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對孔夫子,還是有不少誤解。
我們現在整天孔老二、孔老二得叫,回到他那個時代,大家已經叫他聖人了。有點像喬達摩悉達多成道後,走到哪裏,都叫他佛陀。
孔子五十五歲,周遊列國十四年,感覺十分窩囊、窘迫,我們可能覺得他不行,其實呢,這裏麵有各國諸侯、卿大夫忌憚他的因素。
孔子很自負,自負到什麽程度呢,估計把自己看成又一個周文王吧。諸侯若真給他一片地,至少在人中龍鳳的子貢眼中,夫子真得可以擁有天下。那就沒有後來的嬴政、劉邦什麽事兒了。
當然,在那個時代就看不起孔子的,也有一大把。不過見孔子的弟子個個牛逼,卻對孔子死心塌地,甘願追隨,尤其是大家都瞧得起的子貢,對夫子推崇備至,把他捧到萬仞宮牆、泰山北鬥、星辰大海的程度,這個時候,大家又是困惑的,不得不服孔子有其過人之處。
孔子對自己弟子的教育,有罵得很難聽的時候,“朽木不可雕”,“爛泥扶不上牆”,但整體說來,如沐春風,否則也難以得到眾弟子的愛戴了。
在此小小分享一下,他和子遊的故事《殺雞焉用牛刀》:
孔子也有幽默輕鬆風趣的一麵。:-)
好了,我是道家弟子,但看孔子,也覺得還可以。