是說“我這個係統裏不需要上帝”。偶爾想了解“我是誰”,那就隻好自我流放到塔希提海島上,如高更之流。

但是,另一個極端,那些研究、關注“我是誰”,我的前生後世會如何的社會,也可能太過於忽略對“我所(my properties)”的研究,結果造成社會物質生活的匱乏,如西藏。甚至印度。

這種問題也是不可避免,因為無論是人還是社會,都有他的慣性,在某個方麵擅長後,它/他/她會在那個方向使勁發掘,同時就忽視、忽略其他方麵。甚至公司也一樣,為什麽最大的公司不能總是領跑,也是思維慣性,讓它忽視、甚至排斥不擅長的東西。

。。。。

從法國來說,“人權宣言”到“存在主義”是個必然的過渡,人權宣言爭自由和權利,存在主義麵對的是,自由了,你想幹啥?這也可以說是社會確實進步了,畢竟,是走過了爭自由的階段。下麵的問題是,沒人能強迫你了,自由了,你想幹啥吧?你說!這是要自問自答的。

自由後到底要幹啥?存在主義給出的是相對主義的答案。就是說,你選吧,你選的就是好的。

而佛教給出的是比較絕對的答案,就是佛的意思:我這條路就是最好的,人生最高的價值就是修行解脫。

兩者在他們的角度都有一定道理。也都不強迫別人。因為佛也認識到,如果自己不選、不喜,別人強迫也沒有用,還可能反作用。

差別在於,薩特、波娃等看不見前生後世,而佛聲稱看得到,所以佛聲稱我知道這條路更好,雖然我也不強迫,隻度有緣。雖然人都有自由,我也還是知道這條路最終來講是更好的。

==============

按說,出世間法(研究who am I, Know yourself),和世間法(研究My properties,我的錢,我的知識、產權、房產)要結合才是最好。完全沒有個人自由的奴隸,是很難去搞什麽修行的。又能生活好,又能解決生死問題,這是最好。但實踐上,無論是社會還是個人,都是一段時間隻能發展一個方麵的,對比西藏、印度vs近代西方。

到底如何協調,如何確定“我vs我所”問題的主次?是個社會問題,也是個人問題。不是道德問題,而是選擇、技術、方便法門的問題。按說,研究琢磨“我的Properties”,應該是為“我”服務的。我是誰,我是什麽?是個真實的問題,不是假問題。

如何駕馭自心,解決根本問題,以達到最有用的結果,仍然是個生活藝術的挑戰。

所有跟帖: 

自由兄說得真好。也許,道家,就是中間那個齒輪。常道,道可道;無名,有名;無欲,有欲;觀妙,觀徼。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86 bytes) () 12/31/2022 postreply 06:46:26

陶三兄說的“道之在我為性,道之在我所,為器”,性 與 器的差別與聯係,也正是我想到的。隻是你的句子有道家的精煉。 -freemanli01- 給 freemanli01 發送悄悄話 freemanli01 的博客首頁 (72 bytes) () 12/31/2022 postreply 10:05: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